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越难,越要开拓自己的道路(深度好文)

 高艺哲 2022-06-15 发布于辽宁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盛和利他关注我们~


图片

导读:

任何事业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一步一步的积累。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努力的好处不仅仅是得到相应的回报,还有另一种效果——完善人性、磨砺人格、美化心灵。

认真努力,是指全身心投入某项工作的态度,这种态度恰恰能够完善一个人的人格。而好的人格,来源于一个人正向的思维方式。

领导者想要把自己的公司带往何处?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也就是说,你想达成的目的是什么?这决定了你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想爬更高的山,想经营出更高水平的公司,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那么,你的思维方式也必须是高水准的。设定的目标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

我经常自问“作为人,何谓正确?”并坚持认真工作和经营。在贯彻这样的人生态度的过程中,我领悟出了“京瓷哲学”。

京瓷哲学,让一家只有300万日元资本金、28名员工的小企业——京瓷公司,发展成长为今天的样子。从京都第一,再到日本第一,最后到陶瓷行业世界第一。

京瓷哲学是我的“思维方式”与“活法”的原点,汇集了我八十多年来的经营活动和人生旅程的精华。

图片

一、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我在京都市中京区西之京原町借用宫木电机的仓库创办京瓷公司时,对经营根本一窍不通。

但我还是对仅有的27名员工们宣布,“我们首先要成为原町第一”。

当时,经过西大路街进入我们公司的那个路口旁,就有一家很大的汽车部件锻造工厂。

他们从早到晚,日夜不停地把钢铁锻造成型,锻造机械不停运转,火花四溅,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我们公司是新成立的,所以同样也是夜以继日地拼命努力,每当我深夜路过时,总是看到这家工厂还在生产。

坦率地说,那时候我就已经感受到,即使只是要实现成为“原町第一”的目标,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我仍然向大家全情诉说,我们成为原盯第一后,要“成为西之京第一”,还要“成为中京区第一,京都市第一”,“成为京都市第一后,还要成为日本第一。成为日本第一后,还要成为世界第一”。

这才是愿望。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然,并不是含糊笼统地想着要成为世界第一,而是思考,“要成为世界第一,现在的工作就要这么去做,做成这样”。没有具体的措施是不行的。

接下来,要把这种愿望提升到“无论如何都想做成那样”的强烈愿望。不能为自己寻找“虽然这么想,但现在经济不好,所以无法实现”之类的借口。

我想对大家说,不管天上下刀子也好,下雪也好,下雨也好,如果真的想实现愿望就不要找借口。

所谓愿望,绝不是那种“只要一切顺利,希望能做到那种程度”的浅薄的愿望。

从根本上说,所谓愿望,就是自己的“意志”,就是“想干到那种程度”的强烈“意志”。说得极端一点,所谓经营,完全是由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因此,如果意志不够坚定,就无法从事经营。

如果领导者胸怀“想干成那样,无论如何都想干成那样”的意志,那就能心想事成。

对于经营者而言,必须具备“不管发生什么,也要以自己强烈的意志去达成目标”的执着。

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争强好胜、性格强硬是不行的。我其实很胆小,但正因为惧怕失败所以才拼命努力,这恐怕反而成了好事。

人会记住从呱呱坠地到死亡之间的所有事情,这些都被记入潜意识。

但是即使我们想有意识地回忆起这些事情往往也做不到。然而,如果施以催眠术将其唤起,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记住了全部的事情。

潜藏在这个潜意识里的信息占了总体的十分之九,而反映在显意识里的只有十分之一。

在这十分之九当中,只有那些反复记忆的事情和冲击性的体验会出现在显意识中。就像前面讲过的汽车驾驶一样,经常重复的事情,可以用显意识去支配。

同样,如果每天都以极其强烈的意志力去思考“我想把企业经营到这种程度”,这当然就会进入潜意识,与此同时,也会随时出现在显意识中。

那么这将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呢?答案是灵感。

拿我自己来说,我经常在自己心中描绘各种愿望,“希望能扩大事业规模,想如此去进行多元化”等。

我整天都在思考,“想要开展这样的新事业,但这不是我的专业,身边也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如果有这样的技术人员,把他的技术和我的技术相结合,应该可以搞出有意思的产品。”

