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界诗翁(纪实散文)

 广州大白杨 2022-06-13 发布于广东
跨界诗翁

我是跨界诗翁。为什么叫跨界呢?因为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金融职业,是一个地道的金融员工。我从小就喜欢诗词,从读诗、赏诗,到写诗,发表诗,直至出版多本诗集。诗词充满了我的业余生活。2016年退休,2018年加入金融作协,成为了金融作家。我是一个快乐的跨界诗翁。
(1)
我的父母都是复员军人。自幼年始读一些古人诗句,受到诗歌的启蒙。五周岁上学读书了,从六岁起,我就开始写儿童诗歌。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上了文艺作品创作的路。那是1964年,县文化馆王老师到我们小学校作文艺辅导。他看了我的四首儿童诗和两首小快板赞不绝口。他把我的作品推荐给《辽宁群众文艺》杂志,该杂志发表了我的作品。当我收到杂志社寄给我的两本杂志和三本稿纸时,我无比兴奋。
从八岁至十六岁,我在《辽宁群众文艺》杂志和《黑山群众文艺》报上发表了诗歌、快板书、歌词、二人转、单出头、小小说等十六篇文艺作品。快板书《乡村邮递员》,描写了八道壕邮局乡村邮递员老贾不畏严寒酷暑,风雨不误的故事。还被黑山县文化馆评为优秀作品。
1972年中学毕业,回乡务农。后来又任公社电影队队长,报导员,公社团委书记。我时常给公社文宣队写朗诵诗、对口词、表演唱词、二人转、单出头、三句半、快板书、京剧唱词、话剧等作品,被文宣队采纳并演出。长篇快板书《石头堡子人民战天斗地》,镇文宣队一直采用并演出。不知写了多少,也不知演出了多少次?时间就这样走到了1977年。
1977年考入东北财大,紧张的学习生活,暂停了文学创作。毕业分配时由于我不同意留校任教,被迫留校等待改派。这短暂的三个月却成就了我与古诗词之缘。
同学们都高高兴兴的到单位报到了,我也想到企业单位干一番事业,却被留校任教,非常无奈。因为不服分配被迫继续在学生宿舍里等待改派,闷死了。我到图书馆借小说,每天看一本,直看到厌烦了。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就借出来,到宿舍细心研读。真是太有趣了。
我一篇篇的诵读着,一遍遍的研究着,并用毛笔全部抄录在我的笔记本上。我读着、抄着、思着、乐着。古诗词赏读乐趣把一切烦恼都留在脑后了。
我模仿李杜的诗作,写起了七绝、七律。模仿欧阳修、苏东坡词作,填写宋词。初识了韵律、平仄。虽没有惊人之作,却种下了古诗词创作的种子。
(2)
我被改派到人民银行辽宁省行工作,后又调整到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从监察室到项目信贷处、工业信贷处、储蓄处工作,曾在朝阳市行当行长,又调广东省行提任副行长,再兼任广州市行行长。二十几年的拼搏,繁忙的工作节奏,我又被迫停止了文学创作。
2006年10月,工总行免去我广东省行副行长、广州行行长职务,调福建省行任行长。在广东省工作了八年,广州市工作六年半,与同事及上下级都建立了深厚的同事关系。临别之际,如何与他们告别,说点什么?写一篇告别信?太正式,不好写;写一篇感谢信,也不能表达我的情感。我反复思忖,从来不失眠的我,夜不能寐,思绪万千。
