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中国,使劲买乌克兰粮食,埃及放弃粮食自给的“惨”日子

 新一壶春秋 2022-06-14 发布于山东

乌克兰号称"欧洲粮仓″,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其出口排名靠前的为:葵花籽油第一、大麦第二、玉米第四、小麦第五。2019/2020年度,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5410万吨,仅次于美国。

很有意思的是,在2019-2020年度市场年度中,乌克兰排名第二的粮食出口商是我们的中粮集团(COFCO),出口量超过500万吨,占整个份额的8.37%。

这么多的粮食,乌克兰都卖给谁了?还真不是我们中国。

数据显示,在这个市场年中,一共有58个国家购买了乌克兰的粮食,中国买了620万吨,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埃及,超过了700万吨。

提到埃及,国人想到的是这里金字塔、法老村,以及摇钱树苏伊士运河,现实也的确这样,旅游、石油、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主要收入来源。一片沙漠,两条河,愣是吸引那么多人去旅行。

但是,埃及粮食短板也很明显,100.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除了尼罗河边约5%的土地适宜居住、耕种外,剩下的95%都是荒漠。

自然环境恶劣,但埃及人口却不少,2021年超过了1亿,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每年70%的粮食,都要买外国的,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是不是埃及一直指望买粮食过日子呢?还真不是。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人毕竟创造了灿烂的尼罗河农业文明,一度号称“罗马帝国粮仓”,最晚到19世纪末期,埃及的粮食也是够吃的。

但变化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因为埃及成了英国殖民地。英国本土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发展迅速,棉花不够用了,就开始改变埃及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棉花种植。

到一战前夕,埃及棉花种植面积已经占到总耕地面积的20%以上。

或许是意识到了自身的短板,上世纪70年代,埃及人在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建设了高111米,长3830米的阿斯旺大坝,同时开始加大粮食种植面积,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但是,后来,埃及人又做了个“聪明”的决定:放弃粮食自给。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英国和美国人给埃及人算了一笔账:种粮不如买粮。

两个国家更是许诺,如果买英美的粮食,给予优惠价格,比埃及人自己种还便宜。

守着苏伊士运河和石油这样的摇钱树,钱不是问题,更何况,没钱也没关系,可以借给你啊。

于是,随着埃及粮食市场的放开,大量的欧美工业产品也进来,聪明的埃及人发现,工业商品也是如此,自己生产不如买的便宜还好,于是索性放弃了发展本国工业。

就这样,埃及粮食指望买外国的,工业没发展起来。苏伊士运河和卖石油赚来的钱,都用在买粮食和工业品上了,当然没力气发展国家其他方面了。

随着孩子越生越多,埃及的钱也捉襟见肘了。2011年,向沙特借了20亿美元购买粮食,2016年,向国际基金组织贷款120亿美元买粮食。直到现在,埃及的债务已经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9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