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国”在黄河下游的发源与传承:黄河下游的魏国大梁|神农氏|黄帝|伯益|大禹|黄河|魏国

 李平东方明珠 2022-06-12 发布于上海

开封政协文史委研究员:韩鹏 李利

[摘要]:

先秦古籍《山海经》有“西周国”记载。但古籍作于虞末夏初,此时周人先祖后稷正在黄河下游治水稼墙,而不窋还没任夏官,逆黄河逃奔“戎狄之间”,或周人在陕西岐山建立“西周国”“西伯国”的事还没有发生。事实表明,早在尧、舜、禹时期,轩辕氏姬姓裔孙帝喾、后稷就已在黄河下游西王母、黄帝居住的昆仑山、不周山一带,建立了古莘国亳都和姞姓国。而后稷氏族“西周国”,正在昆仑山、不周山、姞姓国之地。后稷、不窋作为夏朝田正、农师,为夏朝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做出了巨大贡献。夏王孔甲乱夏,导致不窋被迫离开中原。周太王建立“西伯国”后,通过吴太伯、周武王、周公几代人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最终实现了“归中”“执中”的夙愿。

[关键词]

西周国 后稷 不周山 燕姞 夏王朝 不窋 中原

后稷与大禹、皋陶居住在黄河下游的魏国大梁

后稷在父祖传承的黄河下游故土,继承了炎帝开发农业的技术和职业,在鸿沟、四渎流域创造了耕地种植,发展五谷,极大地推动了尧、舜、禹时期农业的发展。

一、后稷辅佐大禹治水稼墙、建功德于黄河下游。

帝喾(俊)将帝位传承给了长子帝挚,帝挚因能力不足,九年后禅让给弟弟尧帝。故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尧帝时期,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有虞氏舜,推举舜为太宰,即执政官。

舜知人善任,大力选用推举能人: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执政官时,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尧帝通过长期考察,最后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帝。舜帝称帝后,命治水有功的大禹为太宰,即执政官,后又将帝位传承给了大禹。

这一时期,周人的始祖周(姬)弃因擅长农业耕种,分别被尧、舜、禹三帝(王)任命为“农师”“田正”,主管农业发展。他教民耕稼,民皆有食,因贡献突出被尊称为“后稷”,从尧帝、舜帝,到大禹、夏启时期,后稷氏一直担任“田正”“农师”官职。

炎帝时期,发现了稻、黍、稷、麦、菽“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称他为“神农”。炎帝同族列(烈)山氏,因擅长种植农作物,为炎帝农神、谷神,稷官。直到战国时期,列(烈)山氏仍在黄河下游的圃田一带传承,著名思想家列御寇就是居住圃田的炎帝同姓后裔。到了尧、舜、禹时期,因姬弃善于教民耕稼,后人称他为“后稷”。

姜嫄孕育姬弃图

这一时期,后稷辅佐大禹治水,并在黄河下游大禹修建的人工运河(鸿沟、汴渠)、四渎(东江、南淮、西河、北济)两岸,开辟了大片良田,按时播植百谷,使舜、禹之时的中国之民有了充足的食物,进入了“洪水宁、天下平”,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据西汉经学家韩婴《韩诗外传·卷二》记载:“夫辟土殖谷者后稷也,决江疏河者禹也,听狱执中者皋陶也。”[1]“皋陶”,也称“大业”,为伯益之父,为当时的“三后(公)”之一。皋陶去世后,伯益(夷)被大禹推举为帝(王)位的继承人。据春秋末期宋人墨翟《墨子·章尚贤》记载:“德威维威,德明维明。乃名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哲民维刑;禹平水土,名山川;稷隆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维假于民。”[2]“三后”,即居住黄河下游、大运河流域的皋陶之子伯夷(益)、大禹和后稷。

二、后稷姞妃居住黄河下游“燕姞”“南燕”之地。

帝喾的元妃为有邰氏姜嫄,居住之地在上古时期黄河下游的“燕”,也称“兖”、“奄”、“弇”、“偃(匽)”、“崦嵫”、“燕然”等。因为黄帝在开封大梁北部的中央宫室“胙土封氏”,有邰氏姜嫄居住“姞”姓封地,也称“胙城”“燕姞”,后称“南燕国”“燕县”,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四十五里处“城上”,即“有邰”。曾称“匽国”,应为商代“偃”、西周“偃师”文化的发源地。

