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游星也 2022-06-14 发布于广东

中国人喜欢念旧,但是念旧的方式不太相同。怀古咏史,就是古代文人念旧的一大方式,借历史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表忠君爱国之志、或叹壮志难酬的胸臆、或感慨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在文学上,“怀古”和“咏史”略有不同,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但是你一定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有的诗词时空观宏大,道尽人世无常、朝代兴衰,比方说苏轼看到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于是感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还有诗词,从小处着笔、就事论事,诗人会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荣辱给出自己的判断,用来比拟自身处境,或针砭时弊、讽喻政治。比方说,杜甫途径武侯祠,感慨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于是潸然泪下,整首诗句句围绕丞相,但英雄相惜之情不言而喻。

不会有人凭空咏史,不过是借咏史而感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这是古往今来最让中国知识分子痛苦的事。人的才华,就像火焰,只要被点燃,就一定忍不住能量膨胀出来,直至油尽灯枯。一旦受到阻挠就辗转反侧。

有史以来,人们对才华和机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被埋没的才华往往自身还不够亮;而另一种则认为,才华和机遇并非必然相关,就像千里马和伯乐一样,如果上有昏君下有奸臣,那么很多走正道的有才之士就会走投无路。

黑暗世道中的怀才不遇,固然可悲。但更可悲的是这一种:明明身处太平盛世,皇帝圣明贤德,自身才华横溢却依然不被重用。你不能去怪皇帝,也不能去怪那个时代,你的任何抱怨都会招来身边人的嘲讽,嘲讽你骄傲自大,嘲讽世上的机会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就你怀才不遇呢?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倘若,真的如此,那么盛世下怀才不遇的文人骚客将没有宣泄的出口,幸或不幸,只能平躺任嘲。在汉朝时,这类才子就找到了一位同伴,他叫贾谊,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才子。

因才能过于突出,22岁,仅仅从政一年的他,就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过秦论》,详尽分析了秦朝统一中国及灭亡的原因,开创了古文中史论的先河。贾谊文采过人,政见犀利,可以说年轻有为,堪称旷世栋梁。汉文帝破格提拔他为太中大夫。

期间,贾谊又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上,有着新的建树。面对这样一个有政治见解的年轻人,汉文帝自然是想再次提拔他,但是此举激起了朝中元老重臣的不满,他们诽谤贾谊把持权力、独断专行。

虽然汉文帝知道贾谊没有犯任何错,但他遇见一个难题:到底是要才干优先,还是资历优先呢?那时,汉文帝登基不久,还需要有资历的大臣的拥戴,为了不寒他们的心,只好委屈贾谊,将他流放长沙。

到长沙之后,贾谊难抒怀才不遇之志,路过湘水,想到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的屈原,写下了《吊屈原赋》,“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举国上下都没有一个人了解我,我一个人独自忧愁抑郁又能跟谁说呢?这种境遇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何其相似!因为两个人都才高气盛,而且都是忠于君王却无奈被贬,所以后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也把朝代不同的两人放在一起,合传了一篇《屈原贾生列传》。

话说回来,好在汉文帝并没有忘记贾谊,还是召他回来当了自己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贾谊的政治热情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上疏《治安策》,围绕匈奴侵边、诸侯割据等提出治国方略,堪称“千古第一鸿文”。然而,命运再次和贾谊开了个大玩笑。四年后的一天,梁怀王去进宫途中不幸坠马而亡,贾谊自责不已,不到一年就在抑郁中死去,时年33岁。

贾谊的遭遇比平常人的更让人心酸。是他没有才华吗?并不是,他师从荀子的弟子张苍,仅仅21岁就位列朝堂。他对诸侯势力扩大危机王权有着独到的见解,汉文帝如采纳他的意见,或许后世就没有七国之乱了。是他所处的时代容不下他吗?好像也不是,他入仕为官的年纪,历史的大幕正缓缓拉开,随后到来的文景之治,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盛世之一。最后,是帝王害怕功高盖主,或者是同僚嫉贤妒能吗?不是,他们是少有的明君和少有的国家栋梁。

