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说三国:二〇四 马谡之死

 秦时汉唐 2022-06-14 发布于重庆

诸葛亮回到汉中,有人劝他再次发兵。

诸葛亮说:“我们在祁山、箕谷的大军,都多于敌军,但没有打败敌人,反而被敌人打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兵少,而在于将领。至于北伐,今后再想办法吧。现在我打算减少兵将,显明责罚,反思过失。如果不能这样,即使兵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从今以后,希望大家一心为国,多多批评我的过错,那么大事就可以安定,敌人就可以打垮,大功就可跷足而待了。”

他上书刘禅,深深检讨自己用人失误,承担了第一次北伐失败的责任,要求自贬三等,并在全国通报。

刘禅同意了,但仍然命诸葛亮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赵云有序撤退,减少了蜀军损失,被诸葛亮大加赞赏,但功不抵过,贬为镇军将军。

第二年,蜀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

蜀景耀四年(261年),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王平临危不乱,沉着镇静,在街亭一战中力挽狂澜,脱颖而出,被诸葛亮拜为参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还将自己亲手建立的特种部队——无当飞军交给他统领。

诸葛亮追究街亭失败的责任,把跟随马谡的将军张休、李盛等诛杀,剥夺了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

最后,就剩下一个马谡了。

如果说马谡刚愎自用,使北伐功败垂成,让诸葛亮心里滴血,自认用人不当,那马谡的另一个举动,则让诸葛亮愤怒而失望。

马谡在街亭战败后,没有回诸葛亮处复命。

他深知街亭战败的责任过于重大,便畏罪潜逃,想逃回成都,找人帮忙开脱。

留守汉中的丞相长史向朗一向爱惜马良、马谡兄弟的才华,把他们当作圣人一样推崇,因此与马谡的关系很好。

马谡一路潜逃回成都,路过汉中,向朗知情不报,让诸葛亮十分愤怒,罢免了向朗的官职,把他撵回到成都,雪藏多年。

数年后,向朗才复职,被任命为光禄勋。

马谡逃回成都,抓到后被关进监狱。

诸葛亮对他深感失望,也深深自责。

马谡不遵军纪,违背上级命令,又擅自脱逃,诸葛亮为严明法度、军纪,下令处死。

不少人都替马谡求情。

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劝告诸葛亮,说:“秦国赦免了孟明视,才可以收服西戎二十余国而称伯。楚国诛杀子玉,不到两代就衰落了。”

这李邈话不多,却提到了两个有名的历史典故。

孟明视其实应该叫百里视,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史称孟明视。

这名字绕的,就像称诸葛亮为孔明亮,感觉怪怪的。

他是秦相百里奚之子,秦穆公手下的得力干将。

孟明视年幼时,父亲百里奚外出谋官,靠母亲一人养大,从小不喜欢干活,整天舞刀弄枪,练就一身本领。

后来,孟明视随母亲流落到秦国,找到了失散四十多年的父亲百里奚。

此时,百里奚已经当上了秦国相国。

他把儿子引荐给秦穆公。

秦穆公见孟明视武艺高强,拜他做了大夫。

春秋霸主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有心接替晋国,坐上中原霸主的宝座。

孟明视为报知遇之恩,又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也雄心勃勃地坚决拥护秦穆公争霸中原。

当然,人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刚开始领兵时,由于缺乏经验,孟明视接连打了好几次败仗。

公元前628年冬,秦穆公不听蹇叔和百里奚的谏阻,拜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兴师讨伐郑国。

孟明视率领大军走到滑国(今河南洛阳市偃师区东南)的时候,碰上了一个正要去洛阳做买卖的郑国人,一个名叫弦高的商贩。

弦高远远望到秦国的大军,一打听,原来是去进攻他的祖国的。

弦高是个非常爱国的商人,急中生智,一面叫人赶快回郑国报信,一面赶着牛群迎上秦国的军队。

他带着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来到秦军大营,冒充自己是郑国的使臣,假装郑国已经知道秦国来攻,派他来慰劳秦军,联络感情。