大梁、延津、燕县图

后稷与妃子姞继承了母亲姜嫄的“城上”“有邰”“胙城”“燕姞”之地。“燕姞”“南燕国”的西部,为新乡辉县共工氏居住的共工城。共工城的南部,为上古时期四方四渎之一的“西河”。“西河”东岸的“南燕国”,也是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导致洪水泛滥东南开封流域,浇灌尧、舜“中国”,颛顼“高阳”“空桑”之地。

据战国时期魏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东)人列御寇《列子·汤问》中有“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3]的明确记载。“共工氏”,指居住在开封古陈留西北方,即新乡辉县共工城的治水氏族。担负着治理黄河下游、辉县孟门南部,不周之山西部的“河”“西河”,与“浪荡渠”“鸿沟”之水,调济二水的流量的职责,以预防下游开封古陈留,即中国、空桑之地的洪水灾害发生。

“不周山”,为上古时期昆仑山、中国,即开封古陈留的西北方之山。据西汉司马迁《史记·律书》记载:“不周之风居西北,主杀生。”[4]先秦古籍《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5]这个“西北”方位,既是以开封古陈留“天地之中”定位的西北方,也是以开封中央黄帝“中央之国”定位的西北方。说明“不周”山与辉县“共工国山”同地,也是大禹以“息土”治理“四渎”“鸿沟”的“昆仑山”西北之地。

黄河下游的鸿沟、汴渠,是大禹最早挖掘“昆仑山”“息土”,治理洪水,开辟的人工大运河,具有以水门分流“四渎”之水流量,预防开封古陈留鸿沟、汴渠及下游洪灾发生的调济水流功能。据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记载:“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6]。说明“昆仑”“息土”,与“洪水”泛滥的“共工国山”“不周之山”、鸿沟,同在上古时期中央黄帝居住的中央宫室、中国,即开封古陈留之地。

孟门、共头、鄘、燕、莘国图

黄河下游的“孟门”在河南辉县,与“共头山”“共工城”同地。后随着河道南移,逐渐到了新乡南部一带。“共工氏”治水,也在新乡与原阳交界地区。黄河下游、东北流向的河水,为大禹治理“四渎”之一的“西河”,也是上古黄帝到大禹时期的中国西方之河。新乡“西河”东岸的“不周之山”,也在尧、舜之时大禹、后稷、伯益治水的昆仑山西北之地,也与后稷姞妃居住的“西周国”“燕姞”同地。

据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记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7]“江、淮、河、汉”,即“四渎”;此时的“河”为西河;“汉”与北济同地。“泛滥于中国”之水,就是泛滥于“不周山”东南开封古陈留“中国”“空桑”的洪水。

西汉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录商汤《汤诰》也记载: “古禹、皋陶久劳于外, 其有功乎民, 民乃有安。 东为江, 北为济, 西为河, 南为淮, 四渎已修, 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8]可见,后稷与大禹、皋陶,为舜帝时期一起治水的“三公”;“四渎”,也具有地理上“四方”的方向性定位。而“北为济”,则代替了前述“四渎”之地的“汉”水,说明最早的“汉水”便是“济水”,也具有对应天象中天汉、星汉、河汉的原始“汉”文化之义。至于“西为河”,可以理解为上古时期尧、舜、禹“中国”西部的“河水”,也是西周之后“河水”“西河”向黄河中游山陕之地传承的最早之水。

三、后稷姞妃国在黄河下游的冀州、天地之中。

以黄河为“宗”的“四渎”之间,通过大禹开辟的鸿沟、汴渠,即人工大运河进行中枢调剂,在黄河下游起着中转、分流洪水,预防水灾,农业浇灌,水上运输等重要作用。它是上古时期流经“四渎”之间“中央”“中国”的大运河,故也称“中央河”“中国河”。

开封古陈留正处于大运河流域的“中央土”“昆仑山”“天地之中”位置。“昆仑”的本义,就是混沌、太极、太一、北斗神黄帝、天地之中。三皇五帝在黄河下游的开封之地,最早创造和运用“道法自然”的太极历法文化,开始了“天地人合一”理论与“天地人之中”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世进程,继而又将这一文化传承给了大禹。

