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悬日月照乾坤(重解牙牌令之三)

 mayongbao 2022-06-14 发布于北京

译红君  


史湘云的牙牌隐写宋明两朝开国日期、宋徽宗赵佶禅位太子赵桓以及靖康之耻等重大历史事件。

                                                                                    樱桃九熟

       史湘云的牙牌是五子牌,最大特点是点数少,且全是红色。

       地牌为二点,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一张地牌,代表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三张牙牌中,一张地牌隐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另一张地牌隐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中间的幺和四为正月初四,隐宋明两朝均于此日建国。

       北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北汉和辽国趁机发兵,进犯北周。刚刚登基年仅八岁的皇帝柴宗训和符太后与大臣商量后,决定派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正月初二,赵匡胤率兵出发,行至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发动兵变,迫使周恭帝柴宗训禅位。正月初四,赵匡胤在汴京(今开封)继皇帝位,年号建隆,国号为宋。

       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初一,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自称吴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准备北伐。同年十一月,朱元璋计划称帝,让精通天文的刘伯温选择良辰吉日。刘伯温选定次年(1368年)正月初四为立国之日。当天,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年号洪武,国号为明。有学者认为,朱元璋将建国日选在正月初四,也有延续宋朝华夏正统,结束中原地区少数民族统治的考虑。

       两张地牌,代表二月二。二月二是中国传统节日,唐宋时期称之为“挑菜节”。到了元代才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湘云的人物原型是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牙牌令总共九点,暗隐高滔滔垂帘听政九年(1085-1093年)。作者引用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一诗还有影射湘云的人物原型高滔滔之意,毕竟里面有两个高字。

       1、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

       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双悬日月”典出唐朝诗人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第十首》: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唐安史之乱(755-763年)时,安䘵山叛兵攻破潼关,唐玄宗李隆基西逃蜀地求生。至德元年(756年)七月,玄宗第三子李亨(史称唐肃宗,即诗中的少帝)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李白诗中描写的“双悬日月”就是这段历史。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国灭辽后,分兵两路直逼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赵佶闻讯,气塞昏迷,跌倒床下。苏醒后,传诏“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但二十六岁的皇太子赵桓拒绝当皇帝,被人打昏,抬上龙椅,是为宋钦宗。《宋史》卷二十三《钦宗本纪》记载,十二月二十三日赵桓即位当日,天空出现异象,“日有五色晕,挟赤黄珥,重日相荡摩久之”。换言之,就是“双悬日月照乾坤”。

        唐玄宗禅位给三子李亨、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都是在国家面临危机时被迫作出的决定。

        除徽宗禅位钦宗外,南宋三度出现禅位之事:高宗禅位孝宗、孝宗禅位光宗、光宗禅位宁宗。这四次禅位对应牙牌令中的两张地牌,即四点

      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宋孝宗赵眘禅位给太子赵惇,是为宋光宗。禅位时间精准对接两张地牌。

       元朝享国一百六十二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计算,历时九十八年),传五世十一帝,没有出现“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情况。

      明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传十六帝,未出现“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情况。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军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同年二月,英宗废景泰帝为郕王,软禁于西苑。

       清朝到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才出现“双悬日月照乾坤”的现象。是年正月初二,当了六十年皇帝的弘历将皇位传给第十五子颙琰,是为嘉庆帝。这种局面仅仅持续了三年多时间,太上皇弘历就驾崩了。按传统说法,《红楼梦》创作于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之间。乾隆皇帝禅位之前,《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已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出版。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的“双悬日月”、“太上皇、皇太后”和清朝没有半点关系。

        红学界对“双悬日月照乾坤”还有其它解释,普遍认为此句暗隐南明和清廷分庭抗礼。还有研究者援引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的诗句(《甲辰八月辞故里》)作为证据。鸳鸯宣令时,湘云的牌面左边和右边都是'长幺’,鸳鸯没有换韵,直接点出“两点明”。薛姨妈的牌面左右两边都是'大长五’,她却将右边的改为“大五长”,说明作者有意为之。鸳鸯令中出现两个明,再加“双悬日月”组成的“明”字,就是三明,暗示清初在中国南方有过三明政权。虽然“双悬日月”代表南明与清廷分庭抗礼,但这种解释与李白诗中所描述的史实不符,毕竟明朝包括南明在内并没有出现太上皇和皇帝“日月双悬”的局面。

       由此可知,《红楼梦》第十六回出现的“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的描述只能出现在南宋高宗、孝宗时期(孝宗和光宗、光宗和宁宗父子之间不和)。

       2、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

       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长幺为地牌。当左面的牌面出现“长幺”时,湘云对以“双悬日月”,当右面再次出现“长幺”时,她却对“闲花落地听无声”。从字面看,“地”字虽然照应了地牌,但从逻辑上似与第一句不搭界。此句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别严士元》,全诗如下: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如果说第一张地牌的“两点明”隐指禅位的话,第二张地牌出现的“两点明 ”则隐指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即所谓“二圣”。靖康之耻后,这对父子都做了金兵的俘虏。为什么作者引用刘长卿的诗?原来玄机就藏在首联出句里,如同赵佶是赵构的父亲一样,阖闾是夫差的父亲。

