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为什么也叫做中国传统文化——慈悲自在分享20220612

 悦来阅好吧 2022-06-12 发布于黑龙江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为什么也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原因在于佛教在思想上跟中国本土文化相通。比如,《周易》所讲的变易实际上就是佛教讲的无常,只是《周易》没有说无常的现象本性空寂,而佛教则将这一性质明确揭示了出来。

第二,佛教的价值取向与儒道两家大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安顿人的精神生命。例如,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都表明他求的是道。

第三,佛教开出了丰富多样、次第清晰的修行法门,这是儒道两家都难以企及的。正因为如此,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北朝以后,佛教开始全面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与生活,以至有人说不了解佛教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