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勇:让儿童参与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实践

 李功随 2022-06-14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人类教育不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比如,儿童的知识学习本身已经过度,再加上应试本位的教育环境,儿童的知识学习、学科学习、为了考试科目的学习过多,上课、作业、考试、补课占满了孩子的生活时间。相反,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就贫乏了、没有空间了,这对儿童的智慧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生活是儿童的智慧之源我们今天必须要大声疾呼:要让孩子过好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阅读生活、体育生活、自然探索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参加劳动生活,劳动既是智慧之源,也是责任养成之根;要让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丰富的想象,笔者今天尤其要大声疾呼自然教育,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奇绝美丽。我们能不能让孩子在自然中感受阳光普照的公平呢?大海般包容的胸怀呢?去探索人生的智慧和人生的哲学呢?能不能让孩子在社会生活实践里去发现人性之美呢?

图片

在这里,我们呼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五个协同”:

一是要有共同的教育理念。我们现在需要凝聚教育共识。笔者曾到一个地方去调研,当地一所高中的校长跟笔者谈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学校的班主任一天早晨接到家长的电话,家长说孩子在家没吃早饭,请老师帮孩子把带的鸡蛋壳剥掉。这件事听起来可笑吗?但实际上,现在有一种理念,孩子什么都不要管,只管学习就行,孩子把学习搞好了,一切都好了。其实笔者想,家长包办即意味着代替学生学习,代替即意味着剥夺孩子学习,剥夺即扼杀孩子成长的机会。

二是要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协同。过去讲“棍棒之下出孝子”,家庭教育理念是居高临下的。今天要调整这种家庭关系,现在要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转化成平等的教育关系,家庭教育不要有强迫,要有平等协商、示范引领和启发诱导。

图片

三是在学业安排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寻找协同。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个座谈会,一位校长讲了一件事,说有的小学生不愿意在学校里做作业,为什么?因为孩子说在学校做完作业之后,回到家父母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学校多玩一会儿,回到家里再做作业。所以,在孩子的学业安排上,学校和家庭要协同起来。让学生在学校做学校里该做的功课,回到家里做家庭教育应该做的功课。

四是在习惯养成上协同发力,包括作息时间、守时习惯、学习习惯等,在家庭教育中要高度重视这些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比学习本身重要,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学习就有了“能力上的支撑和保障”。

五是在亲子教育上协同。希望家长朋友能挤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劳动、读书、旅游、运动、看电影、参加博物馆、做公益活动、做小科学试验、清洁环境等等。

文章来源:开明言路、中小学校长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