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校104人,只有2人生还

 老沈阅览 2022-06-15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这是一张悲壮的照片,入校时,106名师生拍摄了一张合影,最终,104人被打上了十字架,只有2名生还。

这批学员,大多都是政要、高官、富商、华侨之子,非富即贵。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3岁。他们中,有林徽因的三弟林恒,有中国“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还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

生而为人,死得其所。这是他们都自己最好的诠释。

他们毕业时,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死亡的通知书。他们以悍不畏死的勇者之姿血洒长空,实现了自己入学时的誓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文章图片2

这些热血青年,凋零在他们最好的年华,但他们从不后悔,因为他们永远记得自己的誓言。

他们不应该被人民忘记,在抗战时期,空军作战是死亡率最高的兵种,他们走进学校的那一刻,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试问世间谁不想活下去,他们选择死去,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今天我们生活在阳光下,是因为有无数先烈选择死去。

年华易逝,志气长存。

他们代表的是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意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打响了中国空军的名号,让侵略国为之颤抖。

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在天空中筑起了新的防线。

文章图片3

他们每个人都应该被我们铭记,不应该被祖国和人民忘记。

沈崇海:在江面上被敌军击中,他放弃了跳伞的机会,用战机和身体作为武器,冲向日本军舰,清华大学学生,时年25岁。

陈怀民:在医院养伤时听到了敌人空袭武汉的消息,顶替了战友,坦然赴死,开着着火油箱的战机,撞向敌人,同日本名将高桥宪同归于尽,时年22岁。

李桂丹:黄埔学生,空中战神,以少敌多,创下中国空军6比0的辉煌战绩,一人击落3架敌机,激战中被敌弹所中,血染长空,时年24岁。

……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爱国的勇士。

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