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说三国:一六六 刘备称王

 秦时汉唐 2022-06-14 发布于重庆

魏黄初二年(221年)六月二十九日,出现了日蚀,相关官员上奏,要求免去太尉之职。

曹丕下诏说:“天象有异,是在谴责帝王,现在却把罪过归在大臣身上,这难道是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的道义吗?特令文武百官要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以后再有自然灾害,不要再弹劾三公。”

汉献帝禅让皇位后,蜀地纷纷传言,汉献帝已被曹丕所害。

于是,汉中王刘备下令披麻戴孝,为汉献帝举行丧礼,尊谥汉献帝为孝愍皇帝。

群臣纷纷上书,说有很多吉祥之兆,请求刘备即位称帝。

原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都上奏说:“臣听说,《河图》、《洛书》,五经谶纬,经孔子阐释甚验而流传后世。臣又听说,圣明的君王若在天时之前行事,天命也不会违逆他的意愿,若在天时之后行事,则是顺承天命与神灵相洽。希望大王能应天时顺民心,赶紧登临皇位,以安定天下。”

只有前部司马费诗却上书劝阻刘备,说:“殿下因为曹操父子逼迫皇帝,篡夺帝位所以才万里流亡,召集士卒,领兵讨伐曹氏奸贼。如今大敌尚未击败,你却先自称皇帝,恐怕人们会对你的行为产生疑惑。从前,汉高祖与楚人相约,谁先灭掉秦朝,谁就称王。等到攻克咸阳,俘获了秦皇帝子婴,汉高祖对王称号仍然推让。而殿下如今尚未走出门庭,便要自己称皇帝,愚臣我认为你实在不应该这样做。”

刘备对此很不高兴,将费诗降职为州部永昌从事。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等也上奏说:“曹丕篡位弑君,毁灭汉室,窃夺国家政权,胁迫忠良之士,残忍无道,人怒天怨,民心思念刘氏重有天下。现在国家无主,全国人心惶惶,无所仰瞻。臣民上书者前后计八百之多,纷纷报告描述祥瑞的征象,图、谶亦应验甚明。如今上天降下吉兆,儒士英才纷纷进献《河图》、《洛书》的秘密及孔子阐释的图谶真义,应验的征兆全都出现。”

于是都建议刘备称帝,说:“大王是孝景皇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后裔,嫡系庶出,百代相传,天地降福,姿容伟岸高大,英明神武,仁深德重,礼贤下士,故而赢得天下归心。考究《灵图》,阐发谶、纬,神明显示的名号昭然若揭。理应马上登临皇位,继承高祖、世祖创下的伟业,续传宗庙位秩,对天下百姓则是幸事。为臣等谨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拟定登基礼仪,选择吉日良辰,为你奉上尊号。”

刘备自然是乐呵呵地答应了。

四月初六,刘备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之南,祭告天地,发布表文,说:“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初六,皇帝刘备恭谨奉献黑牛祭品,告示天地神灵:汉朝得到天下,万代相传不绝。昔日王莽篡位,光武皇帝勃然震怒将其诛灭,使汉家社稷重得安定。现在曹操倚仗武力行凶天下,戮杀皇后太子,罪恶滔天,天理难容。曹操之子曹丕,继承其父凶残悖逆,窃篡皇位。群臣将士认为汉家社稷堕废,应由刘备加以修复,承嗣高祖、世祖大业,替天行道。刘备自知德行浅陋,惧怯难当大任。征询国民及藩属部落首领,都认为'天命不能不应,祖宗基业不可长期废置,天下不能一日无主’。全国仰慕刘备一人。刘备岂敢违抗天命,且担心汉阼中断无继,故慎选吉日,与百官登坛祭告,领受皇帝印玺。现举行祭天地之礼,以登基之事告示神灵,望神赐福于汉朝,使天下永远安定!”

刘备于是登基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改年号为章武,下诏大赦罪犯。

又设置百官,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许靖为司徙,立宗庙祭祀先祖。

五月十二日,刘备册立偏将军吴懿的妹妹、夫人吴氏为皇后,又立儿子刘禅为皇太子,为他迎娶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为皇太子妃,立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费祎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迁庶子,后董允调任太子洗马,费祎调任太子庶子,以辅佐刘禅。

费祎(?-253年),字文伟,江夏(今河南罗山县)人,“蜀汉四相”之一。

费祎少时丧父,跟随族父费伯仁生活。

费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

刘璋派人迎接费伯仁,费伯仁便带着费祎游学入蜀,之后留在了益州。

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市)人,“蜀汉四相”之一。

董允的父亲董和,因祖上是益州巴郡江州人,于是举家从荆州南郡枝江搬迁到益州,在益州牧刘璋手下为官。

董允少年时,就与费祎在蜀中名闻遐迩,董和认为他们两人优劣难分。

当时许靖丧子,董允准备与费祎一起出席葬礼,向董和请求车驾。

董和便派了一辆乘鹿车给二人。

董允见此,面有难色,费祎却神色不变,从容地先上了鹿车。

到了治丧之地,蜀国的达官显贵均已齐集,连诸葛亮都来了,车乘都很华丽,董允见了,脸色更不自然,而费祎却晏然自若。

驾车的人回去后,董和问及详情,对董允说:“我常常以为你跟文伟(费祎字)之间的优劣未可分别,但从今以后,我对这个问题不再有疑惑了。”

言下之意,自己这个儿子终究还是不如费祎。

当然,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厚望,自是挑剔了些。

董允与蒋琬、费祎都是怀有相国之才的能人,俱都成为治国能臣,很为诸葛亮欣赏。

四人一起被称为“蜀中四英”、“蜀汉四相”,其事迹被后世传为美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