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讯丨张祥龙:《中西印哲学导论》出版暨序言

 WQ_AI_LYS_999 2022-06-1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图书信息 

中西印哲学导论

张祥龙丨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

图片

一个世纪前,梁漱溟先生出版了现代哲学史上的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先河。

一个世纪以来,比较哲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中国哲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西印哲学导论》就是硕果之一。作者张祥龙教授多年来在比较哲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作为国内和国际上多文明比较哲学的代表性学者,为深化哲学的理解、建构各文明哲学之间的对话,带来了诸多启发。

《中西印哲学导论》是一本带有普及性的哲学导论,按照哲学领域中重要的一些主题阐发了中国、西方和印度三种哲学的观点,比如哲学的定义、终极实在、真理和知识、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等,在比照和互文中呈现不同文明的哲学特质。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简介)

图片
图片

张祥龙,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为现象学、儒家哲学、比较哲学,已出版著作:《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当代西方哲学笔记》《西方哲学笔记》《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德国哲学、德国文化与中国哲理》《复见天地心》《家与孝》等。

图片


开讲辞


第一章 什么是哲学?

第二章 西方哲学的诞生和希腊哲学家
第三章 语言塑造哲学,东方哲学家
第四章 西方的终极实在观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终极实在观
第六章 古印度的终极实在观和中西印对比
第七章 西方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
第八章 先秦真知观
第九章 古印度的直觉真知观及中西印真知观比较
第十章 西方伦理学的特点(一)
第十一章  西方伦理学的特点(二)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伦理学思想
第十三章 西方政治哲学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
第十五章 美的体验和西方哲人的美论
第十六章 印度古代哲学的美学含义及印度诗学
第十七章 华夏哲理的美感和诗乐境界(一)
第十八章 华夏哲理的美感和诗乐境界(二)
第十九章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一)
第二十章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二)
第二十一章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三)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中西印哲学导论》序言

文 | 张祥龙

世上已经有过许多种哲学导论,但眼下这一本却有独特之处。首先,如其书名所示,它不仅不局限于西方哲学的框架,而且也不止于以西方哲学为主,再添上一些非西方的哲学以为附庸,而是从基底结构上就是三体的。 

当本书及其序言已经完成之后,一个偶然机会,看到余敦康先生的《哲学导论讲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它也是以中、西、印三个哲学传统为主导而构成的,突破了以往哲学导论的窠臼,但与眼下这本书仍有重大差异。除了双方的理解视野、哲学观和论述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外,还有两个构造方式上的区别。

首先,余书基本上是平行地阐述三个传统,虽有一些宏观的对比,但不像本书这样,让三种哲学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到对各种哲学问题的解决中来,并在其中产生缠斗。其次,余书中,作者直接表述自己对三大传统的理解,而本书则主要通过与哲学原著的对话来阐释。 

图片

 ▲ 马远《孔丘像》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片

 ▲ 苏格拉底雕像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图片

 ▲ 拉贾·拉维·瓦尔玛《商羯罗与弟子》

 约1904年,50 x 35 cm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也就是说,它承认并尊重中国、西方和印度的哲学传统的相互独立性,尽量原本地揭示它们各自的哲理特色,特别是各自独到的思想技艺和方法,并让它们相互摩擦和对话,既有相互欣赏的好话,也有相互批评的冷言,以便读者(当初是听讲的学生)产生痛切的思想边缘感。 

其次,当初讲授这门课时,没有用教科书,而是采用了三家的哲学原著,通过解读它们来激发学生们比较原本的哲理感受,逐渐习惯于与古今中外的伟大哲学家们直接交流。 

图片

 ▲《伊沙奥义书》

 现藏于伦敦惠康博物馆 

再次,此书主张哲学是对边缘问题的各种合理探讨,与流行的“世界观”“方法论”“总规律”“科学的科学”“批判理性”“澄清语言的逻辑结构”等说法都不同。“边缘”意味着处于半实半虚的境地,超出了现成的理性手段,要面对深邃的不可测,但毕竟还是站在广义理性之中,要讲出一番道理,可加深我们对自己生存和所面对世界的理解,而不只是激发感觉和形成信念。

所以哲学不是科学,当然也不是科学的科学,而科学在其边缘处或大变革时,倒可能是哲学。以下解说此“边缘性”时,甚至引用了量子力学解释中的“非定域性”的例子。当然,这只是激发思考的手段,并非认为一定要通过非定域性来理解哲学的边缘特点。同理,哲学不同于宗教和艺术,但在后两者的边缘处,也可发现投入生命的和活泼动人的哲学。 

图片

 ▲ 海德格尔 

书名只叫“哲学导论”,而非“比较哲学导论”,是因为此书的重心在探讨“什么是哲学?”,而不是对各种哲学进行比较,后者只是进入前者的隧桥之一。在今天,不具备哲学的“他者”视野,或超出某一种哲学传统的格致工夫,就难以领会哲学本身的微妙含义。可以说,哲学已经进入了一个“之间”化的时代。

没有在诸哲学传统之间的“惚恍”(《老子》21章)体验,就不会有哲学理解本身的真际与可信。之所以仅仅讨论中、西、印三方,是因为我的知识局限。事实上,任何民族的深远文化传统中,都可能蕴含着哲学,关键是我们的思想眼力能否看出它们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十二子之老子》

 清光绪二十七年,浙江书局重刊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此书源于我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多年授课(成稿详情见本书后记)。与学生和助教们的互动,不仅有助于我相关思考的持续深化,而且让我时或体会到思想的愉悦乃至边缘情境,而这样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文本来进行了。

此课主要使用两套原著教材,一套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另一套是我自编的《“哲学概论”课教学资料》(正文及注释中简称《资料》),以复印本形式在校内流传,主要包括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原著节选和某些注解。后者没有正式出版,可喜的是,本书编辑已经将此《资料》的电子版放到网上,读者通过书末“参考文献”开头处的二维码,即可阅读。 

图片

 ▲ 课堂上的张祥龙老师 

壬午年(2002),我为那套自编的《资料》写了一篇前言,让我来引述其中的一段话,以追怀这18年来的教学与思想经历,激励正要叩响哲学门扉的有心人:

“为了引出哲理思索的原发趣味,不仅要突破一个人或一派人的理论框架,还需要突破某一个文化或文明的思想定式,尽量在不同文化的哲理思考的对比中来领会哲理活动的根本丰富性、变易性和相映成趣的效应。'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非如此,则无由见得人类思维百川奔海、互激互荡的惊涛骇浪和洋洋大观,生不出至奇至伟的大感受。” 


张祥龙庚子年(2020)

秋日写于北大畅春园

本文为张祥龙《中西印哲学导论》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转载自“儒家網”公众号。

 >>>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