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601)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刘安伦先生 2022-06-14 发布于江苏

读通鉴(601)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1、李治立太孙

永淳元年(壬午、六八二)

春,二月,作万泉宫于蓝田。

癸未,改元,赦天下。

戊午,立皇孙李重照为皇太孙。皇上想要下令开府置官属,问吏部郎中王方庆,王方庆对答说:“晋及齐皆曾立太孙,其太子官属即为太孙官属,未闻太子在东宫而再立太孙的。”

皇上说:“自我作古,可以么﹖”

王方庆对答说:“三王不相袭礼,何为不可!”于是奏置师傅等官。既而皇上疑其非法,竟不补授。王方庆是王褒的曾孙。

名綝以字行。

(袁家人瞧不起王家人是有道理的,王方庆明知李治在胡搞,太子还在就立太孙,还要建官属,不加劝阻,反而还支持。这种不能格君心之非的就是小人了。)

2、裴行俭培养了一批人

夏,四月,甲子朔,有日食。

皇上因为关中饥馑,米斗三百,将前往东都;丙寅,自京师出发,留太子监国,命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助太子。这时出幸仓猝,扈从之士有饿死于中道的。皇上担心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魏元忠受诏,立即阅视赤县大狱,抓得盗贼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跟从,与这人共食宿,对托词是诘盗,其人笑许诺。等到东都,士马万数,不亡失一钱。

辛未,任命礼部尚书闻喜宪公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右金吾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分道讨西突厥。大军未出行,裴行俭薨。

裴行俭有知人之鉴,当初为吏部侍郎,前进士王鮎、咸阳尉栾城人苏味道皆未知名,裴行俭一见对他们说:“二君后当相次掌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这时王鮎弟弟王勃与华阴人杨聟、范阳人卢照邻、义乌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视他们,认为必显达。

裴行俭说:“士之致远,当先器识而后才艺。王勃等人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吗!杨子稍沈静,应至县令长;余得令终幸。”

既而王勃度海堕水,杨聟终于盈川县令,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骆宾王造反被诛,王鮎、苏味道皆典选,如裴行俭所说。

裴行俭担任将帅,所引偏裨如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刘敬同、李多祚、黑齿常之,后来多为名将。

行俭常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丢失。又敕赐马及鞍,令史辄驰骤,马倒,鞍破。二人皆逃去,裴行俭命人召还,对他们说:“你们都错了,何相轻这么厉害!”待之如故。

击破阿史那都支,得马脑盘,广二尺余,以示将士,军吏王休烈捧盘升阶,跌而碎掉,惶恐,叩头流血。裴行俭笑着说:“你非故意这样做,何至于是!”没有任何追惜之色。

下诏赐都支等资产金器三千余物,杂畜称是,全部分给亲故及偏裨,数日而尽。

3、王方翼平定西突厥

阿史那车薄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引军相救,破虏众于伊丽水,斩首千余级。不久三姓咽面与车薄合兵与王方翼交战,王方翼与他们战于热海,流矢贯穿王方翼臂,王方翼以佩刀截之,左右不知。所将胡兵谋划抓王方翼以响应车薄,王方翼知道,全部召来开会议,假装出军资赐给他们,以次引出斩杀,正好大风,王方翼振金鼓以乱其声,诛七十余人,这些都没有发觉。既而分别派遣裨将袭击车薄、咽面,大破其军,擒其酋长三百人,西突厥遂平。

阎怀旦竟不能行。王方翼寻迁夏州都督,征入,议边事。皇上见王方翼衣有血渍,问是什么情况,王方翼把热海苦战的情况全部上报,皇上视疮叹息;竟以废皇后近属,不得用而归。

(李治这个皇帝当得让人叹息。)

