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里的临潭丨时光隧道(八)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2-06-13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明荣禄大夫都督李公神道碑 丁志胜 提供

荣禄大夫都督李公神道碑现立于新城隍庙碑亭,红色砂岩质,残高2.55米, 宽0.94米,厚0.26米。正中楷书阴刻“荣禄大夫都督李公神道”十字。碑阴风化严重,碑文漫漶,不可识读。

李达(1358—1445年),字时中,原籍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人,后定居洮州。李达生性勇武,喜欢读书,精通兵略与征讨之行,曾以南海卫指挥征惠州、兴宁、广宁、云、贵等地,屡建功勋。明洪武元年(1368 年)以功授指挥佥事,晋骡骑将军、左军都督府流官都佥事。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晋昭勇将军。次年,协同总兵官颖国公傅友德筑兴隆等城和驿站。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命李达镇守洮州, 遂携眷定居临潭。永乐二年(1404年)至永乐四年(1406年),李达招抚答拉族归降纳贡。他还加强茶马交易的管理,从永乐三年至宣德七年(1405—1432年)先后收交洮马16000匹。他注重“建学兴屯”, 永乐十七年(1419年)创办了 “社学”, 是临潭境内早期创办的学校之一。李达镇守洮州四十二年,子孙九代承袭洮州都督。 其三女为明仁宗朱高炽贵妃,民间称为“麻 娘娘”。

位于新城镇大石山下,马莲滩村西,俗称“李家坟”,民间传为 “麻娘娘坟”。洮州民谚有“先有李家坟,后有洮州城”之说,为明代奉敕驻守洮州42年的李达及其家族墓地,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 2006年8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3

李达家族墓地遗址 彭世华提供

文章图片4

李都督墓志

奉敕镇守洮州荣禄大夫都督府都督佥事李公达,乃左军都督李公胜之嫡长男也。随父侍国朝皇祖,奋扬武威于百战,勘定功著于四方,授官南海卫指挥,累至陕西都指挥使。永乐元年,太宗文皇帝特命镇守洮州,抚安军民,控制戎狄,招降番夷,贡马成万,擒杀暴逆,献功无数。宣德十年,敕升今职,仍旧镇守。历四十年间, 威震边西,千里冰静。创墩台瞭望,处处农猎;开卫学教化,家家诗书。时丰俗美,中外肃然。实赖公之力所致也。俄至正统十年,在任寝终。生于戊戌年五月二十三日申时,享寿八十有八,蒙朝廷差官大祭,修坟安葬城西二里。此所以洮人哀慕不已也。正室张氏夫人先公卒,继室王氏生子六,长曰瓛,袭本卫指挥使。次曰瑄,三曰璟,四曰琮,皆有才智可称。五曰琛,选秦王府仪宾。六曰瑺, 尤孝友。八女。长适北京都指挥使韦钊夫人,次适洮州守备都指挥陈玘夫人,三封仁宗皇帝贵妃,四适巩昌卫指挥赵得淑人,五适巩昌卫指挥雷玘淑人,六早夭,七适本卫指挥杨谕淑人,八适分守凉州总兵官都督赵英夫人。盖儿女各有家室,而其孙尤盛矣哉。嫡孙曰隆曰陵,长瓛所生;曰文曰秀曰敬曰义,次瑄所生;曰升,三璟生也;曰荣曰森曰良曰芳,四琮生也;曰錞曰铨曰铉曰锦曰钥曰镇, 皆琛之嗣;曰贤,又瑺之传。公之有福有寿有子有孙,始终荣美如此,可无忝于先人矣。因公子瓛哀永刻词,垂之于不朽也,余遂按状志其墓云。

碑不存,文录《洮州厅志·艺文下》。《洮州厅志·卷 十四·金石》:“李都督墓志碑在西门外李家坟路口,礼部左侍郎王英书丹,礼部尚书胡濙篆额,工部右侍郎高谷撰,志详艺文。'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巴舍梁段明代边墙 高云 摄

洮州边墙(长城)蜿蜒起伏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卓尼两县境内。该段边墙大略始修于明洪武年间,大规模整修于明中期。是“九边重镇”之一固原镇管辖的固原一兰州一河州一洮州线一段边墙,主要用来防御残元势力的内扰,是明王朝西北的重要屏障。边墙南起洮河北岸的今阿子滩镇玉古崖,北至临潭、康乐两县交界的扎那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全长约 130公里。

文章图片8

俄藏段明代边墙 高云 摄

文章图片9

俄藏段明代边墙 高云 摄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明·红堡子遗址 高云 摄于2007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 户部尚书赵勉谏言让洮州等卫军士屯田上粮,朱元璋从之。因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守城,尽力开垦,以足军食。

刘贵(?—1393年),安徽六安县人。元至正二十六年九月归附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奉命征四川,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屡立战功,朱元璋下旨进以武秩,使子孙世代承袭,并调往洮州寺古多招军屯田,镇守其地,在该地筑堡一座。刘贵去世后,其子刘顺袭其职。永乐八年刘顺卒,当地人将其地名以“刘顺”称之,今演变为“流顺”。自此,刘氏历代世居当地堡中,今称红堡子,为临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百户堡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潭以人名命名的除了刘顺堡之外,还有杨荣(羊永)堡、李刚(李岗)堡、杨升(阳升)堡等。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三道明代圣旨,现存红堡子刘贵后裔家中 徐进 摄

侯显,明朝宦官,临潭流顺人。曾随郑和两次下西洋,并奉命出使尼泊尔、 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还出使西藏等地,为加强中国和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西藏与内陆的联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明史·侯显传》评介:“侯显有才辩,强力敢任,五使绝域,劳绩与郑和亚。”告老还乡后,创建圆城寺(侯家寺), 不久圆寂于该寺。

文章图片15

侯显灵塔 彭世华 摄

文章图片16

传侯显用过的漆器 侯广林 提供

文章图片17

临潭县AA级景区侯家寺一角 薛兴 提供

明千户堡,面积14508平方米,原水道门辟为南门,上有小庙供奉明代开国将领胡大海。位于长川乡千家寨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18

明·千家寨堡遗址 马廷义 摄

供稿:政协临潭县委员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