恰巧有机会我遇到自己的同学,他向自己的朋友介绍我:“这是我的朋友,开办了一家叫京瓷的公司。”双方交换了名片后,我才发现,原来对方从事的就是与我思考的新事业相关的技术领域的工作。

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工作内容早已进入了潜意识,所以双方话题很快就触及了这个内容,激发了我的灵感。因为在潜意识中已经有了记忆,所以一下子就触发了。

第二天,我就联系对方,“有些事情想跟您交流”,然后登门拜访,对他说,“不好意思,希望能更详细地了解您的工作内容”。最后邀请他,“请您一定加入我们的团队”,以三顾之礼,恳请对方加入我们公司。

告诉他:“如果您能来,我们可以一起开展这样的工作,一步一步做成那样,干出一番事业。”因为我每天都在思考,就像下围棋时已思考过几十步后的棋法,因此能滔滔不绝地进行说明,热情邀请对方加入。

如果没有强烈的愿望,在同学会上交换了名片,稍微聊上两句就会结束,不会产生什么灵感。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普通朋友的简单交往和平淡无奇的相互介绍而已。

但是,当我们以渗透至潜意识的强烈愿望进行彻底思考后,这样的相遇就成了极好的缘分和机会。每天真刀真枪、全力以赴地工作,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所以我说,“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是经营的第一步”。而且,这种愿望必须是强烈而持久的。

我想,大家的部下,不管是专务、副社长、董事还是部长,都有各自的目标,“这个月要做这些事情,下个月要做那些事情”。

但是,你去问一下具体的内容试试?当你问他:“你下个月打算做什么?”对方往往会“嗯嗯”地答不上来。

大家在社长面前汇报月初的目标时,手里都拿着资料,所以只要照本宣科就能说出“做这个,做那个”。

但一周或十天后,你再去问他:“你做了哪些工作了?”往往都不记得了。

如果是这种只在月初说一下的一时性目标,就不可能真正付诸实施,因为根本连记都没记住。

目标必须牢记在心,随时可以脱口而出,对数字要有清晰的概念,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能把领导者的工作交给连数字都记不住的不靠谱的人。

经营者也是一样。如果记不住“这个月要达到多少销售额,要获得多少毛利”等,还要一页一页翻资料的话,经营就不可能成功。

总之,重要的是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所谓持久,就是每天都在思考。

只要这样去做,愿望就一定能实现,事情就绝对能变得和我们心中所想的一样。这一点真实不虚。

图片

二、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性

首先要相信自己“蕴藏着无限的能力”,但不可止于空想。因此需要每天踏实地努力,逐渐磨炼自己的能力。

为此,必须常怀好奇心,勤于思考新事物、新点子并付诸实践,且乐于实践。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许多人可能没有察觉这一点,但其真实不虚。换言之,我们每个个体都蕴藏着巨大的能力。

请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一点。“无限的可能性”亦可理解为“无限的能力”。 

可能有人会说,从小学到大学,自己的成绩一直欠佳,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因此认为“除了大傻瓜外,没人会轻信'自己能力无限’”。

即便如此,我还是劝大家要相信我说的话。

我也知道,突然和一个人说“你有无限的可能性”,绝大多数人都会不以为然,但也正因如此,这世上成功者才只是极少数。

如果能打心底相信自己能力无限,则必能成功。

当然,相信也要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假如能力不足,却突然充满自信地认为“自己有无限的能力”,则只能说是缺乏稳重、行事轻率之人。

虽然我在这里强调“能力”,但能力并非只限于头脑方面。

我所指的“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优势,其涵盖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健康和体力。

