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甲叁 ![]() 海胆八宝豆腐 对于豆腐,我很有感情。 我在小时候十分挑嘴,不食红肉,不是禽蛋,母亲拿着豆腐青菜将我养育成堂堂男儿…… 时至今日,作为吃货的我,最爱吃的还是那块豆腐。 津门鬼才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养育龙种,豆腐有功。” 豆腐素有“素肉”之称,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在中国过去的贫苦年代,豆腐为吃不起肉食的百姓提供了难得的优质蛋白。 ![]() 麻婆豆腐 一块豆腐,一清二白,贫富皆食。 但是豆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绝不会偏安一隅。 中国人深谙食之三昧,珍贵的食材常常用极简的烹饪方式,平凡的食材却要反其道行之,赋予精彩纷呈的料理手段,就好比我们今天要讲的豆腐。 中国的豆腐,到底有多少花样? 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打开这绚烂多彩的“中国豆腐地图”。 豆腐的历史 | 二千多年前的邂逅![]() 组庵豆腐,湖南 相传豆腐的发明,源于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 淮南王养士编书是一把好手,只是错把谋反作为了兼职,至于炼丹更是业余,炼丹不成反而炼出了一块豆腐。 那是豆浆与盐卤的邂逅,两千多年前碰撞出来的烟花,至于依旧带着温度。 从此中国人驯化了难以消化的植物蛋白,相比于建立现代化学的西方人,时至今日仍不懂得将蛋白质絮凝的道理来学以致用。 豆腐作为凡品,但从来不容小觑。 ![]() 一品豆腐,孔家宴 中国历史中传统宴席,有文会宴、鹿鸣宴、琼林宴、满汉全席,可论起资历,皆不如出自圣人之家的孔府家宴。 在孔家宴中,有一道传统豆腐名菜,一品豆腐。 一品者,似指豆腐,实旨在于食客,更以豆腐清白之质来衬托食客品行之高洁质朴,其中之深意,透着中国儒家思想对于品德的追求。 当然,山东人对于豆腐向来看重。 ![]() 锅塌豆腐,鲁菜 鲁菜,作为北方菜系的根子,就有一道脍炙人口的豆腐佳肴,锅塌豆腐。 现如今,在中国的京菜、津菜、东北菜等北方菜系中,锅塌豆腐依旧有着一席之地,可见北方人对于豆腐之喜爱。 豆腐箱子 | 装进了多少宝贝?![]() 博山豆腐箱,鲁菜 豆腐在中国,有南北之分。 北豆腐,多以卤水点制,水分相对少,质地略硬实,豆香足,耐煮耐炖,素有“千滚豆腐万滚鱼”的说法。 而南豆腐,多用石膏点化,质地软嫩,入口爽滑,别有滋味。 虽然豆腐有南北之别,但不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对于豆腐却有着同样的理解,就比如豆腐箱子。 ![]() 镜箱豆腐,无锡 在江苏无锡,镜箱豆腐中塞满肉馅、虾仁,以肉为金,以虾为玉,素有“金镶白玉箱”之盛名。 因其豆腐块,酷似女人梳妆之镜箱盒子,故名镜箱豆腐。 在山东淄博,博山豆腐箱作为鲁菜名品,历史文化悠久。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南巡,途径博山,品尝过博山豆腐箱后,对其美味曾赞誉有加。 ![]() 客家酿豆腐,广东 在岭南之地,客家酿豆腐成为了当地的客家名菜。 “酿”字在客家话中,有“填入馅料”的意思。客家酿豆腐,便是将肉馅、鱼肉、虾米、香菇等作为馅料,填入豆腐之中。 由此可见,中国之大,地有南北之分,但对于豆腐的风味,中国人有着异曲同工的默契。 吃豆腐耍大刀 | 中国厨子的刀工![]() 菊花豆腐,河南遂平 中国厨子的厉害之处,在于刀法。 相比于外国厨子那一套能搞一场外科手术的组合刀具,中国厨子仗着一把菜刀便可行走天下。 我们中国厨子虽然只有一把菜刀,却能精通切、劈、砍、剁、片、削、剜、刮、划等诸多技法。 中国厨艺之“重艺不重器”,由此可见一斑。 在河南,遂平菊花豆腐,将豆腐切成了一朵菊花,佐以菊花入肴,清香喜人,别具一格。 ![]() 文思豆腐,扬州 在江苏扬州,一块嫩豆腐被切成了细可穿针的豆腐丝,做成了一道家喻户晓的“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当地的传统名菜,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创。 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曾记载:“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选料严苛,刀工精细考究,其口感软嫩清醇,细密的豆腐丝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 烤豆腐 | 炭火之上的豆腐![]() 烤豆腐 豆腐貌似没什么脾气,炒焖炖煮皆可入味。 