大禹治水的黄河下游之地,也在“四渎”和鸿沟、大运河流域的昆仑山、天地之中。而昆仑山、天地之中,正是伏羲划分九州的中央之州——“冀州”“中冀”,也是三皇五帝共同居住、建都在“冀州”“中冀”的历史和地理原因所在。故明末清初史地学家顾炎武《日知录·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认为:“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9]。“冀州”也称“中冀”,是上古“中土”“中州”“中国”“中原”的同义词。

周人最早发源的“西周国”“不周山”,与黄河下游的河南原阳、延津同地。自古以来,便有后稷和元妃“姞”居住开封西北部“不周山”“燕姞”,即原阳、延津一带的历史、地理记载。直到清代,在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所撰的《康熙字典》中,仍记载郑国大夫石癸解释“姞”曰:“吾闻姞吉人,后稷之元妃也。《注》燕姞,南燕姓。《晋语》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姞,其一也。”[10]

在黄帝诸子得姓的十四人中,有一个为“姞”姓。西周时期,黄帝“姞”姓裔孙伯鯈被封于“南燕”,常与西周王族“姬”姓通婚,也是尧、舜、禹时期的后稷姞妃之国所在地。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注释:“姞,黄帝之后,百䱔(伯鯈)姓,后稷妃家也”[11]。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也认同:“《史记》姞氏为后稷元妃。南燕、密须皆姞姓之国,后改为吉氏。”[12]说明后稷姞妃、“吉氏”源于南燕“姞姓之国”的“姞姓”。

至今在开封市博物馆内,仍保存有西周末期“中(仲)姞鬲”一件,鬲颈内壁内壁环铸六字为:“中姞乍羞鬲,华”,印证了黄帝时期在开封“中央宫室”“胙土封氏”之一的“姞”姓,以及后稷、姞妃之国,在战国时期魏国大梁地区的存在。

开封文物中姞乍羞鬲图

可知,后稷姞(吉)妃的“姞姓之国”,到了周代春秋时期也称“南燕”。据《河南通志》记载:“南燕城在卫辉府胙城县东庞固社,即春秋南燕国也,今并入延津县。”[13]清代文献学家蒋廷锡《清一统志》记载:“南燕故城在今卫辉府延津县北故胙城东,县志云,故址在县东三十五里,俗呼为城上。”[14]“胙城”之“胙”,由黄帝“胙土封氏”和“姞”姓国而得名。“城上”之“城”,为黄河冲积形成的土阜“台城”,也是帝喾元妃、有邰氏姜嫄居住、后稷出生的“有邰(台)”。

这说明,舜帝时期大禹、皋陶、后稷“三公”,所居住的开封古陈留“鸣条”“古莘国”“亳都”“姞姓之国”,本在黄河下游之地,而不是黄河中游之地;也说明“后稷”居住地,本在大禹治理“四渎”“鸿沟”、辟土殖谷的开封古陈留地区。至今古鸿沟流域河南原阳、中牟、开封等地,仍保留着后稷时期种植稻子的历史传承。后稷也被尊奉为稷王(神)、田神、农神、耕神、谷神等。

可见,后稷“田正”农耕文化传承的历史厚重与久远。所以,出自先秦诗人的《诗经·鲁颂·閟宫》歌曰:“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15] 故“奄”与昆仑山、天地之中西北部的“燕”“奄”“兖”“匽”“不周”“燕姞”同地,西周初期传承到了鲁国。(待续…)

【文献来源】

[1] (汉)韩婴 撰 许维遹 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6。

[2]《诸子百家丛书:论衡、山海经、书经、抱朴子、管子、墨子、庄子、老子 列子、孔丛子 曾子全书 子思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3]同[2]。

[4] (汉)司马迁 撰 (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 (唐)张守节 正义 顾颉刚 领衔点校 赵生群 主持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中华书局,2014.8。

[5]同[2]。

[6] (汉)刘安 等编著 高诱 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7](战国)孟轲(宋)朱熹 注:《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8]同[4]。

[9](清)顾炎武 著 陈垣 校注:《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8。

[10](清)张玉书 等:《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5。

[11](汉)许慎 著(宋)徐铉 校:《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7。

[12](宋)郑樵 编:《通志》,中华书局,1987.1 。

[13](清)孙灏(清)顾栋高(清)田文镜(清)王士俊:《河南通志(复印本)》,四库馆,1868.8。

[14](清)蒋廷锡 王安国:《大清一统志》,清道光9年[1849],康熙(复印本)。

[15]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鲁颂)注析》,中华书局,1991.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