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乃正:画坛鬼手,美术通才

 顺其自然h 2022-06-1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朱乃正(1935年~2013年),浙江省海盐县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吴作人、艾中信、王式廓等先生指导。1959年春分配到青海省工作,在青藏高原工作21年。期间历任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人大常委。1980年春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图片

雪后老屋

1960年

朱乃正艺术散议

文/青海、左良

内陆研究朱乃正及其艺术的作者与媒体动辄习惯于大肆渲染朱乃正在青海时期的苦难,感动而慨叹之,大发议论。乃正本人却从不反刍往昔的艰辛遭逢,他时常感念青海人文的真朴、实诚、宽和、敦厚与包容的情义,曾多次诚挚地庆幸而言:“多亏当年到了青海,终生受用不尽!”乃正视青海为他的第二故乡,心灵栖息之地。青海父老也没有忘记他,青海人以我们高原曾经陶铸了朱乃正这样的大艺术家而引以为荣。

图片

祁连山城

纸板油彩

17.5cm×25cm

1979年

朱乃正出生于江南,学成于京华,又经过青海二十多年的砥砺磨炼。钟灵毓秀与豪放朴厚对立统一奇妙融和,造就出独一无二的朱乃正。是青海的高天厚土,大山大水,给朱乃正这位江南才俊展现出高旷、雄浑、苍莽无垠之境界;是青海相对木讷朴拙的民风,给朱乃正这位美院高足以粗犷、质朴、真诚而豪放的感受;是青海悠久深远的昆仑文化,给朱乃正这位学兼中西的智者提供了发醇酿造融会贯通的学识底蕴。是青海,以她博大的胸怀,接纳、拥抱了一位受伤的赤子,奉献出一位成熟的艺术大家。青海之于乃正,犹如新疆之于王蒙。可以说,没有新疆二十年,就没有今日之文坛大家王蒙;没有青海二十年,就没有今日之画坛鬼手美术通才朱乃正。

图片

维纳斯

纸本铅笔

70cm×42cm

1955年

朱乃正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脍炙人口者当然首推他自1962年至今四十多年中,相继面世的数十幅精品力作。《五月星光下》、《金色的季节》、《第一次出诊》、《让革命骑着骏马前进》、《春华秋实》、《青海长云》、《大漠》、《长河》、《爽秋》、《晴雪》、《国魂——-屈原颂》、《冬至,春远乎?》、《归巢》、《陇原寂寂》、《风卷山雪》等历届全国性美展参展、获奖作品,都在不同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观众瞩目,艺坛悦服。多数已珍藏于中国美术馆或其他高格堂馆,成为国家级艺术珍藏品。奠定了朱乃正作为中国油画界领军人物之一的学术地位。

图片

金色的季节

油画、木板

160cm×168cm

1962-1963年

每个画家,在学习阶段,都画过风景写生。但以风景写生作为人生感悟心灵迹化之寄托,至老不弃,且以小幅风景写生成就大气象者,据我所知,唯有朱乃正。1995年,乃正六十初度,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朱乃正六十小书画》展。七年之后的2002年,举办《回望昆仑——朱乃正西部油画写生笔迹》专题画展。展出作品,全部是大不盈尺,小可方寸的袖珍精品。在美术界推崇“现代观念”故作玄奥之风日炽,甜俗贪大浅薄空泛之风日盛的当今,朱乃正两次展出的小幅写生作品,犹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振聋发聩。美术界似乎蓦然“发现”了风景写生的魅力,蓦然“发现”了真实视觉形态造化之美,似乎蓦然唤醒了人类共有的心智、情感与哲思之审美本能。久违了的观众热情赞誉,与某些时尚画展热闹开幕之后便冷落得门可罗雀形成强烈对比。