乙酉,车驾至东都。

丁亥,任命黄门侍郎颍川人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检校中书侍郎鼓城郭正一、吏部侍郎鼓城魏玄同并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皇上想要用郭待举等人,对韦知温说:“郭待举等资任尚浅,且令预闻政事,未可与卿等同名。”自此后外司四品已下知政事的人,开始以平章事为名。岑长倩是岑文本侄子。

4、不干正事,喜欢封禅

一开始,韦玄同为吏部侍郎,上书进言铨选的弊端,认为:“人君之体,当委任而责成功,所委的人得当,则所用的人自然精。之前周穆王命伯冏为太仆正,说:'慎选你的僚佐。’是使群司各求其小的人,而天子命其大者。到至汉氏,得人皆自州县补署,五府辟召,然后升于天朝,自魏、晋以来,开始专委选部。以天下之大,士人之众,而委任在数人之手,用刀笔以量才,按簿书而察行,借使平如权衡,明如水镜,犹力有所极,照有所穷,何况所委非人而有愚暗阿私的弊端!愿略依周、汉之规以救魏、晋之失。”疏奏,不采纳。

五月,东都霖雨。乙卯,洛水外溢,溺民居千余家。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米一斗值四百,两京间死的人相枕于路,人相食。

皇上既封泰山,想要遍封五岳,秋,七月,作奉天宫于嵩山南。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劝谏说:“陛下封泰山,告太平,致群瑞,与三皇、五帝一样隆盛了。数年以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陛下宜恭默思道以禳灾谴,怎么能更加广营宫室,劳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臣忝备国家耳目,窃以此为忧!”

皇上虽不采纳,亦优容他。自褚遂良、韩瑗之死,中外以言为讳,无敢逆意直谏,一共二十年;等李善感开始劝谏,天下皆喜,称为“凤鸣朝阳”。

皇上派遣宦官缘江徙迁异竹,想要植于苑中。宦者科舟载竹,所在纵暴;过荆州,荆州长史苏良嗣囚禁他们,上疏切谏,认为:“致远方异物,烦扰道路,恐非圣人爱人之意。又,小人窃弄威福,亏损皇明。”

皇上对天后说:“我约束不严,果为苏良嗣所怪。”手诏慰谕苏良嗣,下令弃竹江中。苏良嗣是苏世长的儿子。

黔州都督谢佑应天后意思,逼零陵王李明令自杀,皇上深为叹惜,黔府官属皆坐免官。谢佑后寝于平阁,与婢妾十余人共处,夜,失其首。垂拱中,李明儿子零陵王李俊、黎国公李杰为天后所杀,有司籍其家,得谢佑首,漆为秽器,题云谢佑,才知李明儿子命刺客取谢佑头。

太子留守京师,特别喜欢游畋,薛元超上疏规谏;皇上听闻后,遣使者慰劳薛元超,并且召薛元超赴东都。

5、薛仁贵的威名很大

吐蕃将论钦陵寇柘、松、翼等州。诏左骁卫郎将李孝逸、右卫郎将卫蒲山发秦、渭等州兵分道抵御。

冬,十月,丙寅,黄门侍郎刘景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一年,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薛仁贵将兵击元珍于云州,虏问唐大将为谁,回应说:“薛仁贵”

虏说:“我听闻薛仁贵流象州,死很久了,何以骗我!”薛仁贵免胄示之面,虏相顾失色,下马列拜,稍稍引去。薛仁贵借机奋击,大破其军,斩首万余级,捕虏二万余人。

吐蕃入寇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皇上任命类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说:“卿有文武材,勿辞!”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这种威名远比汉朝的李广了,将军夜引弓的诗句,很多唐人喜欢说李广,却不知唐朝的名将才是真的值得大书特书。)

6、武则天要加重李治病情

弘道元年(癸未、683)

春,正月,甲午朔,皇上行幸奉天宫。

二月,庚午,突厥寇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击却他们。乙亥,再寇妫州。三月,庚寅,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围单于都护府,抓司马张行师,杀掉。遣胜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义将兵分道相救。

