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重阳云游记(127):山村里的烟火味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汪重阳云游记

(127)

山村里的烟火味

 “哇,这小米粥真好喝。”“这是啥野菜?咋这么香?”

金秋时节的一天晚上,平静的河北平山县合河口乡中台山村的一户农家内,传出了我们一众驴友们的啧啧赞叹声。我们驴友团在邻近的灵寿县北太行五岳寨景区观过光后,来到了这里住宿,准备第二天一早攀登该村所在的北太行驼梁景区主峰。

经过了一天的攀爬、行走,来到这大山里的农家之后,大家都已经是饥肠辘辘、疲惫不堪了。因此,当我们一看到农家门口的柴火灶上炖着的羊汤时,都差点留下口水来。路上,驴友队带队的就和农家联系了,让农家提前给杀了一只羊炖好,谁吃新鲜羊肉谁掏钱。当然,我向来不喜欢肉食,更不喜杀生,也就没有参与。我只对山里农家那充满了烟火味的小米粥、凉拌野菜、大火炒白菜感兴趣。而且我发现,不止我喜欢这样的粗茶淡饭,几乎所有驴友都喜欢。

所以,我们一进农家院就吵吵着要老板赶紧上菜上饭,人家稍微迟了一些,就有人埋怨了起来。而当不知名的山野菜、炒土豆丝、纯红薯粉条烩菜摆出来时,当农家纯正的花卷馍、白萝卜丝素包子盛上来时,当清香扑鼻的小米粥端上来时,大家便再也禁不住诱惑,开始了风卷残云似的“大扫荡”活动。 

我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些吃鲜羊肉的人,也吃得很香,但我觉得那羊肉也不比这粗茶淡饭好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香,都能大饱口福,何必费舌磨牙吃肉呢?果然,吃羊肉的有人抱怨农家把羊肉炖得轻了,他们说若能再炖上半个小时会更好。我不理他们,只管吃着桌上的素菜淡饭。大家也都在忙着吃喝,无暇他顾了。领队的一看大家似乎是在抢着吃,便提醒说:“慢点吃,晚上又不赶路,咱这饭20元管饱,吃不饱一直上,别慌啊。”其实大家也不是在抢,而是饿得很了才这么拼命吃得,看上去就像“老虎争食”一样生猛。

吃完之后,大家分配了房间,便去休息了。根据安排,我们男士需要到就餐的小院后另一户农家住宿。我们背上行李,刚出门,就听见门前大路边黑乎乎的山沟里,哗哗的流水声响彻了夜空。刚才我们下车就在河边的路上,但因为饥饿却没有注意水声。这会儿吃饱了,那流水声又成了我们的精神洗涤剂。夜很黑,尽管农家院里的灯光很明亮,但在黑漆漆的夜空里也不过是青天孤鸿而已;山很静,因为山沟里的泉水声传出了很远很远。

于是,我们一夜听泉而眠。

第二天早晨六点,我们就起床了。出门就觉得甚是寒凉,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在海拔1400米的农家院里休息,怪不得气温这么低。在我们那海拔不足百米的城市人家休息,这个时节,晚上只需一条夏凉被即行,可这里却用上了薄棉被还不觉暖和呢。 

早饭开饭了,散发着清香的小米粥再次端了上来,大家很是惊奇于那米粥香味的正宗,简直是金津玉液般诱人。我便到厨房里看了看那“熬粥神器”——砖垒的灶台上嵌着一口大铁锅,铁锅下是烧柴禾的灶膛,而添柴口就在墙外。为了熬这锅粥,农家人清晨五点前就起床了。他们先是大火烧开满锅水,然后把米下到锅里,让大火再猛烧一阵。待开水滚过一阵后,便让火势小下来,保持锅水微滚即可。如此坚持上个把小时,那带着烟火味又香喷喷的小米粥就出锅了。小米粥,花卷馍,玉米发面蒸饼,凉拌生白菜,这简直是“绝配”。

我们在这山里农家,找回了丢失已久的烟火味。

平常,我们老说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我们这些俗人们老盼着脱离“人间烟火”当“神仙”。现在,我们绝大部分人做饭都用上了气火、电火,甚至自己不做饭而点外卖、下馆子了,“烟火味”就真的消失了。但我们却不但没有挂上“仙气”,反而把自己弄得似乎有了“鬼气”——老觉得这样的生活晕晕乎乎的,找不到方向。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能量不够——能量最大的源泉在于高尚的德性。当我们只顾物质生活而忽略精神生活,当我们只顾名权利欲而忽略道德提升时,我们的人生便没有了根。我觉得,想要找回自己的根,在能量不够之前,还是不要太急于脱离人间烟火为好。

让自己带点烟火味吧,朴素的生活,一般不易让自己迷失。不然,一味追求奢华、享受,就极有可能让自己丢失最宝贵的灵魂……

(本文写于2015.10.08 

  本期作者:汪重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