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节虫的一生,从怕人看不见到怕人看见

 植物游记樊蓉 2023-09-23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拍植物的时候,小伙伴说植物上有一个大虫子,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有一只竹节虫。

这大概是大自然里面最会摸鱼的品种了,只要我一动不动,不做声响,就没人能发现我。

当地人叫它断肠草,说是这虫有毒不能吃的意思,本来以为它是通过隐藏术得以生存。

这么一看,有毒也不是没有可能,以为它实在是太好抓了,我一直逗它,它还是不肯离开原地。

查了文献才发现竹节虫也不是一直使用隐身技能。

在他小的时候还选用了张扬的颜色来警告天敌,只是后面慢慢从张牙舞爪变成安安静静的躺平。

多少有点像我们人的一生,村里面的老人会留着一些年轻时候做的手工,女人留下千层底鞋,男人留下石缸。

但现在要让他们做,就不太愿意了。一个是手上没那个劲了,二个是心里也没那个劲了。

就像已经出社会的我,再看当初刷的像山一样高的试卷,再也没动力去追求所谓的学历成绩,脑袋也已经转不动了。

再看当初高中时候刷题刷的晕头转向,明明很疲惫想休息,课间十分钟也舍不得休息。

现在觉得那十分钟除了让自己绷的更紧,其实,也不会对人生有太大的影响。

但,当初那会儿,劲是很足的!

所以,趁自己年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劲头,就去做吧,把抓不住的岁月变成一些可以留下来的东西。

老一辈年轻时候用龙舌兰做鞋子:

文献中的竹节虫

全世界竹节虫分为5科300多属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过4科300多种。

大多数竹节虫又细又长,非常像竹枝,中间还有节,3对细长的足好似竹枝的分叉。

亚洲东南部地区是世界上竹节虫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不少种类体形硕大、外形夸张、色彩奇特,观赏价值很高,是昆虫爱好者和研究者渴求的目标。

竹节虫的卵黑褐色,干燥时表面有精致的云纹,一头还带一个小柄,看起来像一颗小小的果实。

刚孵化出的幼虫与竹节虫类群模仿树枝的套路完全不同,它斑斓的色彩看起来特别醒目。

这或许是一种警戒色,让鸟儿不敢轻易捕食这种和蚂蚁一样能够迅速奔跑的幼虫。

也许是卵一直处于干燥的环境里,刚刚孵化的幼虫显然非常口渴,只要遇见水,它们会立刻畅饮起来。

但这之后,除非天气炎热,它们一般只通过啃叶片补充水分。

中国巨竹节虫的卵酷似一颗带柄的小小果实。这个“果子”的柄对于蚂蚁而言,似乎味道不错。

蚂蚁一旦发现卵,就会咬着柄搬走卵粒。而蚂蚁在搬运一段距离后往往会发现对坚硬的卵壳无从下口,只有柄可以吃。

大多数情况下会将柄咬下带走后放弃卵粒,但也有少量卵被蚂蚁带回洞里,而柄的丟失并不妨碍卵的孵化。

这样一来,中国巨竹节虫就用小小的甜头让蚂蚁帮助它把卵散布到较远的地方,以扩大势力范围。

虽然拥有天生的大长腿,但是它们却行动迟缓,大多数时候只像树懒般缓慢移动。

尽管脚上有锯齿般的尖刺,但这种“慈厚的巨人”并没有任何攻击能力,只是靠高度的拟态避免天敌发现。

其雄性统一模仿枯竹枝,身体呈现浅棕色,表面有光泽。

较粗的雌性,外形则酷似树枝,而且在成长过程中,身体颜色和斑纹也可随着周围环境变化。

刚刚孵化的幼虫色彩鲜艳,翠绿的身体搭配上白色与紫红相间的长腿,非常醒目。

在成长过程中,它们色彩逐渐暗淡下来,三龄以后变成绿色。

成年后的雌性更是完全根据周围环境决定自己的外观。

它们在遇到攻击时,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将六条长腿并成一条直线。

像箭一样穿过茂密的枝叶,垂直落向地面,这个招数往往能够让它们绝处逢生。

短角棒䗛属:

参考文献

(1)爬动的“树技”世界最长 昆虫发现记 赵力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