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豆当归散

 郝同前 2022-06-14 发布于湖北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本词条由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赵进喜 主任医师 审核

赤豆当归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排脓血,除湿热之功效。主治伤寒狐惑,下血、先血后便,肠痈便脓。症见先下血后大便的出血,肛门溃烂化脓。临床用于肠痈便毒,及下部恶血诸疾;痔疮出血;便血;赤白带下者。


赤豆当归散

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赤小豆汤《嵩崖尊生》卷八、赤豆当归汤《中国医学大辞典》

《金匮要略》

排脓血,除湿热

伤寒狐惑,下血、先血后便,肠痈便脓

歌诀


赤豆当归散除壅,蕴毒成脓浆水用;湿热成脓狐惑病,活血排脓湿热清。

组成


赤小豆(浸令芽出,晒干)三升(30g),当归三两(10g)。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方寸匕,浆水下,一日三次。

功用


排脓血,除湿热。

主治


伤寒狐惑,下血、先血后便,肠痈便脓。

方义


此方用于湿热蕴毒成脓的狐惑证候,重用赤小豆清热渗湿、排痈脓解蕴毒为主,配当归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用浆水清凉解热、调和脏腑,共奏渗湿清热、活血排脓之功。

运用


症见先下血后大便的出血,肛门溃烂化脓。临床用于肠痈便毒,及下部恶血诸疾;痔疮出血;便血;赤白带下者。

重要文献摘要


1、《金匮要略》:“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2、《张氏医通》:“小肠热毒,流于大肠,先便后血,及狐惑蓄血,肠痈便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