可是论起烤豆腐的滋味,只有云南人最为懂得。 烤豆腐,也叫烧豆腐。奉《舌尖上的中国》所赐,云南建水县临安城中的建水烤豆腐名声大噪。 小城内街巷、菜市、夜市、风景区的烧豆腐摊,熙熙攘攘,成为古城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烤豆腐摊,玉米粒计数 当然,在云南不仅只有建水烤豆腐,在石屏县更有“云南十八怪,石屏豆腐烤着卖”的说法。 在《石屏县志》卷六《风土》中记载:“城内有盐水数井,涩不可饮,用以点水豆腐味极佳。” 令人费解的是,石屏之井水离开了当地,便无论如何也点不出豆腐。 曾有人请石屏的师傅带着石屏的井水,到外地去点制豆腐,可惜难以成功,故有人戏称:“石屏豆腐是带不走的专利”。 ![]() 黄豆腐,云南倘塘 在云南的倘塘镇,黄豆腐成为了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栓着卖。 倘塘人将白豆腐用纱布包裹成小块,浸在姜黄汤里煮上一会儿,金黄的汁水渗入豆腐表皮,黄豆腐便制成了。 每年秋收之后,在倘塘小镇中,石板镶砌的街道两旁,金黄色的豆腐拴成串串,从房檐上垂落下来,金黄灿灿的黄豆腐,那是当地人对丰收最质朴的表达。 豆腐与八字 | 何止只有一撇?![]() 腊八豆腐,安徽黟县 如果你去品尝中国各地的豆腐,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中国豆腐与“八”字相合。 当年淮南王刘安,炼丹求长生不老的地方便在八公山。 八公山上的八公泉水,诞生了八公山豆腐,便是豆腐与八字的前世情缘。 在安徽黄山黟县,每逢腊八时节,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久而久之便有了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由大豆、辣椒、五香等多种原料,经传统手工制成,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带甜,又香又鲜,在当地有“素火腿”之称。 ![]() 八宝豆腐,杭州 在浙江杭州,有一道传统特色名菜,八宝豆腐。 据传,八宝豆腐在清朝康熙年间乃宫廷御膳,康熙皇帝将八宝豆腐之方赐予尚书徐健庵,后传至尚书门生楼村,几经易手,到了乾隆年间为孟庭王太守所得,故名“王太守八宝豆腐”。 清代文坛食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说:“王太守八宝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荤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鸡汤中炒滚起锅。” ![]() 八珍豆腐,天津 在天津,老天津人熟稔山海之味。 将豆腐与海参、鱿鱼、虾仁、鸡脯片、蹄筋、香菇、青豆、笋片等诸多美味,制成了八珍豆腐。 ![]() 醋椒豆腐,天津 该说不说,天津人真是会吃,不仅是八珍豆腐,还有那一碗“醋椒豆腐”。 尤其是吃完烧烤,来上一碗醋椒豆腐汤,浑身舒坦。 豆腐的花样 | 脑路清奇![]() 莆田焖豆腐,福建 中国的豆腐,到底有多少花样?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咱们中国,太大了,中国人,太会吃了!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的散文《豆腐》中说过这么一句话:“豆腐是我们中国食品中的瑰宝。关于豆腐的事情,可以编写一部大书。” ![]() 毛豆腐,徽菜 在中国的徽州地区,毛豆腐在油脂的作用下褪去一身绒毛,散发着迷人的幽香…… ![]() 白油豆腐,四川 在四川,除了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还有“白油豆腐”是一道不为人知的不辣口的川菜。 ![]() 西施豆腐,诸暨 在浙江诸暨,西施豆腐是当地的传统风味名菜,相传是当年的美人西施所独创。 ![]() 冻豆腐,东北 在东北的冬季,吃不完的大豆腐,拿到室外便可冻成蜂窝状的冻豆腐,拿来吃火锅更是一道美味。 ![]() 二十四桥明月夜 甚至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侠女黄蓉为洪七公做了一道火腿蒸豆腐,取名为“二十四桥明月夜”。 …… 豆腐,你到底有多少花样? |
|
来自: 茶香飘万里 > 《饮食文化地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