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璧归赵

 [南国风] 2022-06-13 发布于浙江

赵惠文王搞到了一件稀世美玉——和氏璧。和氏璧是楚文王时期的“强迫症患者”、没脚先生卞和在深山里发现的,品质绝好,以价值连城闻世。

秦昭王不知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嚷嚷着要拿十五个城邑换取这块瑰宝。

赵惠文王无奈,命蔺相如携带宝玉进秦国交涉。

秦昭王接过和氏璧一看,果然玉色如洗,晶莹剔透,圆团如拱(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玻璃烟灰缸)。秦昭王举着烟灰缸赞不绝口。他的指甲和玉石轻轻相触,发出金磬之余响。秦昭王几乎看呆了。左右侍者们见玉,更是惊呼:“万岁!”。

“万岁”这个词,战国时代常有人喊,但不是“呜皇万岁万万岁”的意思,而是当时人的一种惊呼,类似现在的“我靠!”。

秦国人也是爱玉的,在《诗经秦风》里说:“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好的玉,象征着君子温坚的道德,君子不但把玉挂在腰带下,冠两侧也挂着玉饰,甚至死了以后,都要用玉把身上的九个孔窍塞住。秦昭王可能嘴巴比较大,心说这么好的玉,驾崩以后含在嘴里,多爽啊。他把和氏璧传给旁边的美人观摩。美人们捧着这个古代价值连城的玻璃片,发出唏嘘惊叫。美玉皓白如脂。与美玉相比,美人的玉手都变成了黑手。

蔺相如冷眼观瞧,见秦昭王绝口不提割城之事,只一味拿玉跟自己嘴巴比较,就趋身上前说:“玉还是有一些bug(瑕疵)的,我指给您看。”

秦昭王赶紧从美人的黑手里拿过玉来,经过自己的黑手再交给蔺相如。蔺相如倒退三步,背倚殿柱(这样比较好,避免身后被人攻击,只要防住前面就行了),然后怒目圆睁,脖子上青筋暴跳,颈上的翎毛扎扎倒竖,并且按史书所说,怒发上冲冠——秦昭王一看,坏了坏了,你又来了!你更年期又发作了!

蔺相如瞋目大叫:“秦王——!你为什么在这不正经的殿里(非正式宫殿,所以有美人)召见我,还传美玉给三陪女看!是戏弄臣下吗?你态度狂傲,礼节简慢,根本无意平等交换!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臣下交出,我的美玉就和脑袋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完,举着美玉,摆出了“掷铁饼者”的姿势。

秦昭王非常担心把柱子撞坏——对不起,把美玉撞坏。他立刻谢罪,从地图上胡乱划拉几处城邑,说给赵国。蔺相如感觉他还是没有诚意交换,于是告辞,说五天后搞个交玉仪式再给。

五天后,秦昭王大张迎宾之礼,在正式宫殿接见蔺相如。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二十多个国君,从来说话多不算数。下臣实在是怕受您欺骗,而有辱于赵国的使命。所以,我已经命人怀揣美玉,偷渡回国了。”

秦国群臣一片哗然,好哇,白让我们穿着大礼服久站了半天。有人就拉蔺相如:“相如先生,请跟我们到监狱去一趟。”

秦昭王叹了口气,完全被气撼五岳的蔺相如折服:“算了。今天如果杀了蔺相如,这交易就做不成了,反倒绝了秦赵之欢。”于是,照样以宾客礼接见蔺相如,厚遇之而去。

蔺相如出使不辱于诸侯,一奋其气,威伸敌国,真可谓一时勇者。当然,也是因为当时秦人有求于赵:为了安全抽身南下打楚,故先欲与赵人媾好,所以不计较蔺相如的“无理”。蔺相如能独擅“完璧归赵”的美名,也算是他的运气好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