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6-15 发布于日本
原创2019-10-08 17:38·门虫

竹节虫,身型细长如竹节。属昆虫纲,竹节虫目,是昆虫中身体最为修长的种类,成虫体长一般为10厘米,最长可达64厘米是大中型昆虫。因为它们常常俯身于竹枝上,其身体颜色和形态与竹枝难以分辨,拟态本领十分高超,几乎可以乱真,所以名为竹节虫。但其实只有少数为绿色或暗绿色,多数竹节虫的体色呈深褐色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你发现我了吗?

竹节虫以其超强的拟态开启了它传奇的一生,作为植物界的变色龙,竹节虫依靠环境的温度、光线、黑夜、白天都能出现体色的变换,再加上自身的形态与自然界中树枝,树叶等极为相似,所以可以称它为自然界中的隐身高手。

隐身高手的传奇一生

既然是高手,那必定是从小培养,竹节虫的传奇从它还未出生就可以说起。

  • 元婴

竹节虫作为卵生动物,当它还是个卵的时候,它就开启了拟态生涯。它的卵拥有多样的外形,椭圆形、梭形、桶形以及不规则的形状等。卵有坚硬的卵壳,表面呈棕色或暗黄的颜色,并且竹节虫产卵方式较为多样,有的卵黏在枝叶上,有的产在植物体内,有的散落林间地表,有的混杂在落叶草丛中,它们的卵像极了植物的种子,因而避过天敌取食。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肉食者对于“种子”自然是视而不见,但是蚂蚁作为杂食性动物,它们可是不挑食的。卵的顶部会有个由脂肪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小盖子”,这恰恰是蚂蚁喜欢的食物,当蚂蚁外出觅食遇到了“种子”,它们会高高兴兴的搬回家。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那我们的竹节虫卵是不是因此遭殃了,其实并没有,卵上的小盖子被蚂蚁吃掉之后,卵会被蚂蚁丢掉巢穴里的公共垃圾箱,那里安全又舒适,温度、湿度都非常利于卵的孵化。

  • 玄灵

在一段时间的孵化之后,竹节虫的幼虫诞生了,它快速爬出卵壳,将自己拟态蚂蚁模样快速的混出蚁穴。出了蚁穴,竹节虫会寻找寄主植物,开启大吃特吃的吃货生活,经过几天进食,幼虫开启第一次成长脱皮,将蚂蚁外观的表皮脱下,再换上新的造型,伪装成小树枝

这时候它还把整个腹部从背部向头前方弯曲以此模拟蝎子的姿态,从而达到震慑其他动物和天敌的效果,不得不说它非常聪明。之后竹节虫会进行二次蜕变,幼虫不断更新自己的“服装”从而拟态荆棘和枯枝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 大乘

竹节虫的成虫拟态是最最厉害的存在,它已经可以达到因地制宜的存在。在枯树中拟态枯枝甚至让我们都难以分辨,有一些竹节虫衍生出能拟态地表的变种拟态叶子的科目。除了形象上与大自然形成完美的隐身效果,竹节虫的行为也是成就它隐身高手的一部分。

风吹树叶树枝飘动,竹节虫竟然掌握了随风而动的特殊技巧,它左右不停地摆动身体,就像风中摇曳的枝条或树叶,天敌就算有火眼睛睛恐怕也很难发现这是一只虫子吧。

高手的自我修养

除了有特殊的藏身技巧,竹节虫与许多昆虫相同的还有装死的本领,在被发现的时候不得已只能靠装死来躲过危机了。如果装死还不行的话,竹节虫还有特殊的“断足保命”,就好像壁虎断尾一样,如果被天敌抓住腿,它就通过肌肉的猛烈收缩自动断肢,把断腿留给天敌然后逃之夭夭。

和壁虎一样,断足之后竹节虫一段时间又能重新长出新足,所以这不是它担心的问题,这也是它比较厉害的地方。

作为高手,自然不仅仅只拥有简单的逃生本领了。当它受到侵犯时,它会立马张开翅膀起飞,突然闪动的彩光会迷惑敌人,让狩猎者无法再一次的发现它,这被称为“闪色法”,就像丢了一个闪光弹把敌人瞬间蒙蔽,之后再隐藏起来让狩猎者无法发现。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如果被逼急了,竹节虫只能使出它的终极奥义“生化武器”,当狩猎者不断地靠近竹节虫,竹节虫被逼急了它还会分泌防御性液体或发出古怪的气味,以迷惑和驱避天敌,这种液体和气味虽然不至死但也不会让敌人太舒服。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世界之最的隐身高手

2014年我国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国家级)馆长赵力在中国境内的广西柳州附近发现了一只竹节虫,包括其竖起的前足在内的全长达到了惊人的62.4厘米,平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昆虫大多都非常小,然而这些存活于现世的竹节虫却总是给人们带来震撼。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2017年9月16日,这只神秘竹节虫正式被评定为世界上最长的昆虫,颁发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证书,而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是56.7厘米。这是继世界最大水生昆虫之后,中国昆虫获得的第二个吉尼斯世界纪录。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我国特有的,尺度超越了人们想象的全新物种,它的存在充满神秘。

小隐隐于山林间,“隐身高手”竹节虫的传奇故事

并且中国巨竹节虫非常善于隐藏踪迹,难于被发现。它们白天隐藏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夜幕降临后才爬动觅食。除了善于隐蔽还善于预防被发现,它们在蜕皮的时候会花上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啃食自己的旧皮,这是为了不让狩猎者通过它们褪下的皮来找寻它们的踪迹,真所谓高手的“细节决定成败”

结语

竹节虫就是这么一种充满神秘与智慧的动物,也难怪它是二叠纪(2.99亿—2.54亿年前)时期就存在的一种动物,这种拟态伪装的本领历经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经历了整整亿万年的沉浮,终于在今天以隐身高手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关于竹节虫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抛开害益虫的观念,竹节虫的身上有许多人类学习的地方。高手现世,吾等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