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都史话】洹园揽胜(四)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洹园钓台驮碑赑屃竟与民国两位大总统有管

作者:王森林

安阳洹水公园里圭塘桥附近有一座驮碑汉白玉赑屃为景的钓台,传说中的袁世凯洹上垂钓之处。据说此座赑屃原在袁世凯隐居的洹上村火车站东侧,背驮“大总统袁公神道碑”,至今已逾百年。

1909年6月,袁世凯在洹上村隐居后,为方便联络其旧部,互通讯息,静观时变,特在洹河北岸的京汉铁路旁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安阳豫北棉纺织厂前身广益纱厂原东大门,道口南25米处)。南来北往的火车经过此处,须在此停车三分钟。

1916年袁世凯在北京病逝。北洋政府遵其“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愿,慎选堪舆,将袁世凯葬于安阳洹水北岸的太平庄。袁世凯的墓地名定为“袁公林”,简称“袁公林”,当地老百姓又之为“袁坟”。现安阳市北关区安阳河北岸的临府庄北地,就是袁世凯的墓园所在地,即现在的袁公林。袁公林的设计者是德国的工程师,它的建筑“仿明陵而略小”。墓园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中西合璧,堂院前的部分是明清皇陵的风格,堂院后的墓园部分则具有西洋建筑特色,整体看来非常别致。主体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糙石桥、清白石桥、牌楼门、望柱、石像生、碑亭、东西值房、堂院大门、大丹陛、东西配殿、景仁堂、墓台。袁公林四周逐排栽种有杨树、柏树、槐树,周围还有大片的祭田。袁公林修建时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占地一百三十八亩九分八厘八毫六丝九忽,支出银圆七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厘”,这些数字都翔实地记录在《袁公林墓工报告》中的清单上。在那个朝代交替的动荡年代,还有这些心静如水者能细心地把面积精确到忽,把资金精确到厘,着实令人佩服。在所用70多万银圆中,北洋政府出银50万两,其余部分由袁世凯北洋旧部个人捐款,多者都是现币一万元,少者也没有低于两三千元的。《袁公林墓工报告》记载,“袁公遗产不丰未忍轻动,而库币奇拙难在请求爰兴,段君忠枢工统筹议,发起微资萃袍卅年之谊,竟山陵一篑之功,群策群力集捐款银币二十五万元。”当年的袁公林四周逐排栽种有杨树、柏树、槐树,周围还有大片的祭田。

1919年袁公林竣工,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好友徐世昌亲临安阳勘察并参加袁公林落成仪式。徐世昌在洹上村车站下火车后授意在原京汉铁路洹上村处添置神道碑一座,以示景仰。建造的这座汉白玉赑屃驮碑(即老百姓俗称的龟驮碑)雕刻精细,碑高1.5米,有字的正面向西,周围有石栏相护,碑文是“大总统袁公神道”,竖立在铁路东侧。碑上未署名,但可看出和袁公林碑亭之碑文出自一人之手,均为徐世昌所书。

时过境迁,袁世凯死后没过几年,洹上村火车站就失去了其原有作用,但这座赑屃驮碑尚存。1949年安阳解放后,豫北纱厂(原安阳国营豫北棉纺织厂)东道口,南北马路两侧,附近的老百姓自盖简易房的民居逐年增多。据《洹水守望者》一书作者张有明老人在其著述中回忆,他小时候曾多次见过这块神道碑。1952年,豫北纱厂居民魏某也在此路西盖了三间民居,将那座赑屃驮碑也圈到了自己的房后。1953年,魏某的腿部患连疮,多方求医均无显著疗效,后来请了一位神汉到家里治腿疾。俗话说:“神汉进了门,两眼四处寻”,总想找个恰当的借口行骗。当他看到魏某的房后有座赑屃驮碑,便随即回到屋内,烧香拜佛,口念佛语,煞似神秘的说:“你家后院那个石龟,是个老鳖精,它吹出的气有毒,你腿上的连疮就是那个老鳖精吹的……”。神汗走后,魏某信以为真,立即用锤头将龟嘴砸烂,并将赑屃驮碑推到了其房屋西面的土坑里。可是,事与愿违,魏某的腿疾不但没有好转,病情却日渐加重,不出三年就病逝了。1956年,京汉铁路由单线改建为复线,在挖铁路路基时,挖出了那座赑屃驮碑(此碑现存文物部门保管),但下面的碑座仍在原处。由于107国道路面逐年增高,四十年后这个石赑屃身子被埋入地下,仅头部微露地面,像是在泥罩中挣扎求救。

1984年,安阳在郭家湾筹建洹园。l991年,安阳河铁路桥向东的河道改道,将郭家湾(在洹园宿云阁所在的土山北侧)及村南的河湾扩建到洹园内,之后公园内逐年增景。1993年洹水公园对外开放,这个露出地面头部的石赑屃被洹园的有关人员发现,就将它移运到了洹园内放置在圭塘桥东头北侧的湖边。2001年,洹园又在石赑屃背上原碑槽内又添加了一块石方碑,在上面刻有约二百余字的简介,供游人观赏。


      作者简介:王森林,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图书馆优秀阅读推广人。文字作品散见于《词刊》、《旅游视野》、《宁波文学港》、《安阳日报》、《幽默与讽刺》、《安阳晚报》、《安阳广播电视报》、《劳动》等报刊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