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苏稽古镇

 zzm1008图书馆 2022-06-13 发布于上海

文字/照片/立国

音乐/月下古镇

从峨眉山去乐山大佛的路上有一个古镇,传说隋朝的一姓苏名稽的隐士居于此,而得名“苏稽古镇”。

走进苏稽古镇,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除了青石板,小巷,老街,就是它那烟雨朦胧中的安静、低调、特色美食。

苏稽古镇里有一条河叫峨眉河,至东向西把小镇分为南北两侧,漫步在青石板路,石栏上那一层层青苔、小巷里那斑驳古老的民居,印证着古镇变迁的历史。

顺着峨眉河往下走,就是苏稽古镇的网红桥叫儒公桥,看似一座普通的桥却见证了古镇的千古流传。过了儒公桥,便是苏稽古镇的美食街,当地人告诉我,来到古镇不能不吃跷脚牛肉,否则会留下遗憾。带着渴望的心态,走进一家老字号,坐下来和店里的伙计聊起了跷脚牛肉的缘由:很久以前,赶集的路人都来这里用餐,后来因这里的牛肉味道非常鲜美,客人越来越多,用餐的人大都把脚跷起来,蹬在饭桌中间的横撑上,后人便称其为跷脚牛肉,延续至今。




清晨,站在古镇入口的廊桥上,顺着峨眉河的流向可以远眺河两岸的美景,感受古镇的人间烟火味儿,如果赶上细雨霏霏的话,更增添了这个小镇的韵味,呈现出来的是一幅水墨画卷。




苏稽古镇的人都很会休闲,喝茶下棋,聊聊天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方式。行走在小巷之中,可以看到墙壁上的树藤、青苔,向游人们诉说着小镇时光流转的沧桑巨变。此时如果你需要小息,随处都可以坐下来安静一下,看看手机、聊聊天,不会受到吵杂干扰。




走进小巷深处,各种民居依旧保持着明清和民初时期的模样,宁静祥和,看着老房子上的黑瓦,木板构件,偶露灰白的墙,仿佛时空在穿越,很庆幸有机会来到这样与众不同的小镇,仍然能看到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




沿河北岸走,可以看到已经修复过的一些民居或客栈仍保留着一份古香古色的风貌。老百姓要改善民生,小镇就要建设发展,他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先人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在改造旅游商业项目的同时,仍然保护着古老建筑的元素,这让人们很敬佩!




来到古镇,一定要走一走儒公桥,它建于清朝。当时整个苏稽镇被峨眉河冲开了,为了解决两岸百姓往来问题,促进商贸流通,皇府投资建了一座漫水石桥。为感念“皇堂”之恩,当地父老乡亲称为儒公桥,这是当地唯一的一座十七孔桥,也是苏稽古镇的网红桥。如果你喜欢摄影的话,选一个没有风的天气,水面如镜,倒映着桥上过往的行人,拍出照片的效果非常美!




过了儒公桥,河的南岸就是美食街了,各种美食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最火爆的还是苏稽翘脚牛肉,它可是上了中国舌尖上的美食名录的一道秀餐啊!您看图片里跷脚吃牛肉的雕塑是不是很形象啊。




享受了美食后,我回味着苏稽古镇的烟火气,感觉眼福和口服都得到了满足。苏稽古镇虽然与乌镇、周庄的规模、名气不可比,但它有着独特的魅力,轻松、谧静、让人感觉玩的不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