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为强化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质量监管,提高设计企业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设计质量和审查水平,成都市住建局组织专家对2020年施工图设计和审查质量检查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组织开展了全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和审查技术培训。 ![]() 01 2020年度质量常规检查整体情况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总体内容 ①审查机构较好的履行了施工图审查工作,施工图审查机制非常好的质量把控作用; ②除了少数项目质量问题较多外,电气专业设计质量的整体水平还是不错; ③设计质量自审承诺的项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注:相同问题已合并统计 ![]() 检查发现的问题统计 ①设计文件(特别是设计说明) 照抄规范条文的情况非常普遍; ②设计文件前后不一致的状况较多; ③发现违反强条共3条,问题分布情况如下:变配电系统设计1条;应急照明设计2条; ④发现一般性问题共86条,问题分布情况如下: 1)变配电系统29条,占比33.7%; 2)应急照明系统18条,占比20.9%;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3条,占比15.1%; 4)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9条,占比10.5%; 5)照明及动力系统7条,占比8.1%; 6)建筑智能化4条,占比4.7%; 7)其它6条,占比7% 原因分析 ①质量把控体系不完整,校审不严; ②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有打擦边球的心态; ③对规范和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④小项目重视不够。 02 强条问题解析 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4.7.3条(《民标》GB51348-2019第4.7.3条) 4.7.3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某项目涉及图纸如下: ![]() 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10.3.2-3条。 10.3.2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划线部分是在2018版增加的条款,本次检查发现部分项目未注意到该条款,在电气设计说明和应急照明设计图中均应满足此条款。 例:某项目为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说明违反了GB50016-2014(2018版)第10.3.2-3条 6.3.1消防应急照明应采用专用供电回路,楼梯间采用专用应急照明配电箱、楼梯间、前室消防应急照明兼日用照明。平时由雷达点亮,火灾时自动转入应急点亮模式,楼梯间、疏散走道、电梯前室应急照明按照度不低于5.0lx设计,采用节能光源的灯具。 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10.3.1-2条 10.3.1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2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m²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03 一般性问题解析 变配电系统 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10.1.2-5条 10.1.2下列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 对于多层公共建筑,应与谁专业核实室外消防用水量,并在电气设计说明中用电负荷等级处写出用水量指标,以确定消防用电负荷级别。 ②《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6.1.1条、第6.3.6条 6.1.1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6.3.6过负荷断电将引起严重后果的线路,其过负荷保护不应切断线路, 可作用于信号。 ![]() 普通非消防负荷:应采用复式脱扣(3300) 消防负荷:应采用单磁脱扣(3200) 应急照明系统 ①疏散照明的照度值应综合多本规范确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10.3.2条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其他规范也对疏散照明的照度进行了规定的,应结合相关规范取要求的大值。 如《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第8.6.2条对教育建筑疏散照明照度有规定,在设计时应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取大值。 高等学校各场所的规范要求对比值 ![]() ②对于部分小空间的照明设计不够重视 如某项目风机房灯具布置随意,没有考虑功率密度值。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3.13条风机房LPD不大于4W/m² ③蓄电池电源供电时的持续工作时间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第3.2.4条 ![]() 蓄电池持续时间t≥t1+t2,t、t1、t2三个时间均需在设计文件中明确。 另初装容量选择应考虑衰减后满足第6款。 ④备用照明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第3.8.1条 3.8.1避难间(层)及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等发生火灾时仍需工作、值守的区域应同时设置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检查发现:很多项目,在上述场所中,未设置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计可以参考图集《应急照明设计与安装》19D702-7,第77~80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第3.1.6条. 3.1.6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总线穿防火分区处设置短路隔离器。报警总线穿越防火分区处未画出隔离模块,仅在设计说明有这句话的描述,有违反强条嫌疑。 ![]() ②线路敷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第11.2.3条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第13.8.5条第5款 ▼这2本规范,对暗敷设时,所选管材略有不同。 ![]() 防雷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第9款 3.0.3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09版)第七十三条:(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绿色建筑电气设计 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应规范、标准要求,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2019版)。 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 当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设计时,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内容: 1)明确装配式建筑电气设备的设计原则及依据。 2)对预埋在建筑预制墙及现浇墙内的电气预埋箱、盒、孔洞、沟槽及管线等要有做法标注及详细定位。 3)预埋管、线、盒及预留孔洞、沟槽及电气构件间的连接做法。 4)墙内预留电气设备时的隔声及防火措施;设备管线穿过预制构件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水、防火、隔声、保温等措施。 5)采用预制结构柱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应绘制预制结构柱内防雷引下线间连接大样,标注所采用防雷引下线钢筋、连接件规格以及详细作法。 能耗监测系统计 成住建发【2020】2152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