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说三国:十一 诛杀何进(3)

 秦时汉唐 2022-06-14 发布于重庆

何进不能违反太后懿旨,就想退后一步,只杀那些为首的宦官。

袁绍不同意,认为宦官亲近皇上,传达号令,联络内外,如果不一网打尽,全部消灭,一定祸害无穷。

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及二哥何苗,多次接受宦官的贿赂,知道何进要杀宦官,就向何太后求情,要何太后庇护宦官,还离间说:“大将军擅杀皇上左右亲信,是为了削弱皇上的权利,便于专权啊。”

何太后心有所动,一时也觉得何进如此急迫地想要诛杀宦官,恐怕就是何苗他们说的这个原因,不禁惊疑不定。

彼时宦官已专权二十余年,封侯贵宠,四处安插亲信,势力盘根错节,地位非常牢固。

何进虽说被委以重任,大权在握,想要获取那诛杀宦官的美名,但对宦官们也十分忌惮,不免犹豫不决,难下决心,诛杀宦官一事就拖延了下来。

袁绍又怂恿何进,建议他召集董卓、丁原等地方豪强进京,以此向何太后逼宫,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主簿陈琳劝谏说:“《易》云:'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话说:'蒙着眼睛捉麻雀。’象捕雀这样的小事,尚且不能用欺诈的手段,何况国家大事,岂可用欺诈来达到目的呢?大将军身负皇家权威,手握重兵,龙行虎步,完全可以随心所欲。杀几个宦官,好比烧着火炉子燎毛发,有什么难呢?只要你当机立断,一声令下,果断出击,还不是手到擒来。而且,诛杀宦官,上顺天意,下应民心,可谓顺势而为,马到功成。如今你却看不到这些优势,放弃手中的利器,去寻找什么外援。一旦各路英豪聚在一起,各怀异心,那就是比谁的拳头硬,强者为雄,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这就好比倒拿武器,把手柄交给别人,绝不可能成功,反而无端引发动乱。”

侍御史郑泰也劝谏说:“董卓为人强悍,不讲仁义,又贪得无厌。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持,授以兵权,他将为所欲为,必然会威胁到朝廷的安全。大将军你作为皇亲国戚,掌握国家大权,惩治那些罪人还不是小事一桩,实在不应该依靠董卓作为外援。而且,计划不如变化快,事情拖得越久,越可能发生变故。先前窦武的教训就摆在那里啊。大将军应该赶快决断。”

尚书卢植也认为董卓乃凶悍之徒,难以驾驭,不应当召他进京。

何进都不接受。

郑泰气得辞职而去,临走时对荀攸说:“何进这个人,实在不好辅佐。”

曹操也说:“不就是杀几个宦官嘛,派个狱卒就轻松搞定,召那么多外援来干什么?想把宦官一网打尽,赶尽杀绝,必定暴露计划,不会成功。”

何进不听劝谏,在袁绍的一再怂恿下,采纳了他的建议,召并州牧董卓进驻关中上林苑,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武猛都尉丁原进军河内郡,都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又派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征兵,随时接应。

丁原为了造势,放火焚烧黄河的孟津渡,火光冲天,在洛阳城都能看见,一时人心惶惶。

董卓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利用皇帝恩宠,扰乱天下。我曾听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疮痈溃烂虽然疼痛,但比不上侵蚀脏腑。从前赵鞅统率晋阳的军队来清除君王身边的恶人,如今我则敲锣打鼓到洛阳来,请求逮捕张让等人,以清除奸邪。”

何太后还是不同意诛杀宦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