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陈洲刘(4)|与陈洲刘氏相关的三个状元

 文乡枞阳 2022-06-13 发布于安徽


陈洲刘氏是枞阳的名门望族,但不是科举世家,七百多年来,我们陈洲刘氏只出了一个进士,更不用提状元了,但我们十八世湘六公却与三位状元有过交集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壬子科江南乡试湘六公中式举人同榜的还有元和吴廷琛。一个来自上江安庆府,一个来自下江苏州府,这两人因为同科相识,又因年近而相知,在开榜之时,便结为金兰之交。那一年,湘六公 23 岁,吴廷琛 20岁,小湘六公 3 岁,于是吴廷琛称弟。后来湘六公任职地方,到处奔波,止于科考。十年后,在嘉庆七年,他的金兰之交吴廷琛在摘得会试第一名后,通过殿试,顺利连中三元,中进士第一名——状元及第。之后数十年间,因为异地之遥,难以相见,二人只能通过书信联系,直到谢世。道光十九年,湘六公 70 寿诞时,另一位状元,时任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潘世恩写了一篇《诰封朝议大夫梅亭公七十寿序》,而吴廷琛书写了该篇序文,或许潘状元认为吴廷琛的书法比他好吧。四年后湘六公谢世,次年吴廷琛也与世长辞。
如果说这两位状元与湘六公是同榜好友或只是认识,那么龙汝言这位嘉庆十九(1814)年的状元,不仅仅与他是同乡,还是儿女亲家,实实在在的亲戚。龙汝言的三女儿嫁给了湘六公的二儿子竹斋,所以这二人,经常见面,甚至把酒言欢至天明,聊生活琐事,谈诗书经纶,得志也好,失志也罢,都是人生苦短或幸运,都会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因为时代久远,湘六公与三位状元的故事,或交往、或书信、或诗文,都难以寻觅,几片文字,也是极其珍贵的。
按:
刘湘六(1770-1843),名魁,字梅亭,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公元1792 年)举人,历任本省霍邱县教谕、宿州学正、浙江等场监大使,嘉庆九年甲子科戊寅科浙江乡试同考官、处州府龙泉县知县,选直隶州知州,与海峰公大櫆同为陈洲刘氏十八世先祖。后者大才亹亹,为桐城派中坚,承前启后,誉满京华。前者少年得志,年方二十余就中试举人,任职地方,勤勉职守,屡得旋升,深受林则徐赏识,未几去官,隐居陈洲,军机大臣潘世恩、京堂状元吴廷琛为其作七十寿序。他与大櫆同一魁字音,又同先字辈,海峰公屡试不中,却留名于文坛,梅亭公虽以弱冠举于乡,官职厅局级,但知他者甚少,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但不得不说此二人,皆我陈洲刘氏之翘楚也。
吴廷琛(1773-1844)字震南,号棣华,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嘉庆七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浙江金华知府,道光间云南按察使、布政使,著有《归田集》。
潘世恩(1769-1854)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清代名臣。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冶。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苏州”。嘉庆间历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间至武英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子太傅,为官五十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著有《叶恩补斋集》。
龙汝言(1838-?)字锦斋,一字子嘉,号锦珊,安庆府桐城县罗岭人,幼时家贫,考取秀才后在北京八旗都统家教书,嘉庆十九年(1814 年)状元,初受任校对《高宗实录》一书,高宗纯皇帝的纯字,误书为绝字,当时嘉庆帝宠任汝言,不忍加罪,言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着革职,永不叙用。嘉庆帝去世,汝言哀痛逾于常人,后任内阁中书。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