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581课:“寻”的繁体“尋”,是右、左两个字的合体

 三个小布丁 2022-06-15 发布于河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寸”部的一个汉字:“[彡尋]”。“[彡尋]”其实就是“尋”,在现代汉语简化为“寻”,是现代汉语都是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要注重记忆。其详情如下:

1、[彡尋];尋(寻)。读音有两个:

(一)xú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记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彡尋],绎理也。从工,从口,从又,从寸。工、口,乱也。又、寸,分理之,彡声。此与[níng]同意;度,人之两臂为尋,八尺也。”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有两个,都与字的组成相关,看一下字形演变:

([彡尋]的字形演变)

一个字义是抽出丝的头绪而治理它,即搜求,探求

这个字义的字形理解,许慎认为“尋”字由工、由口、由又、由寸会意。其中“工、口”表示紊乱的意思;“又、寸”表示分别治理的意思(“又”是手,“寸”是法度);“彡”既表声,也表示“丝”的象形(一说是头发)。关于“绎理”,《说文》:“绎,抽丝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绎理)谓抽绎而治之,凡治乱必得其绪而后设法治之。”

二是长度单位,即八尺

这个字义的字形理解,更符合“尋”字最初的造字原理:

(甲骨文和古币文的尋)

甲骨长文的“尋”,前一个字形,是一侧是一个人伸长双手的样子,另一侧是一张簟席的样子,人的两臂伸直,约等于人的身高,伸开双臂丈量,寻找合适自己的睡簟;第二个字形,簟席的样子被简化为一条竖线,伸臂丈量的意思与第一个字相同,在古币文里,字形更为简化,就是一个人伸长双臂的样子,这其实就是“尋”的本义,即人伸开双臂的长度,这里说“八尺”,但也有说一尋是七尺、六尺(《广韵·侵韵》:“六尺曰尋。”),中国古代“尋”的长度单位并不标准,因为人的身高也并不完全一样。“尋”的小篆,其实是转化左右手混合在一样的样子,其中的“口”,是“右”字下部的“口”,“工”是“左”字下部的“工”,左右混合(结合),就是一“尋”的长度。方言里,称一“寻”为一“庹”(tuǒ)长:

(一寻即一庹)

我们结合文字字形《说文》所说的“绎理”之义,应当是“尋”的引申义。尋的本义就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尋”。“绎理”是它的引申义。

关于它的字形:“寻”的繁体“尋”,其实是右、左两个字的合体。只是“左”字打乱了字形,讹化为“寸”,以此来表达“法度”之义。

关于“尋”的长度,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尋,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覈(同“核”)。'尋’、'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尋亦或言七尺也。”

《诗·鲁颂·閟宫》:“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毛传:“八尺曰寻。”修造师们又锯断又测高程,又是用丈量又是用尺子比。《史记·张仪列传》:“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不可胜数。”司马贞《史记索隐》“七尺曰寻。”就是说秦国战马精良,骏马奔驰,前蹄扬起,后蹄腾空,一跃就是两丈多远的马,多到没法数清。

“寻”的“绎理”之义,典籍也有实例,《正字通·寸部》:“寻,探求也。”《淮南子·俶真》:“下揆三泉,上寻九天。”下探地下深处,上寻九天之高。

“寻”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

(1)长。《方言》卷一:“寻,长也。海、岱、大野之间曰寻,自关而西,秦、晋、梁益之间,凡物长谓之寻。”《淮南子·齐俗》:“深溪峭岸,峻木寻枝,猨狖之所乐也。”深溪峭岸、大树长枝,这是猿猴喜欢的地方。

(峻木寻枝,猨狖之所乐)

(2)搜求;找。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搜求渔人先前作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桃花源记》文意)

(3)用。《小尔雅·广诂》:“寻,用也。”《左传·僖公五年》:“三年将寻师焉。”杜预注:“寻,用也。”三年以后就要用兵。

(4)讨伐。《国语·周语中》:“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韦昭注:“寻,讨也。”三军所征讨的应是蛮、夷、戎、狄的骄情不恭行为,因而要动用武力。

(5)追逐。《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懿不从,故寻亮。”胡三省注:“寻者,随而蹑其后。”司马懿不听从(张郃)的意见,有意尾随诸葛亮。

(司马懿追赶诸葛亮)

(6)攀缘。张衡《西京赋》:“乌获扛鼎,都卢寻橦。”都卢是南海古国善于爬(攀缘)杆之人。

(7)重;重温;重申。《玉篇·寸部》:“寻,重也。”《左传·哀公十二年》:“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杜预注:“寻,重也;寒,歇也。”孔颖达疏:“若可重温使热,亦可歇之使寒。”如果可以重温,它同样可以寒凉下去的。

(8)继续;连续。刘禹锡《观市》:“是日倚衡而阅之三,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

(9)木名。后作“桪”。《山海经·海外北经》:“寻木长千里。”今本仍作“寻”。

(10)大竹名。后作“[上竹下寻]”。《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岳之山,寻竹生焉。”郭璞注:“寻,大竹名。”郝懿行疏:“《玉篇》作[上竹下寻],云竹长千丈。”就是传说中的一种大竹子。

(大竹子)

(11)用作副词。用法有二:

[1]相当于“经常”、“时常”。王锳《诗词曲语辞释例·寻》:“寻,就是'常’,古代'寻’与'常’往往连用,'寻’,有时也可单用作'常’。”白居易《前有别杨柳枝又复戏答》:“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2]相当于“顿时”、“不久”。《正字通·寸部》:“寻,俄也。”《古诗为焦仲卿作》:“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12)介词。表示处所或方位。相当于“沿着”、“顺着”。《汉书·袁绍传》:“绍遂寻山北行。”就是沿着山向北行走。

(13)通“憛”。思。《淮南子·缪称》:“父之于子也,能发起之,不能使无忧寻。”父亲对儿子,可以呼来唤去使用他们,但不能让讲仁行孝道的儿子不为父母亲思虑。

(14)通“覃”。延长;延伸。《淮南子·齐俗》:“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这就好比水往低处流,烟往上边冒一样。

(向上延伸的烟)

(15)通“淫”。浸淫;渐染。《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矣。”司马贞《史记索隐》:“侵寻即浸淫也……”天子开始巡视各郡县,逐渐扩展到泰山。

(16)通“什”。《史记·张仪列传》“塞什谷之口”。司马贞《史记索隐》:“一本作'寻谷’。寻、什相近,故其名惑也。”

(17)用同“循”。李商隐《戏赠张书记》:“心知两愁绝,不断若寻环。”寻环,就是循环。

此外,“寻”还是姓氏。《广韵·侵韵》:“寻,姓,晋有寻曾,字子贡。”

(二)xín。用于口语。如:寻思;寻开心;寻短见。书面语仍读第一个读音,只有在口语中用这个读音。

“寻”的小篆写法如图:

(寻的小篆写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