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羊的免疫接种:一、免疫接种的目的和种类

 雨人畜牧联盟 2022-06-14 发布于黑龙江

1、免疫接种的目的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牛/羊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牛/羊传染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对某些传染病(如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牛/羊痘破伤风等)的防治起关键性的作用。

2、免疫接种的种类

牛/羊的免疫接种根据进行的时机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预防接种;二是紧急接种。

(1)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指为预防某些传染病而进行的疫苗接种。在实施预防接种时,首先,要依据当地畜群各种传染病发生、流行的现状和历史,制订周密的预防接种计划;其次,制定并执行符合本地区、本场实际的合理免疫程序。一般一个地区、一个饲养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有多种,市场上用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也有很多种,并且性质不尽相同,免疫期长短不一。因此,在牛/羊饲养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多次、多种疫苗。所以,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合理地设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

(2)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是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尚未发病的易感畜体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具有两个特点,即不安全性和区域性。不安全性是指尽管接种时对畜群经过了个体观察,但仍有接种潜伏期病畜的可能。对已感染牛/羊进行接种,有促其尽快发病的作用,故对疫区内易感牛/羊群进行紧急接种后,一段时间内有病牛/羊增多的现象出现。区域性是指紧急接种仅在疫区和受威胁区内进行,其他区域一般不进行。受威胁区的大小视疫病性质而定,如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牛/羊痘等烈性传染病发生时,受威胁区在疫区周围10千米以上,目在于建立免疫带”以包围疫区,阻止疫情扩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