       吴王阖闾(?-公元前496年)雄心勃勃,善于用人,特别是任用伍子胥与孙武。他加强战备,将吴国国都迁至姑苏(今江苏苏州),国势日益强盛。公元前495年,阖闾亲自率兵进攻越国,结果被越军打败,身负重伤,死在撤军的路上。阖闾的儿子夫差(?-公元前473年)继承王位,不忘杀父之仇,采纳伍子胥等人的谋略,最终打败越国。但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同意和越王讲和,让赵王勾践夫妇作为人质囚禁吴国三年。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誓雪会稽之耻。公元前473年,越王率兵攻破吴国都城,夫差羞愧自刎而死。

       这段人人皆知的吴越春秋故事就发生在南宋境内。作为一国之君、博学之士,赵构不可能不知道子报父仇、卧薪尝胆的故事。面临同样的困境,赵构却没有以夫差、勾践为榜样。父兄被金人掳走后,他只想偏安一隅,根本没有收复中原失地的勇气和决心。为了自己能待在皇帝宝座上,他没有竭尽全力营救徽钦二帝,听任父兄等人如同“闲花落地”一样,无声无息地在异国他乡自消自灭。岳飞被杀三年(1145年)后,南宋内侍右武大夫张伯麟在太学壁上题字:“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当时宋徽宗已病死金国,满朝文武官员都知道这句话是写给宋高宗赵构看的。

      宋朝立国后重文抑武,在外交上一直采取绥靖和投降政策,每次和辽国、西夏、金国发生战事,都以割地赔款了事。刘长卿“青袍今已误儒生”的感叹用在宋朝恰如其分。

       3、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

       湘云道:“日边红杏依云栽。”

       此句典出唐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天和日都代表皇帝。“日边红杏”和“天上碧桃”指沐浴皇帝阳光雨露的贵妇人。

       宋徽宗赵佶一生贪恋女色。据开封府统计,靖康之难时,赵佶有封号的妃嫔女官有143人,没有封号的居然多达504人。在赵佶的众多女人中,有五人生前或死后被册为皇后,包括第一任皇后王繁英、第二任皇后郑氏、死后追封的明达皇后大刘氏和明节皇后小刘氏,以及赵构的生母韦贤妃。

      靖康二年二月,金军攻占汴京。二月六日,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靖康二年(对应第一张地牌)四月初一(对应第三张“幺四”牌),金兵将宋徽宗、宋钦宗(对应第二张地牌, 即二圣)、两位皇后及亲王、太子、帝姬(公主)、妃嫔等3000余人分批押解到金国首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押解途中,昔日的贵妇人惨遭凌辱,很多人死在北上途中。到了上京,金人强行要求宋朝君臣,不论男女一律脱光上衣参加牵羊礼。此后,大部分贵妇被金国君臣瓜分,一部分被关入浣衣院,被迫充当性奴。

       靖康二年(1127年)六月初七,金兵将包括韦贤妃(李纨的人物原型)在内与赵构关系密切的十八个女人关入浣衣院为妓。后韦贤妃被金国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看中,将其带回府中纳为小妾(有史料称,韦贤妃为完颜生育二子)。相比韦妃,其他女人的命运更为悲惨。面对赵佶、赵桓这对贪生怕死的父子,不管是“日边红杏”、“天上碧桃”,还是“秋江芙蓉”,昔日的贵妇人只能各寻出路。“不向东风怨未开”,是她们当时处境最真实的写照。

       “日边红杏倚云栽”在第六十三回再次出现。那一回写宝玉等人过生日,开夜宴,探春抽到一枝花签。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有研究者认为,“日边红杏”预示湘云将来嫁一个称心如意的贵婿(确实如此。湘云是高滔滔的替身,她嫁给宋英宗,成为北宋著名的太后)。从第六十三回的描写看,“日边红杏”是探春的标签。还有好事者推测,后来探春远嫁番邦,成为王妃。实际上,出嫁后的探春影射宋徽宗第二任皇后郑氏。她的地位远远高于王妃。靖康之耻后,郑皇后和宋徽宗等人被金人俘虏,后死在五国城。

       4、金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熟’。”

       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说完饮了一杯。

       最后一句典出唐代王维的《敕赐百官樱桃》: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湘云的三张牙牌只有九点,而且全是红点,牌谱名为“樱桃九熟”,非常形象。樱桃又称含桃,《吕氏春秋》中提到樱桃“为莺鸟所含,故曰含桃”,由樱桃

                                                                                     樱桃九熟

联想到鸟符合逻辑。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这一天民间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小名香孩儿,又名赵九重,此名暗指龙飞九重天,将来当皇帝。九重更直接的意思就是两个九,北宋南宋各有九个皇帝,加起来恰好是十八个皇帝。同样,明太祖朱元璋小名朱重八,明朝正好出了十六个皇帝。

      王维的诗主要记述天宝十一年(752年)唐玄宗赐百官樱桃一事。从诗中描写看,樱桃成熟后,唐玄宗赏赐百官樱桃,御花园里的樱桃都被赏赐百官了,被鸟儿衔走的只是残留的果实。牙牌令中,史湘云反其意而用之:由于御园里的樱桃全被鸟儿叨走,所以就不再举行春荐仪式了。

       樱桃谐音“应逃”。金兵包围汴京时,北宋的皇室成员除了康王赵构外,没有人能够逃出,全部做了金兵的俘虏。

      “御园却被鸟衔出”,换成通俗的讲法,就是御花园被鸟连窝端了。世上有这么厉害的鸟吗?靖康之耻后,金兵攻占汴京,烧杀抢掠,不但皇宫御花园不保,就连徽钦二帝及后宫佳丽都成了金人的战利品,被押解到上京做了阶下囚。

发布于 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