在学校,或许老师只看重学生的头脑和成绩,但进入社会后,能力的概念就不止于此了。作为一个社会个体,身体健康亦是一种能力。

如果一个人从未得过大病,就连感冒都没得过,那么其与体弱多病的人相比,自然算是拥有一种优势、一种能力。

所以说,能力是多方面的,也包括身体方面。

前面也说了,光讲“能力无限”,可能很难让大多数人相信。所以我也可以换个说法,即“通过磨炼能力,人可以进步和提升”。

比如一个人如果早晚坚持运动并注重养生,自然会变得愈发健康;一个人如果坚持体能训练,则会变得愈发强壮

而头脑亦不例外,智力也会在磨炼中提升。反之,如果不加以磨炼,则只能原地踏步。因此我希望大家相信自己能力无限,并从今天起努力磨炼它。

大家要认识到,自己之所以未能察觉自身无限的可能性,是因为缺乏磨炼能力的意志,是因为缺乏提升能力的努力,所以我强调应着手磨炼它。

为此,首先要坚信自己的确“能力无限”。这种信念至关重要。

图片

三、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面对当下做不到的事情,必须具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否则便无法取得划时代的伟大成果。对于想成就这种新事业的人,在看待自己的能力时,必须学会“用将来进行时”。

在我看来,在看待和评估自己的能力时,学会“用将来进行时”至关重要。

在计划开拓新事业时,即便是大企业,在招募下属、组建团队、思考讨论时,也势必会立刻出现“做不到”“行不通”等负面声音。

“我们缺乏相关技术”“我们缺乏相关方法”“我们缺乏相关资源”……诸如此类的理由也是层出不穷。

但要知道,以自己和企业当下的能力为坐标,去考量和判断“做得到”或“做不到”,这种事情谁都会。而倘若只会遵循这种模式,则无法推进任何事业。

人的能力永远在不断进步。即便定下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只要把自己的能力以“将来进行时”的视角来看待,并不断提升它,目标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比如,面对一个大目标,思考5年后是否能够实现,然后以自身当下的能力为出发点,针对自己的团队和所在的企业,制订定期的成长发展计划,规划2年后能做到哪一步、3年后能做到哪一步。这是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

换言之,对于自己、自己的团队及企业的能力,必须用将来进行时来评估,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京瓷还是一家小企业时,我经常去各家大公司跑业务。“我们(京瓷)从事工业陶瓷的研发业务,能否给我们点儿订单做做?”像这样求客户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已有长期合作的伙伴,不会把熟人在做的订单分给你。

再加上京瓷当时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要想争取到订单,只能对客户吹牛:“我们能做别家做不出的东西,我们有这个实力。

这么一说,客户才有了兴趣:“你们有这个本事?那这个能做吗?”接着拿出样品给我看,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新玩意儿。

我问客户:“这是做什么用的?”对方答道:“我们公司在研发一种产品,需要使用这样的部件,但愁于没人能提供,我非常希望你们能够承接该部件的供应业务,我们半年后就要,你们做得到吗?

我既已夸下海口,此时也没法说做不到,只能说“可以”,于是接受了这项任务。由于当时我本人已经不直接从事研发工作,因此在回到公司后,我召集研发部门的员工,命令他们研发该部件。

可在听了我的描述后,他们都快吓晕了:“这么难的东西,我们做不出来的啊!”我告诉他们,自己已经答应客户,无法回头了。

我知道这样会让他们心中不服。他们可能会想:“这完全没道理,明明搞不定的项目,领导却接了下来,还硬要我们做。他平时老是强调不能说谎,要光明正大,要诚实正直,可这次却骗了客户,明明做不到,却说能做到……” 

所以我对他们解释道:“在佛教教义里,这不算妄语诓骗,这叫'方便之法’,是一种权宜之计。什么叫'方便之法’呢?就是说我虽然在争取订单时说了谎,但只要半年后按约定做出东西来,就不算说谎。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将来,究竟是让这个谎成为真正的谎,还是通过努力让它变成'方便之法’。