图片

五月的星光下

木板油彩

60cm×90cm

1963年

朱乃正的油画写生,大多表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上西部人寻常生息的雪野、草原、山丘、田陌与村落,绝少旅游图片式的奇特地貌名胜风光。画面景物一般都相当单纯、平淡、自然,但表现十分丰富,概括而不单调。挥洒由之,放收有度,精妙传神之处一丝不苟。画幅很小而气势、境界至大。可远观可细读,意趣盎然,蕴含丰厚。乃正多次说过:我每画完一幅写生,就感到充实,也从自然造化中找到艺术和人生真谛,获得继续事艺的力量。面对朱乃正这些情动于由衷的写生作品,观众能从审美享受的兴奋中进而获得深层人生感悟,同作品、作者产生共鸣。

图片

高原秋爽

油画纸

13cm×19cm

1962年

朱乃正油画艺术之盛名掩盖了他在书法、水墨画及篆刻、诗文方面的成就。其实,他在诸多领域的艺术造诣皆足与当行顶级专家比美。乃正自幼勤习书法,少小从颜鲁公发轫。得益于青海陋室之长夜孤灯,诵碑读帖,面壁临池,意会辞章文采之妙,体悟披离点画之理。精研唐宋诸名家,由此上溯秦汉,下及明清,入于帖,出于碑,融汇通悟自成一家。有方家称道朱乃正书法“有帖学之和穆而去其纤,有碑学之雄放而去其犷。”乃正楷、草、篆、隶诸体皆擅,尤精行草。笔意潇洒酣畅,龙蛇飞动,苍润有致,韵随情出。蕴音乐之旋律,诗画之意境。非有书家功力、诗家气质兼画家法眼,不能得也。

图片

新曼巴

水粉纸裱木板

120cm×150cm

1972年

乃正的水墨画,于中国画传统融入西画色光空间感觉和现代抽象构成理念,是放逸主观情感神游遐思于深邃静心之途,积大道于心源随意生发之“造境”艺术。而非具体时空某域名山胜水的写照。在具象与抽象之间,与祖国山河神遇而迹化。超乎象外,得乎寰中,纵横捭阖,韵味天成。是其心路历程别样形态的抒发。

图片

春华秋实(三联)之二

木板丙烯

180cm×350cm

1979年

乃正学兼中西,情通雅俗,博观广取,厚积薄发。国学书、画、诗、印四全,西画精湛而闳深。乃正所作篆刻,印坛视为珍品。乃正为同道艺术家所撰序跋、诗文、楹联与尺牍信札,文辞典雅,情恳意挚,他对艺术的真知灼见常闪烁其中。乃正之才华、勤奋与参悟意识,乃正在艺术领域触类旁通跨度之宽,探究之深,备受当代艺术界推重。

图片

青海长云

布面油彩

178cm×145cm

1980年

图片

闪光的河

1981年

图片

葵秋

布面油彩

120cm×120cm

1982年

图片

春风

油画、丙烯、麻布

120cm×120cm

1982年

图片

国魂——屈原颂

油画、麻布

190cm×190cm

1984年

图片 黄河之水天上来

布面油彩

70cm×50cm

图片初夏

布面油彩

125cm×87cm

1986年

图片

春风拂起

1986年

图片

陇中寂寂

布面油彩

80cm×80cm

1993年

图片

西部大风

1994年

图片

最后一抹霞光

1994年

图片

丹霞飞动

布面油彩

100cm×100cm

1996-1998年

图片

银铺黄土坡

布面油彩

180cm×180cm

1997-1998年

图片

羊群远来

布面油彩

15cm×18.7cm

1981年

图片

雨后云开

布面油彩

75cm×75cm

图片

临流

布面油彩

60cm×60cm

图片

归巢

布面油彩

140cm×140cm

1986年

图片

冬至,春远乎

1991年

图片

风雪云松

布面油彩

200cm×200cm

1998年

图片

雪拥山林

布面油彩

50cm×60cm

1997年

图片

漠之余辉

纸板油彩

24cm×23cm

2001年

图片

听雨

布面油画
80cm×80cm

2002年

图片

夏云
布面油画
23cm×24cm
2003年


图片

风景写生

纸板油彩

17cm×24cm

2000年

图片

梨花烂漫

纸板油彩

24cm×23cm

2002年

图片

塔斯马尼亚小景

木板油彩

2003年

图片

天祭(未完成)

60cm×80cm 

2010年

图片

初夏

布面油彩

120cm×87cm

198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