分享

自由凌驾于法律,这就是美国的格局

 抽屉电影 2022-06-12 发布于陕西

法律的意义在于惩治罪犯,在于弘扬正义。然而当我们步入到现代法律体系中的时候,便会惊奇的发现,法律朴素的意义已经渐渐的淡化了,而现实中的法律往往沦落为了一个评判的标准或者说评判的舞台。尤其是在西方陪审团制度中,法律提供给了双方的律师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而真正需要法律去做的事情却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这往往会让人很困惑。法律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影片的故事取材于林肯遇刺案,影片的中心观点在于为每一个需要伸张正义的人伸张正义,然而这种伸张正义的方式却显得有点怪。《共犯》讲的是林肯遇刺案的背后有八个凶手,这八个人在一家小旅馆中进行了谋划,而这个小旅馆的老板娘不幸卷入到了这起案件当中。于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律师奉命为她辩护。他自知这种辩护是无用的,但为了走流程,为了犯罪者的自由,他临危受命。然而随着案情的进展,小律师渐渐发现,眼前的一切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一个创作者,只有在他拥有了出色的结构事件的能力之后,他才能很好的对于现有的事件进行二次创作。这是无可厚非的,同时也是本片发掘出来新观点的基础。林肯遇刺案是一起典型的美国制度之下的凶杀案。然而这起案件的背后牵扯太多的历史故事了,而本片很取巧的采用了一种观点,无辜的犯罪者的观点。在这个观点之内,小旅馆的老板娘成了无辜者,而从她的角度去看,本片的创作者给出了一个答案,她被卷入,她的生活随之改变,她的一切随之改变。

我们不难理解本片的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毕竟,法律不仅仅是惩治坏人的,而且也要保障坏人按照流程走完自己该走的程序。本片通过对这一点进行深挖,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当然,作为观众,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抽身事外的去看,本片中的故事,还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吗?

林肯遇刺案是一起刑事案件,刑事案件的受害者自然是亚拉伯涵林肯,林肯遇刺案的凶手有好几个,而他们在密谋的过程中胁迫了小旅馆的老板娘为他们提供便利。于是,这个老板娘卷入了进去。最终给自己迎来了牢狱之灾。

这是整个案件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如果我们将这起案件当作一起案件来看,就不难发现,案件的核心是林肯遇刺,案件的重点是找到凶手。除去这两点之外,再没有其它的观点可以被当作这起案件的核心来看。然而本片的创作者在这起案件的核心之外,显然营造出来了另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是与美国现有制度高度契合的,因此,用美国的价值观去看待这起案件,自然会觉得本片深入人心。然而这就是真正的正义吗?显然,存疑。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时候,当你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之后,才能有所收获。反过来亦然。本片的付出是什么,站在犯罪者的角度去看付出,那就是自己的生命,收获就是林肯遇刺。站在林肯及其家人的角度去看,付出就是总统的死亡,收获就是抓住了这么多罪犯。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而本片中的律师纠结的点在于如何确保罪犯也要享有该有的权权利。这显然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点。

在朴素的法律体系中,罪犯的权利是非常少的,为什么这么少,因为罪犯在接受审判以及被定罪后,整个过程是需要照顾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价值观的。罪犯被绳之以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息整个社会的舆论,且能将公众的民怨进行压制,任何一个恶性案件的背后,都是普通民众对于法律的一次考验 。这种考验之下,法律如果能秉公执法,就会安然度过一次危机,反之,民众对于法律的信仰就会崩掉一块。

然而现代法律体系对于罪犯的惩治力度在不断的下降,这种下降带来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于罪犯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权力,且对此称之为公平正义。然而现代法律在考虑普通民众的舆论方面并没有做到紧密跟随,因此,每一起恶性案件的背后,舆论总是会对于法律进行普遍怀疑。这就是恶果。

回到本片当中,被年轻律师认为是不符合正义的一群执法者的做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基本的正义。林肯遇刺案对于当时的整个美国来说,是一起全国性质的大案件,如果这起案件不能在舆论方面很好的平息民众的怒火的话,就会演化成为更大的信任危机。年轻的律师用现代的法律体系来衡量这起案件,本身也没有错。然而当他过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案件的参与者身上的时候,就已经忽略了案件的受害者,以及普通民众们最朴素的诉求,难道说他们的诉求是错误的吗?法律需要正义,但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舞台,它需要给整个社会一个交代,否则法律只会是沦落为一个工具,一个被随意舞动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