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原作更好

 新用户1827SHTG 2022-06-13 发布于北京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赵翼《论诗》

俗人迷信权威,崇拜金钱,附庸风雅,懂个啥?!但俗人是有用的,艺术要靠他们来买单。

                                                                                       ——题记

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说自己的译作比原作还好,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吹牛吧?许先生的译作我看的不多,无法置评,但译作超过原作是有可能的。据懂法语的人介绍,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原作并没那么好,是傅雷先生的译文给它增色了。

在艺术作品领域,仿作和赝品的地位历来不高,如果有人认为它们的艺术价值有可能不逊原作,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吧?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有句很有名的话:“复制过程中所缺乏的东西可以用灵晕(有的译成“灵韵”)这一概念来概括:在艺术品的可复制时代,枯萎的是艺术品的灵晕。”果真如此吗?

摄影技术的发明是个里程碑,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则是彻底解决了本雅明所说的“灵晕”。我觉得,像素够,灵晕就够!

以日本二玄社复制古代书画为例。启功先生称赞二玄社的字帖“下真迹一等”。字帖不具备真迹的考古价值,但就其艺术价值而言,却并不“下”,甚至是“上”。不论是书法还是国画,第一要素是追求气韵生动,气韵是否生动完全依靠作者用笔用墨的细节来体现,用笔的快慢、轻重,墨色的浓淡、干湿、虚实,这些变化都能增加气韵的生动效果。观者看到这些细节上的变化时,就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意境,掌握书画家的笔法和墨法,对提升个人技巧有很大帮助。出于这些考虑,二玄社对复制品的尺寸、纸张、色调有很高要求,都要求跟原作一致,尤其对笔触细节、墨色变化、古旧感方面,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的风貌和韵味。二玄社制作的复制品,更像是对原作精益求精的翻新,让原作的神韵一览无遗。启功先生说:“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后,原作多已损坏,至少色彩灰暗,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风采,这些复制品,都恢复了原作最初的色泽,简直整旧如新。”台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周功鑫在欣赏王義之《快雪时晴帖》时,凝视很久,大声说道:“这是从本院藏库中提来的真迹,还用得着再看吗?我要看的是二玄社的复制品!”

人工智能据说能够再现名画的绘制过程,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达芬奇当初是怎么一笔一画画《蒙娜丽莎》的,这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了。

再举两个例子。多年前,很多人家的搪瓷脸盆上都印有齐白石的虾,当脸盆盛上清水,虾好像就游动了起来。这个视觉效果不超过齐先生的原作么?莫言老师当然是了不起的文学家,但他的书法好像只是一般般。有一次,他的书法作品被打在巨幅灯箱上,却猛然就漂亮了起来!

本期播读:曹烨琼;配乐:张艺馨。谢谢她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