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红河县城迤萨,只要老一辈的人们说起李官厚,个个津津乐道,都称赞他是上世纪中期迤萨一个最了不起的人物。 ![]() 图为侨乡红河县宣传李官厚事迹的挂匾 他为何了不起?因为他是从一个贫困的赶马人家出生的穷小子成长为上世纪中期誉享东南亚“六国大饭店”的大老板,怎么能不令人佩服! 李官厚,一个地道的迤萨人,虽然出生于赶马人家,却十分贫困。10岁那年,由于家庭贫困,正在念小学三年级的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学做生意。为了贴补家用,他10岁就背着盐巴从迤萨到甲寅、乐育、浪堤街上去卖;他看到有人挑鸡卖能赚钱,他也学着挑鸡去卖。父亲看他小小年纪颇有生意头脑,又是卖盐又是卖鸡的,满心欢喜。 李官厚在12岁那年,就跟随父亲赶着骡马到老挝勐桑一带做生意。当时,母亲十分担心,因为儿子毕竟才12岁啊。父亲却说:“这两三年他10岁就挑鸡卖、背盐卖,一天要走四五个小时的路甚至更多。没事,有我带着,他可以出国经商去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看这儿子从小聪明能干,将来一定有出息。” 果然不出父亲所料,别看李官厚小小年纪,他不仅能说会道,随机应变,而且对人诚信,说一不二。在他16岁那年,他随父亲到勐桑做生意,当时,驮着四百多双从迤萨妇女手中收购来的土布鞋,勐桑一个大老板看了全部收购,但他开的价父亲认为偏低不宜出手,李官厚劝父亲说:“卖吧,阿爹。我们还可以赶回迤萨再收购,这样一年就可以跑二三趟生意,这叫薄利多销。”果然,这一年,他父子俩来回跑了三趟生意,比别的马帮赚钱更多。父亲高兴地说:“官厚啊,我们李家要翻身,由穷变富,全靠你了。” ![]() 李官厚从12岁跟随父亲到国外经商,在历经10年之后,他已经从一个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个在迤萨颇有名望的年轻商人了。有了钱后,李官厚在自己的老宅北门街建盖了一栋三层中西合壁的四合院,并在勐龙河畔购置良田,一举成为迤萨的大富人家之一。 1932年,年仅25岁的李官厚与迤萨知名老板姚初、王荣、李昆在昆明正义路开办“同义丰”商号,成为首次在昆明开商号的迤萨人。在他们四人中,李官厚最年轻。 后来,李官厚的生意越做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他不仅积极到国外经商赚钱,还十分关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他不仅与其他迤萨老板踊跃捐资建盖迤萨东门楼、西门楼、文星阁;还个人出资修建安邦、勐龙两个驿道石缸。他的所作所为,深受迤萨人的欢迎和好评。 1952年,家资颇丰的李官厚与华侨黄明文合资在越南河内开办了“六国大饭店”,该店是当时东南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装饰最豪华的宾馆和交易场所。拥有商贸城、金店;集吃、住、歌舞、休闲一条龙服务;店内员工数百人,拥有菲律宾乐队、法国服务女郎、俄罗斯舞女;有接送客人的飞机一架,豪车五辆。生意兴隆,可谓日进斗金。 ![]() 1963年和1978年,李官厚分别两次受国务院邀请,代表东南亚华侨回国观光,参加国庆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向李官厚赠送了一台“红旗”牌收音机,他爱如珍宝,随身携带,聆听祖国的声音,直至他1991年在老挝万象病逝。 李官厚一生爱党爱国爱家,其事迹分别记载于《红河县志》、《红河侨乡60年》等书籍。如今,有关部门还将他的头像和简要事迹制成匾额,悬挂在钱二官“迷宫”过道的墙壁一侧,供游人阅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