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简史:乱世中的小王子(上)

 与春天同行 2022-06-14 发布于青海

也先之死

也先之死,在于阿剌知院的反叛。阿剌知院的反叛,在于也先的“分赃不均”。

之前,脱脱不花是大汗,也先是太师。一个是名义上的君主,一个是掌握大权的实力派。而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在实力上,阿剌知院都排在第三位。

所以,当也先杀掉脱脱不花后,进位为大汗,阿剌知院自然想要接也先的太师之位。可也先的吃相难看,直接把太师之位,给了自己的儿子阿失帖木儿。

这样,又引发了也先的猜忌,唯恐阿剌知院不满,对自己不利。于是,也先便听从弟弟赛罕王,为了削弱阿剌知院的实力,将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毒死。

这实在是一个馊主意,却也可能是无奈之举。因为,也先想要用兵力威慑阿剌知院,也办不到。

此前,与脱脱不花交战,也先就有损失。称汗后不久,也先又派次子阿失帖木儿率兵西征。这些由阿失帖木儿率领西征的部众,应该都是也先的直属部众——瓦剌绰罗斯部。

而在瓦剌内部,阿剌知院是实力仅次于也先的巴图特部领主。同时,阿剌知院还统领着瓦剌右翼诸部。

瓦剌的左翼诸部,则由伯颜帖木儿统领。伯颜帖木儿,正是鞑靼太师阿鲁台之子。他所统领的瓦剌左翼诸部,恐怕也都是当年被瓦剌征服的鞑靼诸部。阿鲁台是阿苏特部首领,同时统领阿苏特、喀喇沁二部。这两个部落,都是当年蒙古西征时,从中亚带回来的阿速人、钦察人。元朝建立后,阿速人、钦察人被编为侍卫亲军,分别成为阿速卫、钦察卫。元朝败亡后,这些侍卫亲军随元顺帝逃回草原,并部落化为阿苏特部、喀喇沁部。由于二部的背景、生活习惯、语言都相近,也就合为一处,成为鞑靼的主力部队。

阿鲁台被脱欢打败后,其部众也就由其子伯颜帖木儿带领,归附瓦剌。实则是由脱脱不花统领。当脱脱不花与也先开战失败后,这部分部众,又遭到二次征服。所以,他们反叛的意愿也很强烈。

其实,在明英宗被俘虏后,就是由伯颜帖木儿负责接待的。当时,伯颜帖木儿对待明英宗,仍然保持臣子对待帝王的礼遇,十分殷勤。因为,他的兄弟们(也就是阿鲁台的儿子们)早都归附明朝了。

所以,伯颜帖木儿对待俘虏皇帝明英宗如此之好,也可能是为了给在明朝供职的自家兄弟留条后路。

总之,伯颜帖木儿跟也先不是一条心。

这样一来,阿剌知院带领瓦剌左翼诸部(巴图特部为核心)与伯颜帖木儿带领的瓦剌右翼诸部(阿苏特部、喀喇沁部为核心),联兵三万,共同讨伐也先。

俘虏明英宗、兵临北京城城下、统一草原的也先,也就在这些部下的反叛中,抱恨而死了。

有种看法认为,阿剌知院出于义愤才杀死也先,没做善后准备,才落得自己也被杀。

可是,也先将太师之位给了自己儿子,又派出主力西征,再毒杀阿剌知院的儿子,这一系列操作的同时,恐怕对阿剌知院的反叛也没做好准备吧?

只能说,也先、阿剌知院这两个瓦剌人,一个比一个冲动。而阿剌知院在杀死也先之后,竟然又杀掉了与之联合的伯颜帖木儿。

文章图片1

孛来太师

景泰五年(1454年),也先、伯颜帖木儿相继被阿剌知院所杀。阿剌知院杀伯颜帖木儿的具体原因不明,推测是可能想吞并其部下的阿苏特部、喀喇沁部。

但这些色目卫的后人,显然不想被第三次征服。于是,喀喇沁人孛来统领阿苏特、喀喇沁二部,并击败了阿剌知院。

本来,瓦剌左右两翼联合,也才三万人。阿剌知院要吞并左翼,反而被打败。估计阿剌知院手下兵力,最多不到两万。阿剌知院兵败后,向老家逃跑,重新组织人马。

景泰六年(1455年),阿剌知院再次率领三万人马,与孛来开战。孛来则与毛里孩、孛罗乃、阿罗出等部联合,拥兵四万,再次战败阿剌知院。

一年后,阿剌知院被部下所杀。可能是阿剌知院太能折腾了,才引发了部下的不满。而在杀掉阿剌知院后,其部下的巴图特部也便归附了孛来。

由此,孛来实力大增,“鞑靼部落,孛来最强”。

喀喇沁、阿苏特两部,本来由阿苏特贵族阿鲁台统领。阿鲁台死后,则以其子伯颜帖木儿为统领。所以,一直是阿苏特部为主,喀喇沁部为其附属。但当孛来统领二部后,则将之统称为喀喇沁。由此可知,孛来出身于喀喇沁部。

