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密传《太乙版黄帝内经》(太常)九

 漳村李大眼 2022-06-14 发布于山西

《太常》

《太常.寅甲》上

师曰:“以常观常也,莫若索常而知常”。夫气也,'动之无常,入之无间’。形无形,因其形而居,居谓之活。合之木芸而茂,合之火灵而不息,合之金氲刚与柔,合之水动而不竭,合之土生物不已。故望者,重乎气之和寡,而判其死生也。

夫水也,动而有形,腾之潸潸。蕴于物,生而不已,全诸有形。合木蕤,与火韧,入金灵,和土生,为生物之元始。形其无则枯,色其无则死。故望形者,得其虚实也。望乎形,知于心,是谓先得。

观色知忧喜,见形明咎病。四时有常,寒热独异。南北两亟,东西不一。气色聚散,祸福之根。晦明消长,忻吝之苗也。

故曰:知常,治之本。知道,理之根。恒无不明者,可见常有。是故不著者,无以知道也。

治之本在乎诊,无诊安知其病。诊之要乎平常,平常不察,奚得其眞哉。

经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者,,胞之络脉厥也。胞之络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治无功也,当十月复。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其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镵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有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者,病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之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胀,环脐而痛者,病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育之原。病在脐下也,故环脐而痛矣。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之病也。

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者;此所谓疹筋也。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人有头痛,以数歳不已者;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者,名曰厥逆也。

人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为五气之溢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气火),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是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水甘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人有病口苦者,名曰胆瘅。取阳陵泉,愈。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是人也,数谋虑不决。故瞻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太常.寅甲》下

人有病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亦有脏寒者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髪者,此不足也。因是也,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阴阳之气病不足也。分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人生有病巅疾者,一名曰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气火)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人有病痫者,一名热煎脑厥。此其二阳热蒸,心肺气亢而涎渍后颠,名之曰痫也。

人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形不瘦,不能食,食而少者,名为肾风。其病生于肾故也。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也,心气(气火)痿者死。

经言:痎疟皆生于风。其畜作有时者,病不久也。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僳鼓颔,腰脊俱痛。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者。故是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虚,则寒憟鼓颔也。

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

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气火)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疎,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稼舍于皮肤之内,与卫并居。

卫气(气火)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矣。其作日晏舆日早者,乃其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也。卫气(气火)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期月,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

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肯内,注之丫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厚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气火)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夫卫气(气火)者;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气火)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发者,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

故邪中于头项者,气当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当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当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当至手足而病矣。卫气(气火)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气火)之所发,必间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太常.寅乙》

夫风之与疟也,相似而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也。是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留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气火)应,乃作。

疟先寒而后热者,夏因伤之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之刚者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先热而后寒者,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者也。亦以时作,名日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气火)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

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其及热,冰北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方己矣。奚之?

经言:无刺熇熇之气,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卫无气,故先寒憟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舆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也。

夫疟气者,幷于阳则阳胜,幷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厌气不常也,病极则复至。

夫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之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畸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

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幷阳,阳未幷阴,因而调之,眞气乃安,邪气乃亡。故而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夫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未始也。阳已伤,阴从之。

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眞往,而未得幷者也。体藏疟气而不发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

病在阳,则热而脉躁。病在阴,当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气火)相离。故病得休,卫气(气火)集,则复病也。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者,或渴或不渴者,奚故?其间日者,邪气于卫气(气火)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

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也。故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此其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冬病者寒不甚。其以春病者悪风,夏病者多汗焉。大病温疟舆寒疟,而皆得其应时,发有所胜也。

故温疟者,得之于冬,中于风。寒气藏于肾,舍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先从内出之于外也。

病舍于髓,其病发,而淫之于脉也。此其人有所不同,病有所异。病之发也,亦自有其序矣。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其衰也,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者,名白温疟。

其有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之。发则阳气盛,盛而不衰,则其病矣,其气不及于阴。

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也,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

《太常.寅丙》

师言:'病之有常,而常不常’;'常不常之病,则病类而广繁焉’。故曰寒为万悪之端。

若符(髟付)。风之害人,其来微,其过大。其内动者肝,伤者筋,淫者血,客于心而胜于脾。风其幷,则所主异矣,故曰:“风为百病之始”。夫寒之害人,其来憟,其伤甚;其内动于胃,入乎肾,客乎血眽。故内其伤脾,其外害肾。

夫湿之害人,其来缓,其祸久。其内动于脾,其伤者肉。其胜于肾,伤乎骨。故“湿者,百郁之根也”。故曰风从天,寒从地,湿从人。'湿热并而为暑,复并风为之火。湿火并而为病(病水火),湿郁风动而生燥’。“病可病,不病可病。可病病,非可病病。病病也,不病病也,病不病而病也,不病病而病也,此病之源”也。

言之妇人也,天癸也,胎孕也,产也。天癸者,月癸也,常则时。亦有间月,时,间时,年,间年,三年以上曰癸隐者,亦常也。至痛多寒少热,后重满逆,多湿多气。黑者,凝者,为瘀。少者,淡者血少。焦腐为热,臭泥为寒,解辛者,常也。

