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在天津市的位置 1959年,宁河县与汉沽区合并为汉沽区。两年后,复置宁河县。根据记载,这一带运河很多,水患也多,所以就起了个名字叫“宁河”,希望运河安宁无事。—01— 在宁河,有一片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七里海。虽然叫作七里海,但这片湿地却比七里大得多,面积达到了10万亩。相传在很久以前,七里海是渤海的一部分。后来,海水慢慢退去,形成了一个湖泊。但在湖中却有一只水怪,每到半夜就出来兴风作浪,使得周围人们不得安宁。人们与水怪展开了艰苦的斗争,但都没有效果。一天,一位白发老人路过,听说了这事,就给人们出了个主意。人们就按照老人的指点,挖了一条河,将湖中的水引出。水怪看到湖水变少,就冲向了人们的家园。这时,人们吹起了老人留下的玉笛,天空突然出现了一只麒麟。麒麟冲向水怪,最后将水怪制服,人们又过上了好日子。为了纪念这只麒麟,人们就把这片湖泊叫作麒麟海,后来就变成了七里海。当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七里海其实就是古代海域的遗留。与七里海同时留下的,还有牡蛎滩,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序列最清晰的古海岸遗迹。七里海独特的自然条件也造就了独特的物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河蟹。相传当年还没当上皇帝的李世民落难于此,骏马陷入淤泥中动弹不得,这时正好有很多螃蟹爬出来,骏马就踩在螃蟹上走出了泥潭,因此七里海的螃蟹壳上都有马蹄印。明清时,七里海河蟹是朝廷贡品。“南有阳澄湖,北有七里海”这句话或许就是对七里海河蟹品质的最好诠释。—02— 在丰台镇,有一座具有鲜明明代特征的三层木结构阁楼——天尊阁。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座道教建筑,但这座天尊阁却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元始天尊命名的道教建筑。天尊阁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修,后又经历了数次修缮,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周围建筑均遭破坏,只有天尊阁安然无恙。现存的天尊阁仅留下大阁,配殿、山门等均被毁。大阁坐落在砖石台基之上,高17.4米,上层是紫微殿,中间是王母殿,下为三清殿,是全国供奉元始天尊的主道场。天尊阁数百年屹立不倒,自然也引来了人们的纷纷猜想,形成了很多的传说故事,其中很多都是与鲁班有关。当然这都不足为信,但这么一座优秀的建筑确确实实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早就的。—03— 王锡朋是清代著名将领,出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武举。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次年,王锡朋奉命去上海吴淞口协助江南提督陈化成反击侵略者,但最后战死沙场。18年后,王锡朋的曾孙王照出生。王照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戊戌变法失败后,王照去了日本。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王照回到天津,并创制了官话字母,写成了《官话合声字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套汉字笔画式拼音文字方案,对后来的拼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王照不仅创制了汉字拼音,还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地方小学,也就是现在的芦台镇第一小学。王照为人正直,在当地很受人尊重,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句歇后语:王小航打表叔——公事公办。▼麒麟:有仙子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