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治传染病的用药思路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13 发布于上海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治疗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现代医学的传染病学科,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控制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蔓延、保障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清代以前在治疗温病过程中,中医以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为主导思想,对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等进行治疗,但没有具体病名。近几年,笔者带领团队将温病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运用到现代的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并且取得了预期治疗效果。对此,笔者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大叶性肺炎为例。患者因感受风邪后,而突然发热、咳嗽,继而出现高热、咳嗽、吐铁锈色痰、神志昏迷,舌涩、舌红苔黄。此为感受风邪迅速化热,热在肺卫逆传心包所致。正如清朝中期医学家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观点,笔者依据此观点,结合临证经验,以清心开窍治疗方法为主,且屡获良效。治疗该病,方用清宫汤、安宫牛黄丸,或运用紫雪丹、至宝丹等经方治疗,效果明显。大叶性肺炎在现代医学中属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应用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治愈率较高。

2.治疗传染性疾病。以流行性出血热为例。笔者带领团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本病的发病特点,按照卫气营血传变法则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本病传变急骤,在发热期应预防血耗、动血之变。血耗则阴伤,肾水枯竭,故出现尿少、尿闭症状。动血则血不遵循常道而行,外溢肌肤,则见斑疹;脉络灼伤,则见衄血,二便带血;血少气弱,阳气衰竭,则形成寒厥(低血压休克)。邪热内陷,积聚成痰,神志被蒙,为神昏诡语,或昏聩不语。邪热内陷,病情危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清热解毒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笔者常用的方剂是银翘散。方用金银花、连翘、竹叶等药,为透热、清气的主方。三痛、三红、斑疹等症状是本病的证候特点。笔者常用活血化瘀药加赤芍、牡丹皮、丹参等,依据患者的病情灵活用药,往往能取得预期效果。比如高热持续不退的患者,可应用清瘟败毒散加金银花、丹参等。
    

3.治疗肠道传染病。以伤寒病为例,伤寒和副伤寒属于肠道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笔者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在临证时,笔者时常把本病分为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三型,以王氏连朴饮加减治疗。方中黄连苦寒,可清热燥湿,能清中焦湿热;厚朴辛苦微温,善于行气通滞,与苦寒之栀子、辛温之半夏配伍,有助于提高和胃降逆之功效;石菖蒲可芳香化浊,醒神开窍,配豆豉、芦根以清上焦。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利湿、行气化浊之功效。伤寒初起时类似感冒,易被误治,比如误以解表发汗,不但使湿热之邪不解,反而造成邪气留恋,病情恶化,出现神昏耳聋,甚至昏迷等症状,故辨证时需要谨慎、细心。本病虽然治疗得当,一时好转,但是病邪仍未除根,原因在于湿性黏滞,疾病易反复。为了防止复发,一般情况下需要坚持服药4周。待症状完全缓解后,再服用香连丸2周,如做检查结果提示均无发现异常症状,方可停止治疗。若湿重于热者,可加黄芩、滑石以助清热、利湿之力;若出现白痞,可加竹叶、薏苡仁,一则透热于外,一则渗湿于下,使湿热之邪表里分解。
    

此外,因六经传变而出现的热证以清热为主。《黄帝内经》中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文字记载,《伤寒论》中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文字说明。前者说明冬季伤于寒邪,春季必得温病的规律,是“伏邪诱发”;后者指出了温病初起热象偏重的特点。《伤寒论》是以六经辨证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但要应用清热之法治疗,所以凡属于六经传变而出现的热证,在治疗中均以清热为主;若有兼证,可随证加减,灵活用药;依据患者的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可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鄢陵县中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