这其实就是“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的思维方式。换言之,必须预估公司接下来6个月后的研发能力,判断是否能达成该任务。必须拼命努力,使自身能力追上既定目标。

从京瓷创立之初到现在,我经常下这种走钢丝一般的“险棋”。通过这种对“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的反复实践,其已然成为我们京瓷的企业文化之一。

总之,在开拓新事业或着手新事物时,切不可以当下的能力来做出判断

必须坚信,不管是自己的团队、企业的能力还是自身能力,都永远在不断进步。

图片

四、深思熟虑到“看见结果”

在我们的人生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我们首先要描画它的理想状态,然后把实现它的过程在头脑里模拟演练,一直到“看见”它的结果为止。

换言之,就是对这件事持续抱有强烈的愿望。首先敢于设定很高的合格线,然后反复思考推演,在头脑里让理想和现实完全重合。

这样做就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出色的成果。有趣的是,事先能够清晰看到的事物,最后一定能以“完美无缺”的状态出现。

相反,事先形象模糊的事物,即使做出来,也达不到“完美无缺”。这是我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的事实。

在DDI(即现在的KDDI)开展手机事业时也是这样。当我预言“手机时代即将到来”时,周围的人都持否定观点,都摇头说那不可能。

“不管何时、何地、与何人”都可以用手机交流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从小孩到老人,所有的人在出生时就会配备一个电话号码,那样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到来。

不管我的解释多么清楚,董事们却不相信,认为我的观点太可笑。然而,那时候我已经“看见了”将会出现的情景。

手机这一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产品,它将以何种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普及,它以什么价格、用多大的尺寸在市场上流通,这样的情景已在我头脑里清晰地呈现,我事先都“看见了”。

为什么呢?

因为通过京瓷所从事的半导体零部件事业,当时我对半导体技术革新的速度、半导体产品的尺寸以及成本变迁已经具备充分的经验,由此类推,我对手机这一新产品的市场预测,就能达到相当高的精确度。

不仅如此,我还清楚地预测并设定了将来手机的通信费用:使用手机的合同费是多少,基本话费是多少,通话费的价格是多少等等。

当时的事业部长,将我预测的数据在笔记本上作了记录。等到手机业务正式开始的时候,他翻看那些记录,发现我的预测和实际发生的收费体系几乎毫无差异。

不限于手机,凡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设定,通常都必须考虑市场的供需平衡,考虑投资额的回收,通过复杂和精密的成本测算才能推断出来。

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我却连服务费用也已经事先指明。“简直是神灵附身!”那位事业部长惊得目瞪口呆。其实我不过是事前“看见”了而已。

就这样,事先考虑到事情的每个细节,让它们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那么,毫无疑问,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就是说,你事先能“看见”的东西就能做成,“看不见”的东西就做不成。

因此,如果你祈愿要做成某件事,你就要把它变成强烈的愿望,一直思索到你能清晰地“看见”这件事成功时的印象为止。

你想要做某件事,产生这种愿望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证据,证明你具备将这种愿望变为现实的潜在力量。

人们不会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不会产生超越自身能力的、不切实际的愿望。

所以,如果你自己能够描绘成功的过程和情景,那么你的成功概率就极高。

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头脑里能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那么你就一定能成功,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图片

五、自己的道路自己开拓

没有人能够保证我们的未来。即使目前公司的业绩优秀,那也是过去努力的结果,谁也无法预见将来会怎样。

要使我们的公司在未来保持优秀,持续发展,只能靠我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竭力,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

不能依赖别人出手相助,不可期待他人为自己排忧解难。首先要认清自己应尽的职责,靠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办好。必须保持这样的心态。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期待别人的帮助,自己的道路必须靠自己开拓。凡是中小企业家,我相信都明白这个道理。换言之,“独立自主”的精神必不可少。

