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造就出了“乌江五侯”?

 皮皮中尉 2022-06-14 发布于河南

本文导读:

“乌江五侯”看似是汉高祖刘邦封的,其实却是项羽一手造就出来的。


“乌江五侯”泛指五位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他们分别是中水侯吕马童、杜衍侯王翳、赤泉侯杨喜、吴防侯杨武和涅阳侯吕胜。在开始本篇讨论之前,我们不需要牢记这些名字,只需明确一件史实:五位侯爷都是汉军中级军官,均因杀死西楚霸王项羽被封侯。


这五位侯爷立功受赏的情景,被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用寥寥数语做了形象描述。经过小编粗略翻译,情形大致如下:

垓下惨败后的霸王项羽一路冲杀来到乌江江边,此时身边士卒大部牺牲,他本人也身受了十余处创伤。面对尾随而至的汉军追兵,项王看见了阵列中的骑司马吕马童,说,“这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看看项王,手指项王对身边的郎中令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接着说:“我听说汉王打算以黄金千斤、食邑万户的高价买我的人头,我就把这个人情送给你吧!”于是自刎而死。

接下来的描述残酷异常:项王死后,王翳直接砍下了他的人头,剩下的汉军官兵相互践踏厮杀,就是要争夺项王剩余的肢体好回去领功,有数十人死在了这场械斗中。最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和郎中杨武各夺得一部分残肢,回营之后拼接在一起,正好对上。所以汉王刘邦将原属项羽的封地分成五份赏给上述五人,还兑现承诺封他们为侯。这就是“乌江五侯”的来历。

郎中令、骑司马以及郎中,都是汉军骑兵部队的中级军官,可见吕马童、王翳这些汉军骑士一路追杀项王乃至抢夺项王肢体去领赏,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属于“正常情形”。另外一点,从王翳能夺得人头,之后众人才械斗争功这一描述看,担任郎中令的王翳是众人里官职最高的,骑司马、郎中都是他的下属。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吕马童会向王翳指认项王。

令人疑惑的一点,就是项王居然与吕马童彼此相识。从两人的言谈反应上看,项王当时早已视死如归,所以才会大度地“送人情”给“老友”,因为他行军打仗多年,大抵清楚死后自己遗体的处置方式。甚至其中还隐藏了一点请求的意味,那就是希望吕马童看在“友情相识”的份上善待自己的遗体,所以才会指明,“人情”只给吕马童一人。

但吕马童的反应却很令项王和读者们失望。他既没有跟项王对话,反而向上司指认了项王,事后也没有做什么额外努力,而是和其他人一起参加械斗争抢项王的肢体。可见,吕马童并未“领情”,而是遵守战场法则一切都公事公办。

吕马童和项王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可惜作为我们了解“楚汉战争”少有的史料,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述就这么多,所幸历史学家李开元在《楚王——从项羽到韩信》一书中通过剖检其他史料和大量分析,给出了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远在项梁项羽叔侄反秦前,项梁因罪被押入秦內史地区的牢狱。项羽东奔西走找了很多关系去营救,最终使项梁脱罪出狱。內史地区就是秦朝的京畿所在,也就是如今的关中,想必出身江东的项羽是在那里与当地的吕马童有过交集。但这仅仅是猜测,唯一留下明确记载的是,当时掌管內史刑狱的司马欣给项羽留下了好印象,后来项羽分封天下时将司马欣封为了塞王,作为阻挡汉王刘邦的一道屏障。

第二种可能: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挟“巨鹿之战”余威进入关中占据咸阳,也就是“鸿门宴”发生的前后阶段,项王在咸阳驻扎了一段时间,其间焚毁阿旁宫、腰斩末代秦王子婴、劫夺关中子女玉帛回乡,遍废秦朝法制分封天下,包括把心腹之患刘邦封为汉王,然后才回到自己的都城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想必在那里,吕马童和项王打过交道,至少给项王留下了些许印象。

不管哪种可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叱咤风云的项王与默默无闻的吕马童有过交集,而且项王对他还有一定印象。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按照正常思维,因为两千多年时光对于人类情感认知的改变可以忽略不计,一个小人物曾经邂逅的故人成了天下皆知的大人物,而且大人物还对他有份好印象(老友),那小人物最合理的方式就是找到大人物,想方设法去唤醒那份好感,混个差事打打秋风才是。为什么吕马童这个小人物不仅没去投奔项王,反而效忠了刘邦,最后还要了项王的命呢?

