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色瓷研究之三: 犹抱琵琶半遮面 ——“秘色瓷”再认识

 瓷海拾珍111 2022-06-13 发布于河北

(二)第二个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流传更广,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不用再加以解说。用这两句诗概括秘色瓷的现状最为恰切。

至少从陆龟蒙的《秘色越器》开始,秘色瓷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陆龟蒙以后在有关正史、杂史、诗文、笔记等文献资料中屡有出现。如五代徐夤诗《贡余秘色茶盏》、宋人曾慥的《高斋漫录》、周辉的《清波杂志》、赵令畤的《侯鲭录》、顾文荐的《负暄杂录》、叶寘的《坦斋笔衡》、庄寄裕的《鸡肋篇》、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等。但是因为一直没有确认的实物,后人再看到唐宋文献对“秘色瓷”的记载竟然不知其为何物,甚至连“古董大王”乾隆爷都在《咏鸡缸杯》中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辰星看”。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被打开,千年的“秘色瓷”才靓丽登场,但是有关她的谜实际还远远没有解开。

从发现法门寺秘色瓷后,掀起了研究、探寻越窑和秘色瓷的热潮。1990年召开了首届法门寺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年上海博物馆召开了“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同时,开始了不同规模的窑址考察工作,规模最大一次考古活动为2015年至201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慈溪上林湖中心区域的后司岙窑址进行的考古发掘活动,这次活动发掘出了龙窑窑炉、房址、贮泥池等瓷厂遗迹。同时,还出土一批丰富的晚唐五代时期越窑瓷器精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器物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相同。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秘色瓷的理解,但是由于历史上真正接触秘色瓷的人太少,直至今天,对其概念、特征、生产时间、生产量等基础问题,仍然不十分清晰,甚至是扑朔迷离。

图4:代“官”字款越窑青釉菊花纹盘。内蒙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来自网络)

仅以“秘色瓷”的概念为例,无论是专家、爱好者、收藏者等,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界说。一般人见到“秘色瓷”三个字,基本想到的是神秘颜色的瓷;而收藏爱好者、专家、陶瓷研究学界的解读就更复杂一些。其一,秘色瓷为御用品,一般人不能用,所以得名。这主要来源于宋代周辉《清波杂志》的记载:“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这种说法最为流行。其二,越窑之精品成为单独的一类,是为“秘色瓷”。宋代就有“陶之精者曰秘色”的说法,现在也有很多人同意这种说法。其三,越窑中达到青绿色的一种瓷器为秘色瓷。有人就考证,“秘”字在唐时通“碧”,秘色就是碧色;还有人考证“秘”字和一种叫做秘草的植物有关,因为秘色瓷的颜色是仿照秘草的颜色而制作的,秘草颜色青绿,所以青绿色的越窑器就叫“秘色瓷”。其四,密封匣钵中烧制的薄胎越窑瓷器为秘色瓷。著名的陶瓷鉴定家高阿申写道:“秘,古代把禁中藏书处称秘府或秘阁,是'宫中秘不示人之物’的简称,在此当作'匣钵内的秘(贡)瓷’讲;色,古代的'色’与'色目’相通,唐人孔颖达《礼记正义》疏:'此论与祝、史、医、卜并列见其色目。’'色’即'种类名目’,在此当作'种类名目’讲。瓷,在此作'越瓷’讲。'秘色瓷’的本义为:匣钵烧制的薄胎类越窑贡瓷。”

第一种说法侧重于产品的性质,第二种说法侧重于产品的品质,第三种说法侧重于产品的颜色,第四种说法侧重于产品的烧制工艺。而这四种说法中的哪一种似乎都很难被一致认同。陈万里先生在《越窑与秘色瓷》一文中提出了其判断秘色瓷的标准:一观其颜色,二辨其式样,三是否是御用器。与上述四种说法相比似乎更为周全一些,但也没有真正廓清秘色瓷内涵与外延,让人还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正应了这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待续)

(作者:河北承德  刘国臣  初稿完成于2019年8月,2022年6月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