寒者,萴,药,藭,桂,苷,姜,枣,适而当之,汤为之,已矣。

热者,茈菳莫蓝,苩,草,樲,英,斜(草头血),蘜,适而当之,汤为之,己矣。

不月者,笔(巾蓖),蛴,蛭,蚖,藛,苶,草,义(草头点撇),解(草头点捺),藭。萴桂茮英,楛菳藛菌,适其寒热,汤为之,已矣。

出髛(尸八冃)膏污:风寒湿热燥,客淫郁下也,豕毛膏之,朮,茈,解(草头点捺),义(草头点撇),偌(草右框),煎(草头又四点),杵(草头午),喷(草头吕四点),庄(草头阜士),类用之,已矣。

致乎治,其申无域。故“方有明,成物应,应通物,物秉形,形存味,味化气(气火),气(气火)归化,味归形,形同质,其用眞。形有属,质有归,味有方,气(气火)有合,色有象,象归乎用。道生变,变生化,化生气。变同标,化同根,气同本,揆度以适,是为神明,用而功也”。

故曰:“类以类,类不类也。以类类,以类而类,类以不类。类类也,不类类也。类乎类,类乎不类。夫不类类以类,以类类而类者”;'别乎表里,察乎浮沉,类乎阴阳,别于虚实者’也。

“不类类以类者;类分以形之,形形而形,形中形形,形不形之形,不形类之以形”;'分揆之,以度之,任奇之,用帕(恒去下横)之。度以规,量以矩,约以权,解以衡者’也。

“形类形以辨也;辨乎不辨,不辨以辨,辨不辨辨,不辨辨辨,辨其辨辨,辨辨其辨”;'方异南北,气异东西,,髙下有别,干湿两因,度有所差,气有所不同寅,故类形类以辨析者,以为治之刚要矣’。故吴楚之地,其人身弱,而其神烁。赵齐之方,其人神惫身大,此方之异也。

《太常.寅丁》

经言: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喝暍然。热止汗出,内闷外憟;难己,刺郄中出血。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亦(人亦)。寒不堪,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侠歧间。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待其过,刺足阳明跗上。

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甚则善呕,呕已乃衰。衰乃即取之俞,踝歧之分。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已则刺踝后,少阴肉际,阳明之络。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非癃也,意恐惧,而气不足,腹中唈唈。刺足厥阴之趾,阴股。

肺之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视者。刺手太阴络,阳明歧间。

心之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则热,刺手少阴锐骨端。

肝之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少精神,其状若尸者。刺足厥阴之踝歧,见血。

脾之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呜,呜已汗出。刺足太阴下踝。

肾之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弗宛转,大便难。白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踝下,少阴之踝上。

胃疟者,从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疟发身方热,刺跗足动脉,陶其空,出其血,立寒。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皆出其血。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伍胠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急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

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舌下两脉者,廉泉也。不己,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头背痛者,先刺项及的傍。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出血。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风疟发则汗出悪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骨行)酸痛甚,案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

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太常.寅戊》

师言:刺之道在衷悃悃,经直,络倚,可以通也。溪浅,谷深,可以宣也,拈转提揷,可以活也。迎随开阖,可以益损也。

经曰:皮毛肺也,血脉心也。筋膜肝也,肌肉脾也。骨髓肾,此五脏之所以主者也。故肺风纵热叶燥,则皮毛虚弱。薄着,则生痿躄也。心风纵气热而束,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风纵气热脉郁,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风纵气热膋肓焦,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风纵气热膏膜痹,膏膜痹则腰脊不利,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上经.胃能》曰,“胃者,仓也,其器四门。包橐而上者,系于贲门。经橐而经者,幽门。经冏而出其藏污者,日兰门。胃褶繴囊而会脾部者,曰关门”。故曰贲纳而幽授,兰虫而关污。贲伤怒而兰伤惊恐,幽害频食而关散在毒。贲主嗌气,兰害促急。幽畏忧而惰思,关门僵于好食。

食,生之资尔。用,命之和也。适能致活,过可致死。饥饿则命无根,足食则望臃郁。故伤怒而贲乱气如矢,食不下则死。伤忧而幽不禁,胃绝而终。伤好食而卫气臃,蛊则营夺。

故病气,刺巨阙三里,去少商商阳血,不愈,复刺之,已。

脘痛刺合谷中脘巨虚,出大止次止血,不愈复刺之,已。

涎蛊刺三间水章门承山,出次止小止血,不愈复刺之,已。

师言:刺之道在衷悃悃,经直,络倚,可以通也。溪浅,谷深,可以宣也,拈转提揷,可以活也。迎随开阖,可以益损也。

经言: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呜,呜则脏表叶热而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其病(病水火)涎太过也。下经曰:'膺如挤压,逆病(病水火)郁渍。则为肺痿’。

悲哀大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漫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

思虑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故下经曰:'热风结肝不去,则筋纵而痿’。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

