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1955年1月16日彭德怀与罗荣桓上报的《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问题的报告》 1955年1月1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与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联名向军委主席毛泽东报告了1月14至15日军委座谈会关于军衔问题的讨论情况,上报了《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问题的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军委座谈会一致通过的初评上将以上人员名单,此外还列出了一些与部队有历史联系或与某一地区有联系的人员名单,就他们的评衔问题征求主席的意见。关于1955年1月16日彭德怀与罗荣桓二人联名上报的《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问题的报告》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具体介绍,现详述如下: 一,关于初评元帅人选名单: 在1955年1月16日彭德怀与罗荣桓上报毛主席的初评上将以上名单中,关于元帅评定人选,彭罗二人的报告中提到: 大家一致意见现任军委主席与军委副主席均评定为元帅军衔,其中元帅共分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授予军委主席毛泽东,十一位军委委员则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十一位军委委员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二,关于初评大将人选名单: 关于预授大将名单,彭德怀与罗荣桓上报的大将初定人选提交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为15人,第二种方案为22人。 在彭罗联名上报的初评大将第一种方案中,大将人选初定为15人,15人分别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张宗逊,宋任穷,许光达,肖克,王震,周纯全。 彭罗二人上报的初评大将第二种方案为22人,除大将第一方案中的15人外,还增加了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 三,关于初评上将人选名单: 关于初评上将人选,彭德怀与罗荣桓上报了一个58人~51人的方案。在彭罗上报的58位初评上将名单中,除进入初评大将第二方案中的许世友,刘亚楼,邓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七人,其他51位上将人选分别为: 李克农,陈伯钧,李达,杨成武,李 涛, 傅 钟, 肖华,甘泗淇,赖传珠,徐立清,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周士第,王新亭,谢富治,叶 飞,黄永胜,陶 铸,朱良才,杨 勇,李井泉,王建安,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 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莫文骅,李天佑,刘 震,杨至诚,王 平,钟期光,郭化若,程世才,郭天民,李天焕,韦国清,李聚奎,廖汉生,贺炳炎,阎红彦,曾希圣。 四,关于与部队有历史联系或与某一地区有联系的人员的评衔 在彭德怀与罗荣桓上报初步拟订的将帅人员名单中,除初评元帅、大将、上将共计85位初定人选外,报告中还专门提到: 李先念、谭震林、滕代远、王维舟、邵式平、冯白驹、周保中、王世泰等同志都是与部队有历史联系或与某一地区有联系者,是否须授予现役军衔或预备役军衔,均请主席考虑决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