还是要感谢历史学家李开元。他经过考证,认为吕马童、王翳、杨喜等“乌江五侯”都出身于秦的內史地区,都曾做过秦军骑兵,都在秦朝灭亡时先后向进入关中的楚军(刘邦部和项羽部)投降,在项羽分封天下时分属章邯、司马欣与董翳三位秦朝降将的麾下,作为“三秦”抵御过刘邦,最终归顺刘邦成为汉军骑兵一员。

也就是说,当时兵威正盛、个人威望正值巅峰的项羽不仅极有可能将吕马童王翳这些秦军将士收归麾下加以驱使,还有机会借助秦朝成熟的体制机制定都咸阳,进而开启自己的统治。但是,历史却给我们一个大相径庭的结果,成王败寇,项羽丢掉了机会,最后还死在了“乌江五侯”这些旧秦军新汉军的手中。

接下来的问题最关键,为什么刘邦能把秦军收归己用并且扭转不利局面,项羽却痛失好局呢?答案不是个人运气,而是个人观念。

在“巨鹿之战”大获全胜后,章邯司马欣董翳等秦军大将听闻刘邦抄后路进入了关中,知道大势已去,索性投降了正面对峙的项羽。但项羽干了什么呢?首先就是在新安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搁现在这叫“反人类罪”。进入关中之后的行为前面已经说了,就是竭尽全力毁灭六百年秦国和十五年秦朝积攒下的所有成果,这种行为彻底寒了秦人的心,丧失了据关中为王的民意基础。

最致命的,是项羽在政治军事上的短视。在面对部下劝说建都咸阳时,急于回乡的项羽用“锦衣夜行”予以驳斥,强调衣锦还乡的必要和重要;在秦人侯生戏谑项羽不懂文治武功、楚人不过“沐猴而冠”后,项羽干净利落地用巨鼎烹杀他,也吓傻了所有多嘴的人。而他选择的都城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附近,则是开历史先河以毫无遮挡的“四战之地”建都,决定了他今后一定会处于战略大包围的不利境地。再加上他杀掉“义帝”、毁弃盟约分封不公,更是丢失了道义和战略上的主动权……

与之相对应的,是刘邦在萧何劝说下施行的“约法三章”,保护秦人生命财产不受侵犯,还有礼遇主动投降的秦王子婴。项羽的倒行逆施残暴复仇,恰恰抬高了刘邦的个人魅力。同时,刘邦在萧何张良等人的建议下,一旦重新占领关中,立刻恢复生产安抚人心,同时鼓励大批失去职业生计的旧秦军将士参加汉军。及至“楚汉战争”后期,原先跟随刘邦起义反秦的“沛县集团”骨干大都成为了汉王麾下的高级将领,而众多中低级别官兵则多由旧秦军充任。像吕马童这样在战场重逢的老相识,就算是旧相识又怎样?毁我房屋毁我生计,现在唤一声“老友”又能于世何补呢?所以我们怪不得吕马童不讲情面,实在是项羽不识时务。

“乌江五侯”看似是汉高祖刘邦封的,其实却是项羽一手造就出来的。正是项羽对天时地利人和各个条件判断的不冷静不客观,正是项羽的短视,才为自己造就出一大批潜在的反对者,最终痛失好局,命丧乌江。

重弹这段历史瞬间有何用处呢?我想就在于理清个人观念,应对现实生活。

商业圈里有句名言,叫“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我认为这句话很有见地。你把什么都看成垃圾,只会失道寡助,你把什么都当成潜在的资源,才会得道多助。所以“楚汉战争”的历史,就是一个力量强弱不断转换、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过程,什么时候都值得借鉴学习。

首先,不要用个人成见去看待世界。个人见识太小,世界太大,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改变才是主流。我们要时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改变。大的不必说,起码我们能学学刘邦集团的做法,看清趋势,找准定位,然后变废为宝,在废墟上建都城,在秦人体制的基础上汲取能量,这样才能变劣势为优势,变危局为新局。

其次,不要用个人成见去看待别人。个人永远是个体,再不起眼不重要的小人物也能汇成庞大群体不可小觑,何况如今还有互联网这种实用平台提供助力。我们要用尊重的心态、平视的目光去看待他人,找到人家的闪光点,发现人家的长处,而不是像项羽那样大而化之、鼻孔朝天。唯有尊重的心态、合作的姿势、谦逊的作风,才能汇聚众智,积小流以成江海。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