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丨只有回忆少时往事,才会感觉母亲犹在眼前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6-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每当见到阁楼里那只船形的竹篮,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就会记起满篮的地衣,记起地衣就会思念久远的美味,那是今生今世难以忘怀的“妈妈的味道”。

屈指数来,母亲已离世三十余载,但那只破旧的竹篮却依然遗留着她的气息。那只篮子盛放过母亲的温暖,存储着儿女的思念。

睹物思人,数不清多少次,看见母亲挎着竹篮,瘦小的身影飘过田野,跨过水圳,钻进开满芦花的河滩,在一个叫天华寺的山脚下采集地衣。

母亲每次归来都是收获满满。水汪汪的地衣像一团扭动的蝌蚪,在篮子中晃荡。与同行的妇人相比,母亲的能干体现于细枝末节。

比如别人采地衣,贪多求快,采回的地衣沾沙带泥,数量虽然很多,但满是泥沙草屑,清理起来十分费劲。有些性子急躁的女人,最后失去清洗的耐心,只好将辛苦采回的地衣当垃圾扔到了屋后。

图片

母亲捡拾的地衣不仅干净爽利,而且就着河水,用篮子过滤淘洗,去除了泥沙杂物,回家只需用井水漂上两遍,即可入锅烹煮,省时省力。

谷雨前后,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中,地衣像气泡一样从地表上冒出。地衣属真菌和藻类的复合体,它喜光、怕污染,在人烟密集的城市或污染严重的工业区见不到它的踪影。对空气水质敏感的地衣,像生态的晴雨表。

人们对地衣有很多种称呼:地皮菜、地木耳、雷公菌等等,这是大众熟悉的乡土美食。

在我记忆里,小时候食物匮乏,家里干活的少,吃饭的多,只能向大自然索取果腹的食物。春荒时节,捡拾地衣的人很多,一场大雨过后,老幼妇孺,一齐出动。

捡拾地衣很有窍门。首先要选准地方,背阴的坡地、河畔的树丛,渗水的岩壁,这些地方都有苔藓似的地衣冒出。早起的妇人,挎着篮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捡拾地衣。

图片

捡拾地衣需要耐心,它不仅细小,而且紧贴地皮,加上颜色与枯草、土层相近,粗心者一晃而过,很难发现它的踪迹。因此,沟渠边,矮草中,潮湿处就是重点区域。

老妇人经验丰富,如跟在她们后面将一无所获,抢在她们前面就能满载而归。雨后喝饱了水的地衣,琥珀一样鼓胀透亮,肉嘟嘟地匍匐地面。妇人们遇见了,弯下腰,翘起苍老的兰花指,轻轻拈着,抖一抖粘连在地衣上的草屑和沙土,然后丢进篮子。

母亲捡拾地衣是把好手,她捡回的地衣新鲜干净,色泽纯正,连挑剔的插队知青都非常喜爱,隔三差五就要母亲卖一次地衣给他们尝鲜,顺便让母亲教他们做地衣炒荠菜。

这是母亲发明的一道菜,知青们跑遍了整个公社,没见过谁家会做地衣炒荠菜。这菜看起来平常,没有难度,可做出来的味道却有云泥之别。平时都是地衣炒鸡蛋、地衣煮豆腐,地衣饺子,地衣馄饨,地衣蛋花汤,好像地衣与荠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从没人这么搭配。

图片

这样的搭配并非来自母亲的烹饪灵感,而是迫于生计的无奈。那一天因面临断炊,家里只剩一点地衣,一点荠菜,勉强能凑合一顿。谁知这种凑合竟然创造了一道人间美味。原来美好的生活总是来自真诚和朴素,来自关怀与爱恋。

几位爱好烹饪的知青,背地里偷偷地做过几次地衣炒荠菜,可每次都要差那么一点火候。关键是他们去除不了地衣中的细沙,不管如何冲洗也无法剔除干净。

殊不知清洗地衣是挑战耐心的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眼见一盆又一盆清水泛起浊浪,倒掉重来,水哗哗地流走,地衣也开始洁净周正起来。这个时候,很多人以为地衣干净了,其实这是一种假象,还有隐蔽的污垢,必须继续冲洗。直至手腕困倦,指尖发白,皮肤起皱,这才算大功告成。

一遍又一遍,既在淘洗地衣,也在淘洗时光,大半天就这样过去了,地衣已彻底干净。像绽开的黑色花朵,采集天地之气的地衣,安抚干枯的肠胃,舒缓满脸的倦容。

母亲最后一次捡拾地衣差一点被水流冲走,后来使她万分痛苦的不是落水时的惊慌,而是伤心难过于别人的冷漠,见她落水还无动于衷。能干的母亲是捡拾地衣的高手,地衣给我们家里创造了收入,别家的婆娘便心生妒忌。

图片

记得落水之后母亲重病了一场,从此她再也没有捡拾过地衣。正因为母亲不再捡拾地衣,我就再也没有品尝过地衣炒荠菜这道“母亲的名菜”。

我知道地衣的烹饪方法有多样,如配葱花、香油,拌豆腐;火腿、香芹,拌炒粉条,还有原汁原味地衣蛋花汤,入口即化的羹汤是老人和孩子的上等美食。

勤快的主妇还可以打两个鸡蛋,割一把韭菜,快刀剁碎,包一笼饺子。透过薄如蝉翼的饺子皮,能看到五颜六色的馅儿在轻轻蠕动,这样的饺子,不等入口就已馋涎欲滴。不过无论哪种做法,始终比不过母亲的味道。

这些年,我离开了乡村,远离了地衣,苦为生计,埋头奔波,过着坚硬的日子,说着无骨的软话。今年春节,我回到了村里,虽然没有见到地衣摆上餐桌,但我却在河畔发现了它的踪影。

那一刻我才明白,只有回忆少时往事,才会感觉母亲犹在眼前。望着绵软的地衣,终于知晓世间还藏着许多美好的事物。

文:詹文格,原标题:《地衣里的思念》

来源:《品读》2022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