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口服液出自清朝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血府逐瘀汤是王清任在总结了数十年临床经验后,潜心研制的专门治疗血瘀证的方剂,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疾病。全方共十一味中药,桃仁、红花、牛膝破血行瘀;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行瘀;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补不足;柴胡、枳壳疏肝理气化滞;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组方严谨,用药合理。其药理作用可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调解凝血和抗凝血系统,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营养代谢,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镇痛等。由于口服液服用方便,易被患者接受,故笔者经常使用,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几则典型病例。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患者,男,80岁,2006年5月10日来诊,因左侧胸背部针刺样疼痛月余而就诊。1个月前因左侧胸背痛并出现沿肋间神经成簇状排列的疱疹,而诊为带状疱疹,对症治疗后遗有疼痛,入夜尤甚,不能正常睡眠,查患者表情痛苦,左侧胸背部可见色素沉着,舌红,苔白腻,舌边有瘀斑,脉弦细,心电图、胸部正位X线片均无明显异常,诊断为肋痛气滞血瘀型,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服用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睡眠情况好转,服用1个月后疼痛消失。 2 顽固性头痛 患者,女,51岁,患者因头痛、上肢麻木2年于2005年11月2日就诊。2年来患者头痛反复发作,多由于情绪、劳累等因素诱发,巅顶痛明显,急躁易怒,畏热,月经量少,不规则,2~3个月来潮1次,发作时疼痛难忍,需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查患者表情痛苦,颜面可见黄褐斑,舌红,苔白,脉弦。BP 150/100 mmHg,心电图、颈椎正位X线片、头部CT均无异常,总胆固醇7.9 mmol/L,甘油三酯2.95 mmol/L。因患者不同意服汤剂,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服用1个月后头痛基本消失,血压正常,畏热症状消失。改用10 ml,每日1次口服,半年后来诊已无头痛发作,肢麻消失,血压始终正常,黄褐斑消失,月经正常,血脂检查正常。2007年4月,再次复查血脂、血压等仍为正常,亦无头痛发作。 3 乳腺增生 患者,女,22岁,未婚,于2007年2月6日来诊,乳房胀痛2个月,加重1周,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易怒,1周前由于情志不遂,疼痛加重,不能触碰,查舌红、苔白,舌有瘀斑,脉弦数,双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1 cm×2 cm、2 cm×3 cm大小肿块,触痛明显,B超诊断乳腺增生,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服药2天后疼痛减轻,1周后肿块明显减小,改用10 ml,每日2次口服,3个月后肿块消失。 4 痛经 患者,女,22岁,因经期下腹痛3年,症状逐渐加重2个月于2004年10月9日来治,2个月来经期下腹坠痛,伴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月经量小,色暗,有血块,查舌红,苔白,脉弦,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于经前5天开始服用,每个周期服用7天,服用1个周期后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周期,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痛经发作。 5 讨论 血府逐瘀口服液是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本方特点活血化瘀而不伤血,舒肝解郁而不耗气。主治淤血内阻胸中,气机失畅以致痛证,由于用之有效,在临床广泛应用,远超出王清任选用本方的经验。笔者治疗以上病历疗效满意。祖国医学认为:瘀血内阻,不通则痛,血行不畅是血瘀的主要病机。血府逐瘀口服液中桃红、当归及川芎活血化瘀,柴胡、桔梗及枳壳疏肝解郁、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引瘀血下行,综观全方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该药无副作用,治痛求本,是临床治疗痛症的理想用药。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吉市医院 作者:
黄珠晶,杨孟香 2008-6-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