突然,一个想法在脑海中浮现,为何不写一首词以表达我的心情呢。我查了《钦定词谱》 确定了《满庭芳》词牌。满庭芳词牌,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以晏几道《满庭芳·南苑吹花》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等。清徐釚《词苑丛谈》认为,调名取自唐柳宗元“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见柳宗元《赠江华长老》诗)。北宋苏轼满庭芳词抒写人生感悟:“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正中我的下怀。这正是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2006年11月9日。是我在广州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晚五点三十分,处理完全天的业务,努力划圆最后一个句号;整理好熟悉的依恋不舍的桌面。想起明天我就要到福建赴任,无限感慨,填写此词。
满庭芳 ·广州怀想
云染红棉,山青南粤,五羊献穗花城。白鹅潭阔,珠水碧潮迎。两岸榕青燕舞,南沙港,海浪澎澎。凭阑久,霓虹璀璨,疑似港湾琼。
回眸观八载,拼争粤秀,博弈羊城。拜别挚友亲,再结新朋。共创工行伟业,操胜券,昂首成英。功成日,疆场又转,常忆广州情。
一曲《满庭芳》写出我对广东工作八年的感概,写出同事间的情意,写出别后的思念。面对今天的同事,日后的同行和朋友,我在邮箱中群发了我的词。收到了600多个热烈的回复。我看到这些真挚诚恳的回复,热泪盈眶,我打包并下载了这些恢复留念。
入闽后,福建省行的管理、经营、营销任务非常繁重。建规章,定制度,带队伍,激发员工积极性,开拓市场,增加效益,忙的不亦乐乎。因此无暇顾及诗词创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成全了我这个跨界诗翁。
那是2017年,我与总行王文彦董事等去南美考察。接到通知比较仓促,我提起旅行箱就去了北京。在机场候机大厅得知到南美路程很远,大概要27个小时。我突然觉得这么长时间怎么熬哇。翻翻箱子发现竟然没带一本书,我失望了。抬起头远远的看见候机厅有一家书店,我急忙走过去,准备买一本能读的书。我翻遍了展台没有我满意的书,当我走到书店最里边的一个书架时,发现了上彊村民编的《宋词三百首》,我如获至宝,马上买了这本书。
回到候机厅,王董调侃我:“春林行长,此类书你这个当行长的能看下去吗?”我说:“试试吧”。他又对我们考察团的六个人出了一道对联题:“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让我们对下联。他说:“从南美回来时,能对出来的就是好手”。我看了一下这个对联是秋千格的对联,从左到右读和从右向左读都一样。我在十分钟之内便对了两个下联。“山东供电局电供东山”、“山西优质煤质优西山”。王总真没想到,我这个金融高管居然会对对联。他很惊讶。
我登机后,一直看这本书。宋词很美,读起来非常高兴,但是这本书上宋词的白话译文,让我感到不是很贴切。文雅的宋词用白话翻译显得不伦不类。我突发奇想,如果能用诗歌形式来翻译宋词,效果应该很好。我试着写了第一篇赵佶的《宴山亭》的译诗,其实就是按着原词的意思重新写一首诗。
宴山亭
                                    赵  佶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我的[译诗]
杏花仿佛巧匠作,
裁剪透明素丝薄。
轻盈花瓣重重叠,
恰似均匀淡脂抹。
新式靓妆艳香融,
羞愧蕊珠宫中娥。
凄风苦雨无情意,
娇艳花朵易凋折。
几番暮春愁苦景,
凄凉冷清寒院落。
 
