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0回,记载到诸葛亮烧藤甲七擒孟获,虽然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中没有提到孟获,但其他史书如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以及常璩《华阳国志》等,却有孟获七擒七纵的记载,所以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对孟获的描述并不是斋吹。 七擒七纵孟获这个故事是说诸葛亮率兵南征,七次捉住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又七次释放了他,最终安定蜀汉西南后方。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亦有史学家认为,抓放七次叛乱领袖,不符合诸葛亮谨慎的性格及战争常规,但一直以来,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在《三国志》中,对于诸葛亮平定南中的只有十二个字的记述: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在其他章节有关南征的零星记载也没提过孟获。史学界普遍认为《三国志》中记载过于简略,漏掉过很多珍贵史料。幸好还有其他著作记载过孟获,除了早前提及的两本,还有南北朝地理名著《水经注》。 透过考究,我们可以了解孟获这个人的真实性:在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再加上有关民间祭祀孟获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唐宋时期已有。西南地区多处都有祠庙或附祀土主庙祀孟获。凡此种种,令史学界大多倾向认为孟获在历史上应该真有其人。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看,诸葛亮安定南中时没有到过滇西,但奇怪的是滇西留下许多有关诸葛亮南征的遗迹和民间传说。虽说七擒七纵的故事,透过考证后认为实际上不存在,但在民间却深入民心。因为当时诸葛亮安定南中后,尊重当地生活文化,同时也为当时相对落后的民族传播中原科技和文化,提高发展生产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