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梅精神打造姓氏文化著作精品

 荆楚文史哲 2022-06-12 发布于广西
▲李正阳题
本平台面向全球常年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在《黄梅梅氏》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乡贤、《黄梅梅氏》作者梅学书先生、《序言》作者之一梅大圣先生、《黄梅梅氏》重要策划人梅杰先生:

很高兴受邀请出席今天的座谈会。既然来开会,总要说点什么。梅学书先生邀请我时,说我为史志专家,因为我对黄梅的史志作了多年研究工作。现在人们往往对专家的“专”字,加一个“石”字边,表示对这些无良“公知”的蔑视;所以我今天还是以鄂东文史哲公众号“群主”身份出现,比较好。

今天我讲两点:一,姓氏文化,需要有识之士作出重大牺牲,投入研究和著述;二,姓氏文化,重视名贤传录,树立丰碑,作为后人的楷模。

一、姓氏文化,需要有识之士作出重大牺牲,投入研究和著述。大家都知道:国史、地方志、家谱,是构筑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是地方志的重要补充。既然我们把家谱当作历史的一部分来看待,那么,我们对历史,就必须尊重和敬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从事姓氏文化,第一个问题:你从哪里来?你将到哪里去?这也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许梅学书先生由此受到启发,才下决心干了这件了不起的事情。

今天我们看到的《黄梅梅氏》,洋洋50万言,十章六十节,很不简单。梅学书先生耗时多年,往返黄梅多次,甚至住下来。多次召集各支系负责人座谈,协调、协商;静下心来写作、编辑,校对,请名贤作序……堪称“用梅精神,打造姓氏文化著作精品”。

我也有过兼职从事五年家谱文化研究的经历。个中的酸甜苦辣滋味,都尝过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没有相当的行政经历和能力,一般人是不能够承担的。所以2017年,我选择退出。但是2013-2015年《庚三王氏宗谱》,我担任执行主编,由于与主编王远芳先生配合默契,成就了一项事业,还是自感欣慰的。

梅学书先生独辟蹊径,以一人之力,出力、出资,编辑和用大陆书号出版《黄梅梅氏》,开个人从事黄梅姓氏文化著述之先河。我为他点赞!

二、姓氏文化,重视名贤传录,树立丰碑,作为后人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英雄的民族。屈原、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黄梅梅氏梅雨田及其后裔中哪些佼佼者,小则在黄梅,大则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读者还可从传录中可以了解成材的诸多因素:良好的家训、家风,重教、重道德、重家国情怀等等。

梅龚彬是一个传奇。他为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在危机四伏的恶劣环境下,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地下革命工作,他用超人的智慧、惊人的胆略,一次次履薄冰,化险为夷,居然平安着陆。多少人坐牢了,牺牲了。或操劳过度,英年早逝如李克农。梅龚彬,了不起!他的后代梅向明,也很不错。

当然,这本巨著,共十章六十节,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欣赏的地方,世家宝贵,这里就不赘述了。

今天的发言,做了一点准备,照本宣科;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讹之处难免,请予以批评。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王唤柳
2022.6.11

作者简介

王唤柳,大学本科学历,国家二级编剧,省作协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