此前,孛来的名声不显,只在一次特殊任务中出现过。

景泰三年(1452年),也先称汗前一年,相继除掉脱脱不花、阿噶巴尔济兄弟,随后开始清洗元裔。

以致于只有四个幸存者,分别是:

脱脱不花的幼弟满都鲁

脱脱不花的长子摩伦汗

脱脱不花的幼子马可古儿吉思

阿噶巴尔济的之子哈尔固楚克的遗腹子巴彦蒙克

当时,出身于元朝皇室的萨穆尔公主(脱欢的母亲,也先的奶奶,脱脱不花的姑奶)为了保护元裔,便派孛来护送襁褓中的巴彦蒙克到阿罗出处抚养。

阿罗出是兀鲁部首领。兀鲁部,属于元朝五投下。所谓五投下,是最早被成吉思汗征服的五个部落。这五个部落因为与黄金家族世代联姻,被称作塔布囊(驸马)。

阿罗出将巴彦蒙克抚养长大后,又将女儿嫁给他。而阿罗出的外孙,就是后来中兴蒙古的达延汗——只是距离达延汗继位,还有三十年。

而这一次护送元裔的任务,也促成了孛来与阿罗出的结盟。

文章图片2

小王子一世

但在击败阿剌知院后,实力最强的孛来却拥立了另一个元裔马可古儿吉思为蒙古大汗。

至于原因,可能是此时的马可古儿吉思是最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人。

一来,上一任大汗是脱脱不花,而马可古儿吉思是大汗的幼子。巴彦蒙克则是大汗的侄孙。

二来,巴彦蒙克的祖父阿噶巴尔济曾经背叛脱脱不花,导致汗廷落入也先之手。且,巴彦蒙克还是也先的外孙。也算是个“污点”。

三来,即使在年龄上,当年只有七岁的马可古儿吉思,也比巴彦蒙克年长三、四岁。

剩下的两人中,满都鲁是大汗的幼弟,投靠了多罗土蛮部首领济南王脱脱罕(哈赤温后裔)。摩伦汗的外祖父是杀掉脱脱不花的沙不丹。沙不丹去世后,摩伦汗又投靠了翁牛特部首领广宁王毛里孩(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后裔)。

这两人的继位资格也都不如马可古儿吉思,而他们背后的势力也都不如孛来的强大。

“马可古儿吉思”这个名字在蒙古人名中很少见。据考证,马可是教职名;古儿吉思,则可译成英语中的乔治。马可古儿吉思,便是圣乔治。这与长期在蒙古汗廷及小部分部众中流传的景教有关。

成吉思汗的干爹、克烈部的首领王汗是景教徒,被称作祭司王约翰。克烈部、汪古部都信仰景教。被成吉思汗征服后,王汗的一个侄女唆鲁禾帖尼又做了拖雷的正妻。

拖雷继承了成吉思汗的大部分财产、领地、属民。尤其是成吉思汗的斡儿朵(宫帐及附属仆从)正是由唆鲁禾帖尼继承。唆鲁禾帖尼的仆从里,就有二百户克烈人,都是景教徒。受到唆鲁禾帖尼的影响,她所管理的斡儿朵的仆从、卫士中的景教徒就比较多。

而喀喇沁部,最初也都是大汗的直属卫士。所以,孛来之所以拥立马可古儿吉思,可能也有宗教感情的原因。

因为马可古儿吉思继位时只有七岁,被明朝称作小王子。但在此后直到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都沿用了小王子这个称谓。直属蒙古大汗的察哈尔部,也被称作小王子部。

这主要是因为,一来明朝不愿意承认蒙古大汗的正统地位,很少直呼蒙古大汗、可汗,“小王子”也就成为代称;二来,此后的大多数蒙古大汗,大多是幼年继位。

“孛来杀哈剌,立小王子。小王子之名始于此”。

不管怎么说,在被瓦剌征服之后,东蒙古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反扑。黄金家族重新掌握蒙古大统。

蒙古地区,也从瓦剌鞑靼相争的时代,进入“小王子时代”。

文章图片3

马可古儿吉思与孛来组建的汗廷,持续了十年。对明朝,没有大规模的进犯,总体上还算安稳。但随着小王子的渐渐长大,对独揽大权的孛来越来越不满。

而真正促使双方矛盾爆发的,则来自阿失帖木儿。

1463年,带领瓦剌主力军队西征的阿失帖木儿,回到了漠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