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说三国:一九一 七擒孟获

 秦时汉唐 2022-06-14 发布于重庆

诸葛亮南征,被民间津津乐道的当属“七擒孟获”的故事。

《三国演义》用了整整四章,对“七擒七纵”进行了精彩描述。

但是,最接近于三国史实的《三国志》记载过诸葛亮南征的故事,对于孟获却没有只言片语。

而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常璩的《华阳国志》都有孟获的故事。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都将七擒孟获载入书中。

由此在史学界引起了不少争议。

争议一:有无孟获其人?

民国时,云南地方史志专家张华烂先生作《孟获辩》,称孟获是“无是公”,也就是“没有这个人”。

他认为:陈寿所著《三国志》,对南中叛军首领雍闿、高定等人,大书特书。如果真有孟获这个人,而且是夷人、汉人都很拥戴的一个人,《三国志》怎么可能没有记载?而且,这个人被诸葛亮七纵七擒,其名字恰恰就叫“获”,天下有如此凑巧之事?

张华烂的这个观点代表了许多学者的观点。

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虽然孟获的生卒时间无法考证,但孟获是实有其人的。

孟获的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

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

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

除此外,有关孟获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目前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时期。

至于建国前西南诸省,或建祠庙,或附祀土主庙以祠孟获者多处,仅西昌县石柱子土主庙、青龙寺、五显庙均设像祭祀。

民间所供五显埴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像,俗称“扫壇蛮王”。

争议二:孟获到底是汉族人还是彝族人?

史籍中对孟获的记载非常简略,《汉晋春秋》仅记载他是一位“为夷汉所服”的首领。

那他到底是汉人还是彝人?长期以来形成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孟获是汉族人。

理由是,孟姓虽为南平历史上的大姓,但孟氏有朱提孟氏和建宁孟氏之分。

朱提孟氏自西汉时就有在内陆为官者。而建宁孟氏是朱提孟氏南迁而来的。三国时有孟琰(朱提)、孟获、孟干、孟通等。

彝族中虽有祖先是孟获的传说,但也有彝族帮助诸葛亮打孟获的传说。

所以,孟获可能是南迁的汉族。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孟获是彝族。

理由是,历史上历代都有不少少数民族首领被赐予汉姓,因此不能以姓氏来判断其族别。

而且,历代统治者经常挑动少数民族互相残杀,或奉命征剿。

彝族虽然帮助诸葛亮攻打过孟获,但并不能由此认定孟获是汉族,而非彝族。

在贵州发现的彝文典籍中,也有孟氏的谱系记载。

争议三:有没有“七擒七纵”这回事?

正史中,“七擒七纵”最早见于《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但《三国志》没有记载,只是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时有简要的记载。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采纳了《华阳国志》的记载,说孟获被“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这究竟是因为蜀国未设史官,记载不详,导致陈寿编写《三国志》时有所遗漏,还是以后的史学家发现了新资料,弥补了不足,或者他们也仅仅是根据传说而记入史册,就只能有待更多史料出现,史学家进一步深究了。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诸葛亮为了收服人心,稳定南中的局面,不杀孟获是可能的,但“七擒七纵”就不可能了。

1983年4月,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先生在全国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指出,诸葛亮哪有那样大的本事,把孟获当小孩一样随便放了又捉?

已故著名滇史专家、西南历史地理专家、原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国瑜先生在《诸葛亮南征路线考记》一文中说,“七擒七纵”孟获之事不过是民间传说,载于志书者更多附会,不值辩论。

方先生还在其所著《彝族史稿》一书中对此问题作了一番深入的考证,认定关于诸葛亮七擒孟获之说“像煞有其事,完全是虚构的。”

当代著名三国史研究专家、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谭良啸先生也在《诸葛亮“七擒孟获”质疑》一文中说,七擒一事,实近乎离奇,诸葛亮俘孟获不杀当是有的,但“七擒七纵”则令人难以置信。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黄承宗先生指出,关于“七擒”孟获的地点,据《滇元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来看,覆盖了云南省内的广大地区。从交通情况看,是兵卒步行,辎重马匹驮运。

诸葛亮的南征开始于建兴三年(225)春,平定完叛乱是秋天,班师回成都时是十二月。

从成都出发,到了“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渡泸处,已经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使完全不停的走也走不完各点,更谈不上还要在七个地点都要打仗。

所以,黄承宗认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三国演义》和剧本加以渲染,使情节尤为离奇,荒诞不经。

考古学博士、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文化研究专家、研究员罗开玉和云南当地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中“七擒七纵”孟获乃是误传,根据诸葛亮“攻心为上”的政策,应该是“七请”才对。

诸葛亮南征是为了确保后方的长期安定团结,以盟友的身份相邀孟获,二人地位平等地共商兴国大计,也符合诸葛亮“攻心”和民族和睦的理念。

“《三国志》上没有记载'七擒孟获’一事,'请’与'擒’音相近,也许真正的历史正是'七请孟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