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空间站和中国合作的屏障:沃尔夫条款、标准不统一、中国汉字|飞船|国际空间站|航天员|nasa|沃...

 森林一叶 2022-06-14 发布于湖北

国际空间站依赖俄罗斯动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一旦俄罗斯正式退出国际空间站,意味着国际空间站将失去动力。而中国空间站有两种动力加持,而且备份充足,中国会帮助拯救国际空间站吗?我是东城观星,跟大家讲讲国际空间站和中国合作的屏障。

一、沃尔夫条款

提到中国和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屏障,绝大多数人都会提到美国的沃尔夫条款。其实,最早阻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的根本不是沃尔夫条款。因为沃尔夫条款是2011年才推出来的,但是早在1999年,美国就已经立法限制了中美之间的航天合作。起因是1996年2月15日,中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美国通讯卫星失败。按照惯例,中国每次火箭发射失败都要仔细查找故障的原因。而这一次,因为涉及到两个合作伙伴,美国休斯公司和罗拉宇航公司。美国国会指责这两家公司在帮助中国查找故障时,泄露了关键技术帮助中国提高了导弹精度。

于是,1999年美国开始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国防授权法,加大了卫星出口许可审批力度,基本上中国再也不能发射含有美国关键部件的卫星了。国际空间站项目正式建设时,虽然沃尔夫条款还没有提出,但是受前面的影响,美国明确拒绝了中国的参与。当然,在此之前,1994年刚提出来建设时,主要还是因为中国技术太过落后而直接拒绝了。待到2011年,干脆推出了更加严格的沃尔夫条款。这则条款,禁止NASA以及与NASA有合同关系的航天企业跟中国航天进行任何接触和合作。但是,2015年却有一个中国科研项目搭载美国航天飞机进入了空间站,你知道为什么吗?

当然,沃尔夫条款也是有例外规定的,只要他们想规避,随时都可以规避,然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跟中国合作,甚至还可以修订乃至废除这个条款。因此,美国NASA负责人才会说,跳探戈需要两个人。很多中国网民说,我们要坚决遵守沃尔夫条款,拒绝跟NASA合作,这体现了中国的部分民意,但同时也需要知道,沃尔夫条款不是让中国人遵守的,是让美国人遵守的。中国人应该遵守的是中国的法律。

二、国际空间站失去动力的解决方案

国际空间站虽然说是多国技术的集合,但主要还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技术。其中俄罗斯的技术在里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最大的出资方,并没有将国际空间站严格标准化,各个合作伙伴之间技术是不统一的。尤其是俄罗斯技术和美国技术,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甚至后来国际空间站研究制定了统一的对接口标准,都特别提到俄罗斯的飞船例外。

如果只是技术标准不一样还好一些,关键是,整个空间站的动力装置都安装在俄罗斯舱段。其他所有国家的舱段都不具备动力装置。一旦俄罗斯宣布退出国际空间站,把自己的舱段摘掉,那国际空间站就成了没有动力的巨型太空垃圾。

失去动力的国际空间站,也不是完全不能挽救,还是有几个方案的。

第一个方案,应该是自己研发独立的动力舱段。从技术能力上来说,美国、欧空局、日本,都有研发动力舱段的实力。但是,研发一个新舱段,从立项,到生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除非马斯克出马,用SpaceX速度来研发,那些国家队都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造出动力舱段来。就算让SpaceX研制,恐怕也赶不上俄罗斯退出的速度。更何况,用来载人的舱段,就算让SpaceX来研制,也需要特别谨慎,一旦出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觉得,让SpaceX研制空间站动力舱靠谱吗?

第二个方案,就是靠飞船来维持轨道。美国的两种飞船、欧空局的飞船以及日本的飞船,都有动力装置,都可以用来维持空间站的轨道。但是除了SpaceX的龙飞船以外,其他飞船都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能否在关键时刻顶上,还得打个问号。就算有飞船可以顶上,用飞船来控制空间站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飞船和空间站之间的兼容性并不是很高,相互操作存在一定困难。毕竟国际空间站是个庞然大物,用飞船来抬高轨道还不算困难,但要想用飞船来控制空间站的姿态,难度还是很大的。就算勉强可以用,也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尽快有一个正式的动力舱段顶上。考虑到国际空间站已经接近寿命终点,一个正式的动力舱段是否划算,还真是值得论证。