孟明视毕竟年轻,上了弦高的当,真以为郑国早已得知消息,有了防守准备,便不敢再去攻打郑国。

于是,他就转而进攻滑国,抢了不少玉帛、粮食和男女人口,装满几百辆大车,高高兴兴回去向秦穆公交差。

哪知秦军经过地势险绝的崤山(今河南陕县东)时,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晋军突然杀出。

秦军毫无防备,全军覆没。

孟明视和西乞术、白乙丙两名副将都做了俘虏。

晋襄公打算把他们押到太庙里,当祭品宰掉,祭祀先祖。

晋文公的妻子、晋襄公的母亲文嬴(即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不希望看到晋、秦两国的冤仇越结越深,就向晋襄公请求,释放了孟明视等人。

孟明视回到秦国时,秦穆公穿了丧服,亲自在城外等候,祭拜阵亡将士,迎接三人的归来,认为崤山惨败不是将士们的责任,还检讨是自己这个君主的决策失误。

孟明视对秦穆公的宽宏大量和关怀爱护十分感激,从此以后,更是象对待父亲般地尊敬秦穆公,誓死报效。

两年后,公元前625年,孟明视请求秦穆公发兵晋国,以报崤山之仇。

秦穆公同意了,依旧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领四百辆兵车去攻打晋国。

两国军队在彭衙交战,史称彭衙之战,秦军又打了败仗。

晋军将士都嘲讽说:“大家快来看啊,这就是秦国来报答恩典的军队哦!”

孟明视惭愧难当,无地自容,坐着囚车向秦穆公请罪。

秦穆公知道,良将必须经历磨难,千锤百炼,方能成才,不但没有责怪孟明视,反而勉励一番,仍然让他统帅军队。

经过两次失败,孟明视深刻反省,逐步成长起来,不象过去那么任性和自负,变得成熟老练了。

这年冬天,晋国联合宋、陈、郑三国,打到了秦国的边境。

孟明视坚守城池,晋军一再挑战,他都不出击。

后来,晋军占领了秦国的两座城池,但孟明视仍然不作反击,只管埋头训练兵马。

秦国将士都大骂孟明视是胆小鬼,要求秦穆公另选良将。

秦穆公没有理睬将士们的请求,仍然不调换这位接二连三打败仗的将军。

公元前624年夏天,崤山惨败后的第三年,孟明视向秦穆公请战,再次出兵讨伐晋国。

他率领五百辆兵车,东渡黄河。

过河后,孟明视命令将渡河的船只全部烧掉,决心背水一战,有进无退。

他带领秦军将士浴血奋战,不几天就夺回了被晋军夺去的两座城池,又乘胜攻下了晋国的几座大城。

秦军所向披靡,晋军则闻风丧胆,缩在城里,不敢出来应战。

最后,晋国宣布臣服。

秦国打败了中原霸主晋国,威震西戎,有二十来个小国和部族都争先恐后地归附了秦国。

秦国扩地千里,成了西戎的霸主。

另一个则与著名的春秋霸主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有关。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姬姓,名重耳,为公子时遭遇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

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仪接待了他。

重耳对此很是感激,许诺如果将来有一天晋、楚两国在战场上相见,晋国会主动后退九十里(退避三舍),以报答楚成王援助之恩。

公元前636年春,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到晋国,支持他杀死晋怀公,登上王位,是为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重耳回晋国即位后的第五年,楚国发兵包围了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

重耳顿时左右为难。

当初他流亡宋国时,正值宋襄公刚被楚成王打败,身上负伤,但仍然带伤热情地以国礼接待了他,给了他很多帮助。

如果不帮宋国,无疑是忘恩负义,知恩不报。

如果帮助宋国,就得和楚国开战,但楚国对自己也有恩。

真是不好抉择啊。

后来晋国的大将先轸出了个主意,建议重耳先答应帮宋国,让宋国损失一些财物,送礼给齐国和秦国,请他们帮忙。晋国则出兵把曹国和卫国灭掉,将两国的土地分一些给宋国,作为补偿。