拘押北行杏林过,
重重离恨凭谁托。
燕子双飞怎能解,
人间言语心情惰。
万水千山天地远,
此时故宫情景何?
怎能不让吾思念,
只有梦里才去过。
不知近日因何故,
竟然连梦也不做。
我的[评诗]
杏花仿佛燕脂涂,
新妆靓色香蕊珠。
娇嫩艳丽易凋零,
凄风苦雨叹春暮。
可怜徽宗拘押路,
天遥地远北国虏。
苦闷难梦故宫景,
离恨绝望写血书。
我的[点评]
    可怜徽宗离恨重重,拘押北国,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连重回故宫的梦都做不成啊。更可怜徽宗到此时还不究被虏北国的原因,不反省自己的过错。
把译诗、评诗和点评写在书的空白处,读了几遍觉得很有意思。就开始继续写着译诗。
飞机降落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要等待8个小时,再换机南飞巴西。我们在候机厅休息等候,我又拿出书和笔,读着写着。王董坐在我对面,看着我聚精会神的读着宋词,还不时的在书上写着,他还是不太理解,想看看我是否真有这个雅兴。于是,他说:“杨行长,我看看你的书行吗?我看你怎么给宋词添注解”。我恭敬的双手捧着书递过去。他把我们六人叫到一起。他说“不得了,杨行长再给宋词写批注,用诗歌写的批注。”大家传看我的书,我已经写了五首译诗。因为以前谁也不知我会写诗,所以也感觉很新鲜。王总说到:“没想到你是个跨界诗翁啊,仅知道你当过多年行长,对银行业务精通,没想到你还会写诗,了不起”。我说:“只是试一试,没想到用诗来译宋词还真有味道。我想坚持译完三百首”。其实,王董精通诗词,这次我们成了好朋友,回北京后他还赠我一套《佩文韵府》。
去南美考察回来后,我已写译诗30余首。我有了勇气,一定要译完这三百首宋词。我在出差的飞机上、火车上写译诗;晚上在独身宿舍,我不看电视,开始写译诗。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不断的写着、休改着。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我完成了三百首宋词的诗译。我一直把这本《宋词三百首》带在身边,有时间就修改译诗。一次省委宣传会议会中休息时,我又拿出来修改,被宣传部唐国忠部长发现,他感觉是好作品,于是把我的作品推荐给海峡文艺出版社。我出版了第一部文学书《宋词诗译》。我自己写了自序:
职业经理,敬业拼搏。身心疲惫,应酬颇多,岁月流逝,运转频超负荷。闲暇时间,偶尔填词吟歌,修养精神,消除疲劳,又欣然于业余雅兴之中,不胜其乐。
游名山大川、湖泊江河;念挚友同事、亲朋叔伯;怀故乡、故土、故情;历趣事、奇事、盛事,总勾起我诗欲词癖,随笔成歌。后细研之,反复斟酌,推敲字词句章,调谐韵律平仄。每成一诗一词,顿感欣慰,拍手自贺。然天长日久,积诗词多篇,精审细琢,竟未发现精品几何。
究其因,国学功浅,阅历单薄。无宋代文豪墨客云游四海之意境;缺古人感伤孤独别离漂泊之困惑。未历山河破碎、外族侵掠、怀才不遇、醉酒吟歌。
为此因,再探索。精研宋词,细品经典之作。读宴山亭赵佶“血书”,押解路上,杏花凋落,异地绝望,倾吐苦涩。吟岳飞满江红词,光照日月,气壮山河,声情激越,气势磅礴。赏苏词豪放名曲,叹柳词幽婉情歌。篇篇词作皆经典,曲曲幽歌名家作。
宋词博大精深,频见今人临摹。然临摹之作,似形而不似神,生吞活剥;难攀宋朝词曲之巅;难奏中华豪放之歌。研读经典,偶发奇想,词曲可否译成诗歌?可否用宋词意境再创作?斗胆尝试,选十之名作,宋词译诗,首开先河。兴致盎然,一发不可收拾,索性全译三百首,献给读者。
(3)
八闽大地,名山大川,人杰地灵,我感受到了美丽。于是,我利用业务时间不停地写着诗词。在福建四年的时间,共出版诗词集三部。这时,我应该是小有名气,省市文联都联系我,要给我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开始,我还很高兴,接触几次后,原来他们看中的是我的职务和财权。在当时要赞助至少一百万。或者免费接待上级领导,或为学术会议提供经费。这是当时的惯例。我的梦醒了,我写诗词就是要成为文联副主席吗?!这是我创作所追求的目标吗?!我历来是公私分明的。银行的费用是公家的,我怎能以一己之私而赞助呢?显赫的头衔,高雅的职务,和我的银行高管的职责能一致吗?我左思右想,不能用赞助费去换这个职务。必须坚决拒绝。于是,我以银行高管不能兼职为由谢绝了这个职务的邀请。
2010年末我担任工行内审广州分局局长。已经55岁了,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职务。离开了经营一线,也没有经营权。清水衙门,水清得很。这时,虽然我已出版了四本诗词集,在网易开了大白杨诗词博客,也在报刊杂志中发表了近百首的诗词,但是,没有人再主动邀请我参加诗词学会、作协、文联等组织。
