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色瓷研究之十一: 犹抱琵琶半遮面 ——“秘色瓷”再认识

 瓷海拾珍111 2022-06-13 发布于河北

在陆羽看来,邢窑不如越窑,原因他列举了三点,而这三点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两点:其一,瓷釉方面,邢窑“类银”“类雪”,越窑“类玉”“类冰”。从现存的优质邢窑和越窑的器物来看,陆羽的概括十分准确。邢窑的釉面,有一类胎釉结合紧密的,外观青白而锃亮,泛清冷的金属之光;还有一类胎釉结合松软的,外观荧白而闪黄,泛柔糯的暖雪之光。其二,盛茶效果方面,邢窑因是白瓷,倒入茶水后,茶水呈红色;越窑因是青瓷,倒入茶水后,茶水呈绿色。在陆羽看来,“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红,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这种白—红,红—紫,褐—黑的搭配,都不如青—绿搭配出的绿水青山的效果好。不难看出,因为陆羽是茶学家,所以,他在评判邢窑和越窑时,其出发点并不是瓷器本身工艺水平的高低,而是其外观和作为茶器的优劣。

另一个人是晚唐诗人皮日休。他在其《茶中杂咏·茶瓯》一诗中写道: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萍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品茶器——茶瓯的诗句,作者形容邢窑与越窑的名贵茶瓯,器型“圆得像融进了圆月的魂魄”,质感“轻盈得像融进了云彩的魂魄”,用其盛茶,仿佛能看到枣花飘旋,尝到苹果花的芬芳。手捧这样的器皿在松下品茶,就是古代高僧支遁也不过如此呀。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不仅是诗友,更是茶友,两人在苏州偶然相识后,每天都在美景下烹茶品茗,以诗唱和,过着一种古代高士追求的飘逸生活。在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将邢窑与越窑分出高下优劣,而是把它们等量齐观地加以赞美,如果从制造工艺角度来衡量,这应该是十分客观的。

除了做茶器,越窑和邢窑器物也做过“乐器”。由李昉等编纂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御览》卷五八四《缶》中记载:

《乐府杂录》曰:“唐大中初,有调音律官天兴县丞郭道源,善击瓯。用越瓯、邢瓶共一十二,旋加减水,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唐代段安节所著音乐史料论著《乐府杂录》中记载:“唐懿宗大中年(公元859年)初,有一个调音师天兴县丞郭道源,擅长敲瓯。他的方法是用12个越窑和邢窑的瓯、瓶,通过不断地增加或减少瓯、瓶中的水,用筷子敲击奏乐,那声音比正规的音乐还美妙。”这说明,至少在唐代中晚期,越窑和邢窑器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品。

(一)两座高峰的相同之处

一是越窑和邢窑同处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相同阶段,技术水平都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社会影响度也大体相当。它们都创造了瓷器制造的历史辉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越窑的发展已如前述,在此简略介绍邢窑的发展。依据现在的研究成果,邢窑有几个要点是比较明确的。其一,烧造历史。一般认为是从北齐,历隋代、唐代、五代、宋、金,一直到元代,约700余年。其二,窑场分布。窑址主要位于河北省内邱、临城、邢台三县和邢台市区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带,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的泜河、李阳河流域,集中在临城县西双井以南、邢台县西坚固以北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其三,邢窑的生产高峰期在盛唐时期。中唐人李肇撰写的《唐国史补》(又称《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该书主要记载了唐代开元至长庆(公元713—821年)之间约100年的历史事件,涉及当时的中国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在盛唐时期邢窑瓷器已经得到普遍使用。其四,工艺水平。邢白瓷的出现是我国制瓷工艺一大飞跃,其技术难度相当之高。依据现代科技研究,烧造成上等白瓷,必须在原料加工和烧成时将胎和釉中含铁量有效地控制在1%以下,邢窑的技师和窑工们率先掌握了这种绝技。1988年河北省考古队在内丘县西关隋代窑址发现了大量的影透细白瓷残器,在此之前,许多专家普遍认为,薄胎透影瓷始于明永乐时期(当时欧洲称“中国白”),而邢窑隋代透影瓷的发现,将我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这些器物釉面白如凝脂,光洁莹润,半透光中呈暖色调。有的甚至薄如蛋壳,遮光而视均能看见后面的手影,其瓷化程度非常之高,给人一种胎釉合一、内外不分的感觉,其工艺水平可想而知。

图22: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故宫博物院(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河北承德  刘国臣  初稿完成于2019年8月,2022年6月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