重耳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一举两得,就命令照此实施。

楚成王看到晋国出面帮宋国,不愿与重耳正面冲突,就撤兵了。

但楚国令尹子玉不干了。

子玉本名成得臣,芈姓,字子玉,楚君若敖之孙。

此人对重耳一向看不顺眼,重耳流亡到楚国时,他曾主张杀之以绝后患。

芈子玉认为重耳明知曹、卫两国和楚国关系密切,还率兵攻打,完全是不把楚国放在眼里,便不愿撤军,还请求楚成王同意他带兵出战。

楚成王告诫芈子玉,现在晋国风头正盛,不宜正面冲突。

芈子玉不听,依然坚持出战。

楚成王很生气,但又约束不了芈子玉,便给了他很少的军队,任由他折腾去。

芈子玉派人告诉重耳说,只要晋国让曹、卫两国复国,楚国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当时放眼所有诸侯国,有资格与晋国争霸的就只有楚国了。

重耳与大将先轸一商议,既然楚军送上门来,那就一举歼灭,借机削弱楚国的实力。

于是,重耳设计激怒芈子玉,引他带兵攻打晋军。

两军对阵,重耳命令军队往后撤退。

晋军一些将领不理解,重耳说起往事,晋军后退了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兑现了承诺。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退避三舍”。

晋军退到城濮驻扎,迎击随后追来的楚军。

双方交战,晋军佯装后退,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是为“城濮之战”。

芈子玉率领残部退回楚国,行近方城时,被楚成王派来的使者好一顿责骂,羞愤自杀。

晋国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诸侯中的霸主地位,晋文公重耳既借机偿还了流亡时各诸侯国对自己的恩情,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李邈以这两个历史典故来劝谏诸葛亮,为马谡求情,惹得诸葛亮很不高兴,一气之下,把他赶回了成都。 

丞相参军蒋琬也劝诸葛亮不要杀马谡,说:“古时候,晋国同楚国交战,楚国杀了领兵的得力将领,晋文公喜形于色。马谡才华过人,有智有识,现在天下未定,杀了他,难道不可惜吗?”

诸葛亮流下眼泪,说:“孙武能够制敌而取胜于天下,是因为他用法严明。晋悼公的弟弟扬干犯法,魏绛就杀了为他驾车的人。现在天下分裂,交战刚刚开始,如果废弃军法,怎么能够讨伐敌人啊?”

马谡羞愧难当,良心自责,没等行刑,先病死于狱中,年仅三十九岁。

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待马谡像儿子一样,马谡我也视明公如父亲一般。希望你能够仿效舜帝,虽然杀了鲧,但也继续任用他儿子禹的义举,那就不枉你我一生的交情,马谡死后,黄泉之下也无遗恨了。”

诸葛亮听闻马谡死讯,亲自前往吊丧,痛哭流涕,并慰问、安抚马谡的子女,像平素一样恩待他们。

曹真和张郃挺进陇右,陇右各郡没了诸葛亮大军的支援,望风而降。

先前在月支城响应诸葛亮的杨条,在曹真军抵达安定时,对部属说:“大将军亲自来了,我愿意尽早出降。”

说完,叫部下把自己绑了,出城投降。

陇右三郡很快被魏军陆续收复。

此时,魏明帝曹叡终于从洛阳赶到了长安,但战事已基本结束,留给他的无非就是论功行赏、问过追责之类的事了。

曹叡对张郃的神勇大加赞赏,下诏说:“强盗头子诸葛亮,率领巴、蜀乌合之众,妄图进犯我虎狼之师。将军张郃,披肩甲,执利器,攻无不克,建立大功。朕要嘉奖你,增加你的食邑一千户,共计四千三百户。”

溜得比谁都快的南安、天水两郡太守均获重刑。

陇西太守游楚守城有功,封列侯,其下属长史、掾属等官员均获赏赐。

这一战,诸葛亮错失突袭曹魏的最佳机会,让魏国一班人警醒了。

曹真认为诸葛亮一定会以祁山之败为戒,励精图治,不久再次北伐。

他判断下次蜀国会从陈仓进兵,于是派郝昭和王双等驻守陈仓,加固城池备战。

四月初八,魏明帝曹叡返回洛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