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让妻子们对丈夫身怀怨恨?15位日本妻子的遭遇,描摹婚姻现实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06-14 发布于黑龙江

本书小林美希是日本的一名自由记者,她始终关注雇佣、结婚育儿等问题。她在2013年获得了贫困新闻报道奖,还曾出版图书《不让生育的社会》。

2015年,一则杀夫案的新闻引起了小林美希的注意。这起案件让小林美希想起,自己在报道劳动雇佣和育儿问题的过程中,受访的妻子无一例外产生过希望丈夫“去死”的想法。此外,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如果在搜索引擎输入“丈夫”一词,自动显示的第一个关联词是“去死”。虽然绝大多数妻子只是想想而已,但究竟是什么让她们如此痛恨丈夫呢?

本书将试图通过15位日本女性的婚姻遭遇,来解答这个问题。

第一,是什么让妻子们记恨丈夫?

1. 夫妻同姓制度

日本是唯一一个从法律上强制夫妻二人采用相同姓氏的发达国家,但这个法条制定于1898年,那时的日本女性还不能接受教育。而在今天,日本女性在高中和大学升学率上已经和男性势均力敌。但是法律并没有相应做出调整。

在日本,人们通常是用姓氏来称呼对方的,姓氏的身份感非常强。结婚时更改姓氏,会导致一些女性产生人格否定,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怀疑。

2. 丧偶式育儿

父母都有工作,但育儿的重任往往只压在母亲身上。而且这样的安排,公司和托儿所都觉得理所应当。如果孩子在托儿所生病了,托儿所会优先联系妈妈,而不是孩子的父亲。而爸爸只是偶尔送一下孩子,就自诩“好爸爸”。

网图侵删

此外,日本夫妇在家务和育儿分配上的极度不公。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2013年的一次调查显示,日本妻子承担了85.1%的家务。此外,妻子们还承担了79.8%的育儿工作。那些一周照看1-2次孩子的丈夫们,最常做的工作是“陪孩子玩”,其次是“陪孩子一起泡澡”。

另一个研究所2014年的调查则发现,日本丈夫最常做的家务是锁房门,其次是年底大扫除、买菜和倒垃圾。

3. 就业上的性别不平等

在日本,25%的孕妇遭遇过“孕妇歧视”,另外还有大约60%-70%的日本职业女性,在生育第一个孩子后失业。日本有60%的职业女性都是非正式员工,她们几乎不可能申请到育儿假,因此她们生育即失业,只能选择成为全职主妇。

即便是正式员工,因为不得不经常为了孩子请假或者提早下班等等,也会被认为是“靠不住”的,不仅压力极大,升职加薪也只能靠边站。

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导致收入的不平等,继而又导致家务分工和家庭地位的不平等。然而家务劳动的价值并不被承认。操持着家务的妻子,还时常被丈夫认为过得特别轻松。

第二,她们为什么不离婚?

1. 经济原因

60-70%的职场女性在生育第一个孩子后失业,之后很难找到正式工作。此外,又有60%以上的单亲妈妈从未收到过前夫的抚养费。而抚养一个孩子长大,从幼儿园到大学,哪怕读的都是公立学校学费都要76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9万元,读私立学校更贵。单亲妈妈凭一己之力,很难把孩子抚养成人。

2. 外界的眼光

比如担心离婚对孩子不好。

网图侵删

3. 团块世代妻子的复仇

当妻子和丈夫一起步入老年,家庭中的权力关系往往掉了个个儿。退休后的丈夫因为成天无所事事,寸步不离地跟在妻子身后,被比喻成沾在鞋底的“潮湿落叶”。女性则截然相反。“丈夫一死,妻子就活了。”

但离婚对一些人来说是不现实的,夫妇俩如果把养老金对半分,谁都不够独立生活,只能继续住在一起。为了少见到丈夫,团块世代的妻子们开发了出不少方法,比如装修或者重新布置房子。

第三,如何化解妻子的怨恨?

1. 全国亭主关白协会

成立于1999年,有2.5万名会员。协会主席天野周一认为,丈夫们与其操心国家大事,不如“提高一下自己在家里的活命率”。

为了求生,丈夫们每天要雷打不动地遵守“爱的三原则”,即毫不犹豫地说“谢谢”,毫不恐惧地说“对不起”,毫不羞涩地说“我爱你”。

此外,丈夫们还要摆正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地俯视妻子,婚姻关系当然会糟糕。

网图侵删

一名优秀的、能活下去的丈夫,应该会做家务,应该能做到女士优先,能拉着爱妻的手一起散步、认真地听她说话,也能一个晚上就解决婆媳矛盾。

2.改变职场环境&改善社会保障

比如推动男性休育儿假,或者改善对单亲妈妈的社会保障。

归根结底,压迫家庭内妻子的,主要还是社会观念问题。大男子主义依然浮动在日本社会里。而阻碍丈夫们进入家庭的,除了观念问题外,还有一只房间里的大象——资本主义对人空余时间的压榨。让妻子和丈夫所拥有的工作以外时间少之又少。

顺便提一嘴,我对作者给丈夫们的建议还是挺赞赏的。多在家里做做事,也很必要。文章里提到的分摊妻子负担就不再赘述。对我个人而言,生活经验告诉我,参与劳动是非常有效的行为,能帮助迅速融入一个集体。在公司干活是在公司干活,在家庭干活是在家庭干活。回到家就躺尸不干事,没有在生活中帮助妻子和孩子,这显然是一种局外人的姿态。倘若辩解说,自己拿着钱交给妻子了,这也是一项贡献。但对孩子来说,这是一项看不见的参与。而对妻子来说,这更像是交易,用工资来买家庭杂务。可这是一个家啊,如果三个人没有互动、缺乏互动,何以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羁绊呢?

而家庭杂务,就是家里最常见、最多的互动。所以啊,多多参与其中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