写诗词的人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得到同行的青睐。我也渴望成为这些协会中的一员。但是,只能靠自身的努力了。
一天,我在网易博客的留言中,发现了安徽诗词学会的一个通知,达到条件的可吸收为安徽诗词协会会员,并可在《华夏诗词》杂志发表诗词作品。看到这个通知,我按要求发去原创诗词十首。不久收到回执,让我填写入会表格寄到学会。经批准我成为了安徽省诗词协会的会员。我也在《华夏诗词》杂志发表多篇诗词作品。我非常高兴,我的作品得到诗词界的认可,是用非职务行为取得的会员,这个会员当的干净。
我是从事金融工作的,每每看到金融作协的活动,很是羡慕。总想成为其中一员。苦于缺少联系,也不知入会的规则。特别是退休以后,想加入金融作协的愿望非常强烈。
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成就了金融作协之缘。
那是2016年10月,我已经退休,接到工总行通知,做为工行诗词大赛的评委到北京参加复评。我们在北数中心进行复评,组织复评的是北数中心朱晔先生。他为人正直,作风踏实,勤恳耐劳,笔耕不断,著作等身,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他的组织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复评,也在这次复评中认识了朱总,成为了文学同仁和文友。
这次北京之行,与《金融文坛》副主编范振斌先生取得了联系。他是我在东北财经大学工业会计七七班的同班同学。他是诗词方家,对古诗词研究颇深,为人热情,正直,无私奉献。他在金融文联的刊物《金融文坛》做副主编。《金融文坛》共两次发表了我的十五篇诗词。我感谢金融文坛,对我这个退休金融人的厚爱。
2018年金融作协发通知吸纳新会员。金融作协副秘书长朱晔先生在群里发了通知。并通知我准备申报材料。我按要求报送了申报材料,省行同意并盖章。我邀请朱晔和范振斌做我的介绍人。经过协会讨论通过,我被批准为金融作协会员。
我高兴,我呐喊。我多年想加入金融作协的愿望,终于在退休两年后实现了。在金融作协的鼓励下,我继续写作,几乎每天都在写,沉浸在诗词创作的乐趣之中。我被选为广东金融作协的名誉理事;广东金融文联副主席;多次为省行作协举办的培训班讲授诗词知识;我开了《大白杨诗词社》公众号,在头条开了《跨界诗翁》专栏,每天更新推送我的诗词作品;我在多个金融作家群发布诗词作品与大家共享;我推送【花卉古韵】集共三百首;【华夏美韵】之(羊城美韵)(南粤美韵)(山川美韵)(西湖美韵)等共三百余首。我注册了《中国作家网》、《中国词网》、《中国诗歌网》,经审查通过成为特约作者,发表了上百篇诗词作品。
我与文学创作有缘,我与古诗词有缘,我与金融作协有缘。我是个跨界诗翁,退休金融老人,中国金融作协老年会员。

**************************

按二维码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

**************************

作者:杨春林

笔名:大白杨、跨界诗翁。

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广东金融文联副主席,广东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名誉理事,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发表诗词作品:曾在北京、辽宁、福建、安徽、广东发表诗词二百余首。 散文、诗词作品常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中国词网》、《中国诗歌网》。

出版诗词作品集 :

1、《宋词诗译》 ——2008年12月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2、《春晖集》——2010年8月福建海风出版社出版
3、《春韶集》 ——2012年8月海风出版社出版
4、《春韵集》 ——2015年10月福建省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
暂停赞赏功能,敬请各位见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