第三个方案是购买俄罗斯的舱段,俄罗斯的三个舱段都有动力装置,任何一个留下来都可以解决国际空间站的燃眉之急,哪怕买回来直接关闭舱门,完全当动力舱用也是划算的。但是既然俄罗斯已经打算退出了,还会不会成人之美,就需要打个问号了。就算可以成人之美,好处费是少不了的。参考航天飞机退役以后,联盟号的座位价格,大家觉得俄罗斯一个舱段能卖多少卢布呢?其实,就算能买到俄罗斯的动力舱,还要考虑重新设计能给空间站加油的飞船,或者重新启用已经退役的欧空局货运飞船。

第四个方案,就是向中国求助,跟中国合作。中国空间站的三个舱段都有动力,尤其是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都有完全独立操作空间站的实力。国际空间站可以从中国买一个动力舱段,或者邀请中国空间站作为一个整体跟国际空间站对接。

三、中美合作的技术屏障

理论上,第四个方案是可行的,但是真正实施起来,除了沃尔夫条款,以及中国已经没有主动合作的意愿,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障碍。首先,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和轨道倾角都不一样,想走到一起需要费一番周折,不管是中国空间站,还是国际空间站,长途跋涉去对方的轨道,都是很耗费燃料的事情。

其次,就算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调整到同一个轨道上,也无法直接交会对接。因为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对接口的标准根本不一样,就像两个瓶子用不同的瓶盖一样,是相互不匹配的。

关于这一点,我还专门查了一些资料。严格来说,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主要对接口的技术原理还是差不多的,都用异体同构技术。所谓异体同构,就是空间站和飞船对接的时候,他们两个的对接口功能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对接口的结构是一样的。这样的接口方式,特别有利于拓展,像中国空间站,节点舱上有四个对接口,既可以对接飞船,也可以对接实验舱。同样的实验舱既可以对接节点舱,也可以对接飞船。这样的一种对接方式,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国际空间站为了统一标准,特别提出了一个国际标准,就是使用这样的方案。当初美国的航天飞机也是使用类似的方案,只是技术细节上有比较大的差别。

不要以为,中国和国际空间站都用一样的方案,就是世界通用的。国际空间站上,俄罗斯飞船对接时用的就不是这一套方案。所以国际空间站上有俄罗斯专用的对接口,别的飞船是不能对接的。更有意思的是,虽然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统一了接口,但空间站各舱段之间的接口却并不统一,因为建造的时候,没有考虑统一标准,据统计,国际空间站上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对接口标准存在。为了方便对接,就直接用多个接口的节点舱来负责连接不同接口的舱段。

另外,也不要以为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选择相似的技术标准,就可以随意通用。其实中国的空间站对接口,和国际空间站的标准对接口相比,只是接口类型上有些相似,技术细节上并不一样,而且两种接口并不兼容。对接国际空间站的飞船,无法对接到中国空间站,同样中国的飞船也无法直接对接到国际空间站,除非更换对接口。

因此,从应急的角度来说,中国空间站是帮不上国际空间站忙的。除非有人生产出同时具有国际空间站对接口和中国空间站对接口的节点舱来,并送到太空辅助对接。目前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当下美国不会允许跟中国的航天合作。

就算能生产出对接口来,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从系统上都是不兼容的,不管是电路还是各种管路都是不兼容的,两个空间站如何融为一体,难度非常大,搞不好就是给狗身上装上了仙鹤头,看起来都是不伦不类。

不过从人道主义救援的角度来说,一旦美国航天员在太空遇到了困难,中国空间站还是有救援义务的。比如美国航天员在无法返回地球的情况下,可以乘坐货运飞船或者直接穿着防护服漂移到中国空间站附近。飞船是肯定没有机会对接的,但中国空间站通过机械臂将航天员捕获,航天员可以通过中国空间站的出舱口进入中国空间站获得庇护。然后美国航天员可以乘坐中国飞船返回地球。

不过,就算美国航天员能进入中国空间站,如果没有中国的协助,他们也难以独立操作。因为中国空间站使用的是中文操作系统,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国航天员将面临很多障碍。

其实,载人航天本来就是造福全人类的科技,真不应该抱着冷战思维互相排斥,不是吗?中国空间站面向所有国家征集合作项目,不就是很好的榜样吗?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我是东城观星,感谢您的订阅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