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改葬父母,命其舅氏迁旧墓;皇上听闻后,大怒说:“李义琰倚势,却陵其舅家,不可复知政事!”李义琰听闻后,不自安,以足疾乞骸骨,庚子,任命李义琰为银青光禄大夫,致仕。

癸丑,守中书令崔知温薨。

夏,四月,己未,车驾还东都。

绥州步落稽白铁余,埋铜佛于地中,久之,草生其上,骗其乡人说:“我于此地数次见佛光。”

选择一日集众掘地,果然得佛,借机说:“得见圣佛的人,百疾皆愈。”远近的民众争赴前来。白铁余以杂色囊盛之数十重,得厚施,才去一囊。数年间,归信的人特别多,于是谋划作乱。占据城平县,自称光明圣皇帝,置百官,进攻绥德、大斌二县,杀官吏,焚民居。派遣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与夏州都督王方翼讨伐,甲申,攻拔其城,擒白铁余,余党全部平定。

五月,庚寅,皇上幸芳桂宫,至合璧宫,遇大雨而还。

乙巳,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辩将兵邀击他们于朝那山北,兵败,为虏所擒。朝议想要废弃丰州,迁其百姓于灵、夏。丰州司马唐休璟上书进言,认为:“丰州阻河为固,居贼冲要,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土地宜耕牧。隋季丧乱,迁百姓于宁、庆二州,致胡虏深侵,以灵、夏为边境;贞观之末,募人充实,西北开始安定。如今废之则河滨之地再次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于是停止。

六月,突厥别部寇掠岚州,偏将杨玄基击走他们。

秋,七月,己丑,立皇孙李重福为唐昌王。

庚辰,诏以今年十月有事于嵩山;不久因为皇上不豫,改用来年正月。

甲辰,迁徙相王李轮为豫王,更名李旦。

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病瘖,乞骸骨,同意。

八月,己丑,因为将封嵩山,召太子赴东都;留唐昌王李重福守京师,以刘仁轨为之副。冬,十月,己卯,太子至东都。

十一月,丙戌,诏罢来年封嵩山,皇上疾痛加重。皇上苦头重,不能看东西,召侍医秦鸣鹤诊断,秦鸣鹤请刺头出血,可愈。天后在帘中,不想皇上疾愈,大怒说:“此人可斩,竟然想要于天子头刺血!”秦鸣鹤叩头请命。

皇上说:“只管刺之, 未必不佳。”于是刺百会、脑户二穴。上说:“我目似明了。”天后举手加额说:“天赐啊!”自负彩百匹以赐秦鸣鹤。

戊戌,任命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招讨阿史那骨笃禄等。

下诏太子监国,任命裴炎、刘景先、郭正一同东宫平章事。

皇上自奉天宫疾病加重,宰相皆不得见。丁未,还东都,百官见于天津桥南。

十二月,丁巳,改元,赦天下。

皇上想要御则天门楼宣赦,气逆不能乘马,于是召百姓入殿前宣读。当夜,召裴炎入宫,受遗诏辅政,皇上崩于贞观殿。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的,兼取天后进止。废万泉、芳桂、奉天等宫。

庚申,裴炎奏太子未即位,未应宣敕,有要速处分,望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甲子,中宗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皇太后。太后以泽州刺史韩王李元嘉等人,地尊望重,担心其为变,并加三公等官以慰其心。

甲戌,任命刘仁轨为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戊寅,任命刘景先为侍中。

解读:武则天掌握大权,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权力体系,这个时候李治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死活是谁所掌握的,以致于他跑东跑西的,病情加重。

武则天有没有杀李治,这是无头案,一方面李治对她言听计从,似乎没有杀的必要,但是史家最后李治病重这段明确说了武则天不想李治病愈,说明史家认为李治死于武则天之手,只是没有什么铁证。

武则天一贯的狠辣,李治这种人死在她手上的可能性非常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