《太常.寅己》

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病热》曰:'骨痿者,生劳热也’。

经曰:肺热者,色白而毛髪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青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下经曰:'痿者,治以阳明,已’。何也?阳明者,脏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与宗筋。阴阳之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长。背属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之,而不用也。治之宜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用之,则病已矣。

上经曰:'痿者为热、病上,厥者为寒、病下。热从风,寒从湿。风行上,湿行下’。故阳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夫阳气者,起于足五趾之表也。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足心,故阳气胜下,则足心热满也。

夫寒厥者,阴气起于五趾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故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为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气火)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所中,阳气衰,不能渗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酒之入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者,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气火)竭,精气(气火)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偏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太常.寅庚》

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人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若是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满胀。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经曰:太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咰仆。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頬肿而热。胁痛,(骨行)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眞)胀后不利。

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骨行)内热。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太阴厥逆,(骨行)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语,艺治病者。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太阳厥逆,僵扑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阳明厥逆,喘欬身热。善惊衄呕血,治主病者。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欬。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

手阳明厥逆,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师言:痿厥者,厥逆者,皆风病(病水火)湿热寒燥之霪于脏腑经络也。其微及甚,症之不一。其人及地,治之有别。故南地多湿多热,北地多风多寒。西地多病(病水火)多燥,东地多湿多霪也,此其地候之所临矣。是以上工之治,先知其方也。

《太常.寅辛》

是以'大匠拊常。拊常者,知其处,知其人,知天时也。洞其理,洞其变,洞其机也。今反其常,而弗知处;欲有为,而内外失宠。故寒热袭而病生矣。以方治方者,尚也。知人而未知方,以方者,非良工也’。

《上经.食记》曰:'合人形,以法四时。类阴阳,以推五行之季纪’。金木水火土,更贵更贱,以知生死。以决成败,定五脏气(气火)。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属木。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属火。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属土。脾苦湿,急食苦以泄之。肺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属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属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下经、时治》曰:病肝,愈在夏。夏弗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愈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以酸泻之。

病心,愈在长夏。长夏弗愈,甚于秋。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愈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脾,愈在秋。秋弗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愈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苦以泻之,甘以补之。

病肺,愈在冬。冬弗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愈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酸以补之,辛以泻之。

病肾,愈在春。春弗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焥热食,温灸衣。肾病,愈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苦以补之,咸以泻之。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麻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李韭梅皆酸。肺色白,宜食辛,麦羊肉杏薤皆辛。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粟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苦,黄黍鸡肉桃葱黑豆皆苦。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毒药攻邪,土艹平济。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之所冝矣。规之其病,治之以味,用从心始,方为病来也。

《太常.寅壬》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生死之期也。

《下经.法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舆少阳。不已,取其络,通其溪谷,已。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聡,颊肿。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出血。不已,疎其络,泻其溪谷,已矣。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及舌下出血。不已,刺其络,通其溪谷,已。其变病,刺郄中、少阴太阳络俞各出血,已矣。

脾病者,眇眇身重,肌肉解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飱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及少阴肾出血,已。不已,刺其络,补其溪谷,已。其积者,少食而肥,中满离腹,肌肉酸痛,曲伸无力。取其经,太阴阳明。土败于湿;湿者:水不利也,取少阴肾刺之。不已,泻其太阴阳明,少阴肾之络。疎其溪谷,已矣。

肺病者,喘欬逆气,肩背强痛,汗出(尸兀兀)尻,阴股膝挛,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气火),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阳明,及足太阳外厥阴内出血,已。不已,刺其络中愈,温疎其溪谷,已矣。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吭身重,寝则冒汗,汗出憎风。虚则胸中满闷痛,大小腹痛,厥意不乐,仰卧气厥。取其经,少阴太阳出血,已。不已,泻其络及厥阴六阴络中微血;通其溪,疎其谷。一刺下,复刺已矣。

《太常.寅癸》

《上经.寒气》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气火)。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乱膈中。心移寒于脾,胀满血不支。脾移寒于肺,喘满癳疬。肺移寒于肾,精败肾枯,骨酥而痛。

亦有心移寒于肺,肺烁消。肺烁消者,饮一漫二,死,不治。

脾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案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里浆,水之病也。

肺移寒于肝,风沫消。风沫消者,腹水如鼓,胁背胀痛。面垢而青,腹若驼脊者,死,不治。

肝移寒于脾,膋疲消。膋疲消者,消之极者也。治无功,不治,则死矣。

肾移寒于心,膏续消。膏续消者,急气逆,寒热动作皆喘。面紫青,皮剥者,死,不治。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血怒。死,不治。

心移热于肺,传为隔燥消。肺移热于肾,傅为柔痓。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损肠澼。死,不可治。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

小肠移热于大肠,虙瘕曰沉。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瘦烁,谓之食亦。

胃移热于胆,积消食亦。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鼻渊者,浊涕不止,滞塞弗通也。热者,常于风并也。

夫六淫之客也,不并之客,愈甚易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