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让课堂更精彩——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 王晓亮 ![]() 个人介绍 ![]() ![]() 王 晓 亮
![]() 课堂样态分析 ![]() 教学对话,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沟通和碰撞。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向被动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积极交往的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均是相对独立、平等的主体。在教学开展过程中, 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从而实现自主构建的过程。我们希望师生的对话是在平等中对话,在评价中对话、在欣赏中对话、在创造中对话。师生在对话中思想相互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 引发创造的灵感,在对话中甄别真善美,提升语文素养,涵养健全人格。 新课程实施后,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目标上、内容上和结构上具有了新的特点。从目标上看,语文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内容上看,由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规定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差异性,相应地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结构要素上看,语文课堂教学主要由教与学两类活动组成,这两类活动同时展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相互作用,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双边性、共时性、互动性。 下面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为例,谈一谈以“有效对话”为导向促进学生学科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 1.识字方面: 学生通过识字、汉语拼音、课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能借助汉语拼音辅助识字。学习了常用的识字方法。已经认识 29 个偏旁。在前面的识字课中已经培养了识字小老师,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同伴互助进行识字,在识字游戏中检验识字效果,感受识字乐趣。但是,学生还没有具备偏旁归类识记的意识, 大部分学生识字方法也很单一,不能够灵活运用。 2.写字方面: 学生之前已经学写了 84 个生字,绝大部分是独体字。知道了写字的步骤和写字的标准,超过一半的学生可以在课上做写字小老师,从汉字结构、笔顺、关键笔等方面进行介绍,但还需要持续进行培养。 3.朗读方面: 经过前面七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并借助标点符号进行停顿,知道朗读的三星标准。但还需让学生借助三星标准,知道如何评价别人的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 文。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以“寻找明显信息”为语文要素,以有效的整体学文、归类识字、借助图画阅读等策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独立识字及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这 3 篇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真童趣。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首先本课文字优美,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用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动物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同时作为儿童诗,本课语言规范、有韵律,适合作为学生练习朗读,积累语言。 另外,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 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活动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本课中的生字以生活中的“高频字”为主,例”如“啦”“用”“几”“为”“加”等,要避免“识字教学零起点”的现象发生,要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自主学习环节。 ![]()
![]() 1.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符合低龄孩子的年龄特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条件。上课开始,利用课件播放雪景图,引领孩子进入课文的学习,让孩子沉浸于下雪的氛围,把激励与情感带入课堂,做到课伊始,趣即生。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来调动孩子的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孩子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和掌握知识。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也是这册教材最后一单元的课文,学生已经能利用平常积累的方法来识字、阅读,让两个学生或四个学生一组,交流学习,互相评价,提高学习的效率。一方面是自主识字。教材最大特点是多认少写,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并适当进行点拨,让他们自己悟出识字的方法。如: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教给他们借助汉语拼音,结合语境猜字,请同学帮忙等方法认字。又如,认识完生字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把生字画出来,这都是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识字能力。在这样过程中, 只要及时进行鼓励、肯定,相信我们的孩子对识字会越来越有兴趣。另一方面,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思促讲。 3. 以“生”为“师”,生生对话。 通过培养识字、写字方面的“小老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有了汉语拼音的基础,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认字基础,通过在课堂中培训识字小老师,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胆量,又鼓励他们在课外更好地识字,增强了识字的信心。同样的,在培养写字小老师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观察汉字,提高书写能力。 4. 有标准,有监控,有评价,有落实的闭环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本课中的朗读和写字环节都有相关能力的星级标准,学生在学习时清晰标准,评价时使用标准,最终达到标准。还有“词语拍拍乐”的游戏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并检测学生生字的识记情况。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生本有效的对话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语文学科素养,让课堂因有效的对话而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