而在我看来,最需要具备独立自主精神的人,不是各位企业家,而是位居企业家之下的公司干部。也就是说,“被雇用”者必须自动自觉。

企业家作为公司的拥有者,往往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然而,公司的副社长、专务、常务、董事、部长和科长等干部则不同。在面临困难时,他们往往会这么想:“自己归根到底只是个打工的,不用我操心,社长肯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认为,凡是经营不善的公司,往往有许多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员工,他们为公司创造的利益还不及自己得到的工资,等于是公司养着他们。反之,如果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不但能够做到“自己的工资自己赚”,还能贡献利润,那么公司势必会顺利发展。

京瓷公司采用一种叫作“阿米巴经营”的运作方式,该方式把企业组织划分为一个个被称为“阿米巴”的小集体单位,各“阿米巴”的领导者肩负着经营管理的责任。阿米巴经营不把工资和奖金与绩效直接挂钩,不采用“业绩优秀加奖金,业绩不佳扣工资”的做法。因为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死板僵硬,不利于团结人心。

如果得到了高额奖金,员工自然会拼命努力、干劲十足。但优秀业绩很难一直保持,一旦业绩下降,员工的工资或奖金减少,势必会心怀不满、愤愤不平。不仅如此,业绩一直不见起色的员工还会变得性情乖僻,嫉妒业绩优秀的同事。

我不愿意让公司的员工人心背离、关系紧张,因此不管是业绩优秀者还是业绩平平者,我都不会让他们的奖金等待遇出现很大的差距。

但如果搞彻底的平均主义,“努不努力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那么势必会导致员工丧失主人翁精神,认为自己:“不过就是一个领工资的打工仔。”企业家必须让员工具备主人翁精神,让他们做到“自己的道路自己闯”“自己的工资自己赚”。不仅如此,还要让员工向公司贡献利润。

为此,京瓷公司采用独立核算制,通过“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来表示每个“阿米巴”每小时产生的附加价值。假设一小时的人力成本是3000日元,那么如果一小时内创造出了5000日元的附加价值,就等于是向公司贡献了2000日元的利润。如果一个“阿米巴”单位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工资,从而为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就会受到大家的称赞,并获得公司的表彰。



关键在于,要员工具备和企业主及管理者相同的主人翁意识。如果全体员工能做到与公司领导上下一心,那就是一股无可比拟的强大力量。
为此,我常常反复与员工沟通交流。在提升员工思想境界方面,我一直倾注心血。

图片

六、倾听产品的声音

如果你能喜欢上你的工作,喜欢上自己制造的产品,那么当某个问题发生的时候,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制造业中,许多时候,产品制成率(合格品相对于投入的全部材料的比率)很难提高。这时候,首先要迈开双腿走进现场,然后,要带着爱意,用谦虚的目光,对产品进行仔细的审视和观察。

如果你真的仔细倾听,你就能听到好似神之声音的“产品的哭泣声”。就是说,产品的问题或机器的故障就会自觉地呈现在你面前。

你会听到从产品或机器里发出的窃窃私语:“这样做,你看怎样?”它们会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这就仿佛医生为了了解患者的病情,要用听诊器倾听患者的心跳一样。高明的医生只要听到心跳声和心搏数有异,立即就能感知患者身体的异常。

与此相同,倾听产品的声音,用心观察产品的细部,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问题和差错的原因所在。 

京瓷的产品大多是电子领域使用的小型零部件,要寻找产品的问题很不容易。那时候,就像医生总带着听诊器进诊疗室一样,我去生产现场时总是带着放大镜。我的放大镜由多枚透镜组成,用一枚镜片可以放大5倍,用两枚就可以放大10倍。

我经常用这种放大镜对烧制成的产品逐个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就是不合格的产品。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等同于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 

如果找到了不合格的产品,就是听到了产品的“哭泣声”,我就会想,“这孩子什么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伤了呢?” 

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