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吹牛大王历险记》:做回孩子过大节,从不设限的想象开始

 书虫驿站 2022-06-14 发布于河北

.

.

.


- 听 -

~读书涨知识,重回童年开始~


现在的小孩儿都在读什么童话,我已经不知道了,就记得之前家里的小侄子被嫂子吐槽,说他特别爱看小猪佩奇,而看了小猪佩奇就只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哼哼哼的学猪叫,而且还特别喜欢学这事儿……

时代在变,从工业到互联网,到大数据,再到如今的大视频,信息流就像瀑布般一泻而下,五花八门的东西看得人眼花缭乱,叫人一时无从选择,而说到童书,让人例,应该有不少成年会说什么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而回顾自己的往昔,我却对其中看过的几个印象特别深刻

小时候有段时间老妈的学校整理图书馆书籍,因为她当时拿着图书馆钥匙,我就跟妈妈要来钥匙跑去读。妈妈下班忙别的,我就窝图书馆里看书,因而有幸读了特别多的童话书,当时看的入迷的就差住在里面了。

因为是个小学,里面的图书许多是针对青少年的,除了一些早期的日漫,还有大量的青少年童话、神话等的读物,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反复看的几本,什么《大笨蛋》,《所罗门的宝藏》,《斩龙少年奇侠记》,《大林小林》,神话故事《般度五子》、《印度神话》等等的。

记得这里面那本《大笨蛋》是我最喜欢看的,它的语言非常活泼,想象丰富奇特,我看了应该不止十遍,不过这些都是整本的童话读物,有天我在高年级那个架子旁边翻看,却在一本课外选集里,看到了一个讲述敏希豪生男爵游历冒险的故事选段。

当时就是随手翻翻,因为它的封面设计真的太"大孩子"了,一点也不吸引人,但是我刚好翻到那一页,看了一会儿就马上被吸进去了:

这个男爵在四处游历冒险,有天他在森林里碰到了一头鹿,因为手头没有子弹了,便把刚吃完的樱桃核塞到枪膛里,男爵枪法很准一发直接射中鹿的脑门,但那头鹿却在被射中后,没啥反应的跑掉了。

很长时间后,当男爵再次游历到这片深林,他发现一头漂亮的鹿,而鹿头上竟神奇的顶着一棵樱桃树,树上樱桃颗大饱满,于是男爵再次施展神枪手,最后吃着烤鹿肉就着樱桃美餐了一顿。

这故事看似很荒诞,作为成人的我现在却觉得这个故事蛮有深意的,这莫不是现代农业中普遍嫁接技术的前身?

我接着往后看,又发现一个更美的故事:

男爵在寒冷的俄国游历,一次同车夫在行进路程中,因为行走的是羊肠小道,为了避免同对向而来的车狭路相逢,便要求车夫不停的吹号角,可是好端端的号角却变成了哑巴,就是吹不响,一路战战兢兢过了小道终于到了住所。

而回到温暖的屋里,没过多久,那号角忽然自己响起来。原来是室外太冷了,车夫在外面吹号角的时候声音被冻住了,而到了屋里,温暖的炉火把那时的声音融化了,于是声音便嘟嘟嘟的自己跑出来。

这个车夫还是蛮厉害的,号角在屋里自行演奏了《普鲁士进行曲》《没有爱情和美酒》等许多小调,最后以《诙谐曲》告终,他们连带车夫舒舒服服的听了一场演奏会,因为被冻住的声音解冻后,一点也没失真,旋律同音质也是相当有水准。

这个故事怕不是更叫人觉得荒诞不经了,可谁能说清楚这会不会是后来磁带、唱片等的前身呢?

要知道上面的两个小故事是这位男爵众多历险记中的两个小小插曲,这本书是德国的拉斯培跟戈·比尔格根据18世纪一名确叫敏希豪生男爵所讲故事编写的。虽然叫"吹牛大王"历险记,不过那些情节设计如此合理,且充满了艺术性,真的是非常不错的读本,可是老少咸宜。

成年人同孩子最大的区别除了年龄,大概便是想象力了。

或许长大的过程便是一个人不断给自我设限的过程,已知世界对人的不断规整与固化,让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知越发远离与回避,人慢慢"长大",而想象力逐渐"萎缩"。

所以,我们常常说的要保持童真、童心,或许这个目标从不设限的想象开始更好实现吧。

就让六一不仅仅是儿童节,而是"想象力"节吧,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拥有不设限想象力的人们,这一天都要开心过属于我们的节~

Deer
左手文艺|右手逗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