如果要埋怨,那么贾生只能埋怨命运鬼使神差。这就让他很快成为了一面文化旗帜——代表了那些冥冥之中,注定怀才不遇的人。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从这一点出发,后世文人对贾生的遭遇有诸多评议。欧阳修在《贾谊不至公卿论》中,将贾谊的悲剧归结为朝中老臣缺乏远见、不能理解他的超前观念。而苏轼的《贾谊论》则认为,贾谊大材小用是因为自身气量小、面对困境难以自处。

但就像我们之前讲到过的,人们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判,往往基于自身境遇。比如说变法受阻、被迫辞去丞相之职的王安石,他写的七言《贾生》是这样的,“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王安石认为,贾谊的谋略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被皇帝采纳施行了的,怎么能说君王薄待他了呢?比起历史上许多身居高位而言论尽废的人来说,贾谊不至公卿也无妨。

王安石持有这样的观点,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他主持的变法虽然遭到群臣反对,但宋神宗力排众议地支持他,很多政令还是被推行了下去。王安石借贾谊的经历,就是想表达一种看开了的态度——既然政策得以落地,政治家个人官职的高低就没那么重要了。

李商隐与王安石的观点截然相反。他的七言绝句《贾生》,挑选了贾谊被召回京城、与汉文帝宣室夜谈这样一个历史细节。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谊贬谪长沙三年后受到汉文帝召见,当时文帝坐在未央宫前殿正室里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感鬼神事而向贾谊问起鬼神的原本。贾生详细地讲解了之所以会有鬼神的种种情形,文帝听得很认真,不知不觉地向贾谊身边靠,还说:我很久不见贾生了,还以为我已经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及他。

李商隐从小事着笔,为贾谊大材小用而惋惜,进一步把矛指向了封建统治者,“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无知的君王呵,表面上敬贤任贤,实质上求仙问道、荒于政事。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感到很奇怪呢?我们刚才说过,汉文帝其实并不昏庸,如果单凭“问鬼神”一事,就大加嘲讽,好像也很难让人信服。相比王安石,李商隐的观点虽然也有事实依据,但怎么听都像是在凭空抱怨。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要想理解李商隐为什么这么写,还得从他的政治生涯,特别是与“牛李两党”的恩怨情仇开始说起。须知,一切怀古咏史都是反映当下心境。

话说李商隐从十几岁,就开始为科举考试而奔波,幸运的是,他在年轻的时候,结交了后来的吏部尚书——令狐楚。令狐楚看上了李商隐的才华,不但把他接到家里和自己的儿子一起上学,还把自己的绝学,——四六骈文,传授给李商隐。当时,骈文是政府文书的标准文体,李商隐得到当时骈文大师的亲传,加上勤奋好学,很快就能写上一手典雅、华丽的好文章。

李商隐的文章好到什么程度呢?令狐楚的好朋友白居易,经常去令狐家饮酒作诗,常常能看到李商隐的佳作,他非常喜欢李商隐。也不管自己年龄比李商隐大很多的事实,有一次醉酒之后,白居易居然对李商隐说:如果我下辈子投胎,能做你李商隐的儿子,我就心满意足了。连白居易都这样说,可见李商隐的骈文写得有多好了。

单有文采还不行,想在唐朝考取进士,还要混迹于文人名士之间。屡考不中的李商隐,在令狐楚儿子令狐绹的带领下,也顺利过了关,终于在26岁的时候考中进士。

令狐楚是牛党的核心人物,李商隐是他的得意门生,自然被归为牛党一派;而且李商隐科举成功也与令狐父子有关,这更坐实了李商隐是牛党一派的事实。然而,就在李商隐高中进士,准备风风光光地开始进军官场之时,令狐楚病重了,传信要见李商隐。

那李商隐是怎么做的呢?他没有直接去看病重的令狐楚,而是忙起了自己的婚事。原来,在庆祝高中进士的各种宴会上,李商隐认识了一个叫王茂元的人。王茂元早就听闻李商隐的才气,被李商隐的诗文深深折服,非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可问题是,王茂元是李党的骨干,牛李两党正在朝中打得不可开交,原本板上钉钉的“牛党”李商隐,如果选择结婚,相当于半只脚迈进了政敌的家门。最终,李商隐没有顾虑那么多,欣然应允了这门婚事,游走于长安和王茂元家所在地泾原两地,奔走婚事所需的繁文缛节。

