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疮究竟是什么毛病。痔疮有哪些表现? 西医认为是肛门下段静脉曲张或者肛垫下移,而中医认为痔多因脏腑本虚,静脉壁薄弱,加上久坐,泻痢,过食肥甘厚腻,导致风燥湿热下迫,气血瘀滞导致。 中医治疗痔疾由来已久,有内治法用方药对证施治,也有外治法像熏洗法,敷药法,塞药法等。最早中医的肛肠科不叫肛肠科,很多都称为痔科。这种称呼一直沿用到本世纪初,至今仍有部分地区的中医肛肠科称为痔科。 痔疮发病率高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痔疮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瘙痒,肿胀,大便时出血,痔核脱出等。 首先讲内治法,中医讲痔疾分为风伤肠络,湿热下注,脾虚气陷几种证型。 风伤肠络证:大便滴喷血鲜红,口干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有热象,方用凉血地黄汤。 湿热下注证:便血鲜红量很多,痔核脱出肿胀痛,口干却不欲饮水,尿黄苔黄脉滑数。方用止痛如神汤。 脾虚气陷证:肛门坠胀痔脱出,便血色淡病长久,面色少华神疲乏,舌淡苔白脉象弱。 痔疾 外治法: 1. 熏洗法适用于内痔脱出,用五倍子汤和苦参汤先熏后洗再湿敷。 2.外敷法适用于内外痔或者痔疮手术后。可涂生肌玉红膏和马应龙痔疮膏。 3.塞药法适合于内痔和混合痔。将药物塞入肛门,药物如化痔栓等。 针灸治疗 此外还有针灸治疗法,作为一名针灸医师,针灸治疗法必须给大家安利一下,针灸治疗各类疾病越来越不为大众所知,针灸穴位有很多专门治疗痔疮的穴位。例如现行版本针灸治疗学记载痔疾主穴记载有承山穴,长强穴,二白穴,会阳穴,次髎穴等。 其中会阳穴位于骶骨旁开0.5寸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膀胱经气再此处合督脉阳气。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下方凹陷处,刺法是沿尾骨下方斜刺0.5—1寸。 次髎穴位于第二骶后孔处。也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那么有没有好找一些的穴位呢?当然有! ![]() 次髎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提脚跟时小腿腓肠肌下尖角凹陷处。承山穴是膀胱经穴位,善于健脾除湿,益气固脱,是治疗痔疮的经验效穴。 ![]() 承山穴 二白穴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两侧腕横纹上四寸(找不到可以看看我前面讲的同身寸法和骨度分寸法)。二白穴是经外奇穴,是痔疾经验效穴,就是它不属于十二正经,也不属于奇经八脉,单有这么两个穴位,被载入书中治疗痔疾。 二白穴 当然,针灸穴位能治疗痔疮的不止这些穴位,大肠俞也常与承山穴搭配治疗痔疮,便秘明显可加支沟,照海;气虚下陷可加气海,关元,脾俞,百会。湿热明显可加中极穴和阴陵泉。 ![]() 二白穴再来一张 痔疮不算啥大毛病,但是也很恼人,很多人因为反复痔疮出血导致贫血,要知道活动出血是成年人贫血的主要因素。就算不出血,肛门瘙痒,疼痛肿胀也很折磨人。针灸和按压以上穴位尤其是承山穴对于痔疮预防和发作期缓解症状,都有不错的作用。关键它在小腿后面还容易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