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经

 凤凰山人 2022-06-14 发布于山东
高考时若遭遇痛苦,简单是灾难。那么,有什么办法避免痛经吗?吃西药还是用中医?我给出答案。

女性有月经,月经会产生各种不适症状。作为一个男生,或许永远也体会不了女性的痛苦。佛经中,常把后世投生为女人作为一种福报,估计主要原因即在于此吧。

但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在临床上每天都要接诊女性患者,其中不少都会是调理月经相关疾病的。每每在临床上为月经不调患者诊治时,我能体会到女性因月经所带来的痛苦,尤其是痛经。

生活中所见,不少女性为痛经而产生苦恼,甚至这样的痛苦长时间地被家人忽略或不被理解。但遭遇到高考时,痛经成了不可避免的风险,也是每一位女同学不得不精心筹划的一件事情。

从临床来观察,近年来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但痛经的发病率反为上升趋势。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女同学开始出现痛经了,而且痛经发作的年龄越来越小。

这是怎么回事?我分析所有的痛经病例,得出如此结论。痛经以两种病机最为多见,一是寒凝;二是血瘀。为什么呢?

其一,疼痛源于气血的不和,而寒邪最容易造成气血不通畅。从医理来说,寒则伤阳,阳虚则温煦推动作用下降,造成气血不和。《傅青主女科》中记载:“寒湿乃邪气也……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疼痛”。

若女性平时失于养生,或久思伤脾,或久坐少动而气血不足,或滥用寒凉药物,或常喝冷饮,就容易导致体质下降,体质偏虚。更兼寒邪外袭,阳气不振,体表失于防御,寒邪就容易入侵,导致胞宫失于阳气的温煦和推动,气血不畅,不通则痛。

其二,血瘀最容易造成疼痛。一方面,寒邪侵袭容易遏制血脉,造成气血流通不畅,滞而为瘀;另一方面,气血不足亦会造成血脉失养而成血瘀。

不管是寒凝还是血瘀,都会造成痛经。而且,越是寒凝,越是血瘀,其痛经的程度越重,病人越是痛苦。

由中国妇女杂志社发布的《2021年中国女性健康白皮书》显示,痛经是女性用户最受困扰的生理症状,57%的女性日常会轻度痛经,33%的女性有过中度痛经,10%的女性有重度痛经症状。

当痛经发作时,不少女性会完全陷入痛苦之中,无法学习,无法工作,甚至无法起床。如果要准备高考,显然,痛经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当高考时遭遇痛苦,肯定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怎么办?

有人提出,吃西药推迟经期,这甚至成为女生应对高考的策略之一。

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西医一般会推荐服黄体酮,这是一种孕激素,可用于保胎、催经和治疗月经失调等。它会干扰人体内的激素平衡,从而调整月经周期。

也有人会服达英-35,这是一种短效避孕药,主要有避孕作用,可降低雄激素,使子宫内膜变薄,阻止受精卵着床,故可起到避孕作用。

但服这些药物调整月经周期都有一个要求,即要提前服用,特别是要提前几个月开始服用,如此才能有效影响经期的时间。有的女同学在高考前大半年就开始服用达英35,一直服到高考结束。

的确,服西药后月经会变得非常规律。但副作用巨大,比较常见的是手臂和腿上的汗毛生长旺盛,甚至于夏天不敢穿短袖和裙子。另外的副作用是容易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症状。有的女生因巨大的副作用而不得不停药。

怎么办?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更安全的、更有效的治疗痛经的办法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当然有,为什么不能首选中医呢?

中医能治痛经,中医也能调节月经周期。可以这样说,中医治疗月经病有两千多年的经验,足以对付几乎所有的月经疾病。而且,中医以人为本,以正为本,中医治疗月经病不但高效,还没有副作用。

我用汤药常首选少腹逐瘀汤。此方既温阳又化瘀,一方而兼治两个病机。试举一例:

一女病人因患子宫肌瘤引发左下腹痛,月经有血块,下腹凉,痛经。伴手脚冰凉,这是明显的胞宫血瘀,兼有虚寒。处方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0,炮姜10,元胡15,五灵脂10,没药6,川芎10,当归15,蒲黄10,肉桂10,赤芍15,水煎服,日一剂。五剂后诸痛消失。腹凉及手脚冰凉皆缓解。

提供个缓解痛经的小方:红花20克,白酒200ml,不加水,煎至减半,去渣,每次服50ml,若痛不止,可再服。

除了用汤药治疗痛经外,还可用针灸。我从临床来观察,针灸治疗痛经往往针到痛除,让人叹为观止。

针灸如何治疗痛经呢?从取穴来看,我非常重视足三阴经的应用。从经络而言,以任脉和足三阴经为主;从腧穴而言,以三阴交、关元、气海、地机、足三里、中极、太冲为主。

为什么取任脉穴呢?因为任脉“主胞胎”,与生殖密切相关,正如《素问·骨空论》所说:“所以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

我最喜用三阴交,这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之穴,而任脉又与足三阴经交会,任脉起于胞宫,故三阴交与胞宫有着紧密联系。

用足三里治痛经的理由是: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和下合穴,《灵枢·经脉》中记载阳明经“主血所生病”,且其经“多气多血”,正可以治疗血病。

痛经剧烈疼痛时,亦可先针刺十七椎下(穴在第五腰椎脊突下凹陷处),往往可以速效。若能配合三阴交和关元,效果更为明显。

试举一例:一女病人大便稀溏两年,伴头晕,痛经,因久服避孕药而导致月经不调,时数月不来。其脉左关尺软。针脐上下左右各半寸四穴、中极、归来、子宫以及灵骨、大白、三阴交,并灸涌泉。每天针灸一次,连续治疗三天,其月经即来,且诸不适尽去。经来略痛,先针十七椎下,针入稍作提插,其痛即霍然若失。

若效果不明显,我还常取耳穴。我自己体会,耳穴治疗急性疼痛效果最为明显,往往有速效之功。因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汇于耳,五脏六腑皆与耳有着密切关系,耳穴不仅能从内分泌系统还能从神经反射等多个方面发挥调治作用。

痛经,是很多女生的噩梦。当女生痛经发作时,作为家人,应该怎么做呢?我有如下几则建议:其一,多些安慰和鼓励,千万不要惹女生生气,因为肝郁会加重痛经;其二,给个热水袋温敷一下少腹部,温则阳气宣畅,有助于止痛;其三,若疼痛剧烈,建议早点陪她去看中医,特别是针灸医生,因为针灸最擅长治疗痛经,往往针入痛止。

2020年,《辽宁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拟于次年施行1-2天“痛经假”的消息一经发布,便遭遇质疑。热评中,不难看见一些刺耳的言论:“不就是来个月经吗?至于吗?”“真有那么疼吗?装的吧”。看来,社会上还是有太多的人不理解女性的痛苦。

我是一个中医人,也是我夫人的先生,虽然夫人从来没有痛经,但我愿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夫人保持健康,我认为这是一个先生的责任,当然也是家庭和谐的必须。

对夫人好一些,多让夫人开心,让夫人远离各种疾病(也包括痛经),夫人自然就心情和畅,然后夫人就会对我的父母好,对我的孩子好,对我好。我一家三代都受益于夫人,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痛经,亦可参考我的其他文章:《痛经,何不首选中医?》

发布于 广西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选择中医》作者。注册中医师。创建南宁和奥地利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