这一忙结婚,就把看望令狐楚的事一再搁置,直到几个月后,令狐楚病危,李商隐才去。令狐楚死后,牛党对李商隐的忘恩负义深表遗憾,李党亦讨厌吃里扒外之人——可以说,这件事让他里外不是人。

很快,李商隐就为自己在两党之间的徘徊,付出了代价。在唐代,考中进士之后还要再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而就在授官复审这一关,李商隐被除名了。这让他正式做官的时间推迟了一年。等他第二年再考,就只能得到一个地方小官,而且在地方也被处处责难。

但是即便如此,李商隐并没有放弃重回中央机构任职的念头。公元842年,29岁的他以书判拔萃复入秘书省为正字,仿佛命运出现了一丝转机。

但是很快噩耗传来,他的母亲去世了,李商隐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好巧不巧,岳父王茂元所在的李党此时正处在辉煌时期,而立之年的李商隐不得不错过这个仕途爬坡的好机会。等到他守孝结束,机会已经失去了。不久,岳父王茂元也病故,李商隐朝中再也没有了依靠,从此以后官场一路低走,再无回转余地。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至此,李商隐的一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每一次试图融入官场,都以失败而告终,从做当过高于六品的官。纵使他满腹才学,终究因为用错了方向而一生困顿、失意终生。

有才华的人阴差阳错就被埋没,有的时候,是因为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摆布,就像在本应发光发热的关口,李商隐“三年丁忧”与“贾谊三年谪”,都是天降命运,实在不得已;而有的时候也与个人的选择有关,梁怀王坠马本是意外,贾谊偏偏选择抑郁而终,而李商隐的命运悲剧,又何尝不是在牛李两党之间的错误站队造成的呢?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说到这里,我们在回过头来

看看李商隐的这首《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正是借用贾谊才华错置的史实,来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怀。

从诗的前两句来看,李商隐似乎在羡慕贾谊这样的才子终遇明主,抱负终于得以施展。“宣室求贤访逐臣”,汉文帝求贤若渴,亲自网罗人才几乎到了“野无遗贤”的地步;“贾生才调更无伦”虽然被流放蛮荒之地但英才盖世、无与伦比,终于拨云见日,熬到了被召入宫的时候。才子遇明君,千里马遇伯乐,马上要大展抱负,这岂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进一步描写君臣二人促膝长谈的动人情景,君侧耳倾听,臣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在坐席上慢慢地移膝靠近对方。如果没有“可怜”二字,前三句层层递进,帝王求贤、臣子献策的幻象似乎马上就要实现了。

但是“可怜”二字,却则将这种理想彻底打碎,把最美好的事情毁灭在眼前。如果“可怜”一词换成“可悲”,那可悲的是贾谊终未被朝廷取其才而重用;如果换成“可叹”,可叹的是当朝天子不问政事,不顾民生;而“可怜”二字,看似轻描淡写,却让第三句的意思,从对汉文帝的歌颂转为喟叹,讽刺意味却呼之欲出。

第四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是点睛之笔,旋转门转了一圈,本以为得到赏识、可以入仕发挥才干,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门外。这一句点明“可怜”二字的原因是“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夜半倾谈,虚心下问,不是为寻治国安民之道,而只是请教鬼神之事。贾谊怀旷世之才,却被视为巫师,可见皇帝的求贤爱才,只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贾生》:自古怀才多不遇,义山遗恨叹贾谊

对李商隐而言,除了表达自己如贾谊一样,怀才不遇,同样也是在暗讽晚唐王朝不问民间疾苦的现状。虽其中情愫有些佶屈难懂,但画面感极强,统统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全诗欲抑先扬,层层铺垫,短短四句七言,蕴含了诗人无限感慨,可谓李商隐怀古咏史、流芳百世的代表作之一。

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李商隐满腹才华,一直努力融入官场。无奈他在两党间左右摇摆,还阴差阳错地错过了本应该仕途上升的大好机会,最终一生困顿失意。他把自己比作汉朝有名的大才子、明珠暗投的贾谊,借感怀古人之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失意之情。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暗讽封建社会的不关心天下苍生,只关心自己是否长生不老的现状。一切怀古咏史,皆因诗人独特的个人经历和独到的取景选材,而成为凭吊自身过往、抚慰人生伤口的挽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